?

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

2013-08-15 00:47劉金敏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搭橋術體外循環器械

劉金敏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冠狀動脈搭橋術是心血管外科的最新進展,已成為治療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外循環下的冠狀動脈搭橋術與傳統的手術相比,減少了對正常生理狀態的干擾,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醫療費用低等優點,使手術成功率顯著提高。比較適于高齡、危重、不能耐受體外循環的冠心病患者。但此類患者的心功能儲備能力弱,需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因此,該術式對護理配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護理水平,現將手術的綜合護理配合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 年6 月—2012 年6 月實施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40 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 例。其中觀察組男12 例,女8 例;年齡55 ~65 歲,中位年齡58 歲;體質量44 ~85kg;17 例取左乳內動脈及大隱靜脈實施搭橋術,3 例取左橈動脈和左乳內動脈實施搭橋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單支病變3 例,雙支病變8 例,三支以上病變9 例;手術時間2.0 ~3.5h,平均2.5h。對照組男11例,女9 例;年齡54 ~64 歲,中位年齡55 歲;體質量45 ~86kg;16 例取左乳內動脈及大隱靜脈實施搭橋術,4 例取左橈動脈和左乳內動脈實施搭橋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單支病變4例,雙支病變7 例,三支以上病變9 例;手術時間2 ~4h,平均3h。均排除伴有嚴重肝、腎疾病、認識障礙、精神疾病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手術時間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綜合護理配合方法

1.2.1 術前手術間、物品準備 手術間的室溫應控制在23 ~24℃。備2 套普通手術器械,2 套器械各有所需不可混用。2根電刀線、電刀頭、搭橋手術所需器械、高頻電刀、胸骨鋸、頭燈、中心吸引器、體外循環機等。藥品準備:如罌粟堿、肝素、尼卡地平等。除常規心臟手術及冠狀動脈搭橋術所需器械、物品外,還應備好:(1)CTS 開胸器、冠狀動脈固定器,以利于心臟充分暴露,降低局部的搏動幅度[1];(2)冠狀動脈分流栓或阻斷帶,有利于減少冠狀動脈切口出血,降低心肌缺血;(3)7 -0,6 -0 Prolene 線數根;(4)側壁鉗,認真做好各項儀器的檢查,看所備儀器是否運行正常,以免發生意外。

1.2.2 術前手術配合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可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這種負面心理反應對該病患者很不利,容易誘發心絞痛以及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因此,護士應參加病歷討論,了解手術的方式、方案及配合要點,以及術者對器械的具體需求。術前1 d,巡回護士應下病房,去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做術前訪視,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室的布局、手術注意事項等,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護理,解釋手術過程應如何配合,術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導,解除患者恐慌不安心理,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及護理工作,樹立治療信心,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手術。

1.2.3 術中配合

1.2.3.1 巡回護士配合: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護士應提前將手術間的溫度調至24℃。術前30 min 靜脈滴注預防性抗生素,接患者進入后,認真執行查對制度。選擇18 號套管針取肘正中靜脈建立靜脈通道,并協助麻醉師對患者實施麻醉。由于術中肢體均同定于包布內,術前應固定,連接好液體,防止輸液通路外滲及脫落。根據麻醉醫生所下醫囑準備好麻醉藥及搶救藥品,擺好體位,高頻電刀負極扳貼于肌肉豐厚的臀部,避免燙傷。對于體質不佳、全身營養狀況不良的患者,為了避免壓瘡,應在皮膚薄弱處墊一軟枕。麻醉后留置導尿管,以減輕患者痛苦。注意固定好各路管道,防止脫落。尿量是術中重要的監測指標,所以要放置導尿管,并保證尿路通暢,以便術中觀察尿量。術中及時供給臺上所需物品,如:術中二氧化碳噴霧管、沖洗吻合口的0.9%氯化鈉溶液等都應使用溫鹽水,避免機體過冷,心肌劇烈刺激誘發心臟驟停。

1.2.3.2 器械護士配合:(1)大隱靜脈配合要點于內踝前方確定大隱靜脈位置,并延其走行剪開皮膚全層,動作嫻熟,用精密儀器剪刀剪開脂肪組織,認真查看,當遇到細小分支用蚊氏鉗夾住,距靜脈主干1 ~2mm 處做好絲線結扎,忌用血管鉗夾持以免損傷內膜。靜脈游離至所需長度后,將16 號橄欖針置于血管遠端,4 號線固定,大隱靜脈的瓣膜閉合具有阻擋血流的功能,能將其遠端與升主動脈相吻合,用肝素鹽水行管腔充盈試驗,若有滲漏,則以0 號線結扎或7 -0 Prolene 褥式縫合,用然后用2 -0 薇喬連續皮下縫合,最后以彈力繃帶包扎。(2)左乳內動脈配合要點手術床整體抬高朝左傾斜,電凝功率調制30 W。胸骨正中切口鋸開胸骨,打開心包從分暴露心臟,協助術者戴頭燈、眼鏡、取坐位,用乳內動脈牽開器向上牽開左側胸骨,電凝功率調至30W,沿距胸廓內動脈兩側各1cm處切開胸內筋膜,并將乳內動脈實施剝離,將胸廓乳內動脈連同靜脈及周圍肌肉組織游離,乳內動脈分支近端可采用銀夾止血,遠端離斷用7 號絲線結扎近端保留,血管內注入肝素液預防血栓,并用浸濕了罌粟堿溶液的紗布卷好備用,保持濕潤,避免牽拉損傷。(3)血管橋吻合的配合首先進行遠端血管的吻合,為了利于術者操作,可用心臟固定器固定搭橋部位,使心肌處于靜止狀態,15 號小圓刀切開心外膜及脂肪層,暴露冠脈,用血管剪縱向剪開血管至適當長度,血管夾鉗夾冠脈兩端,阻斷血流,插入血管分流栓,是整個術野處于無血狀態,保證吻合期冠狀動脈遠端仍有血供,協助縫合。7 -0 Prolene線連續縫合吻合口,助手用帶套管針的20ml 注射器抽吸0.9氯化鈉溶液,為了使手術視野處于無血狀態,可對吻合口進行沖洗,并為主刀醫生手上噴水潤滑利于打結。吻合最后一針時松開血管夾,排氣后結扎,并檢查有無漏血。再進行近端血管的吻合,主動脈側壁鉗阻斷部分主動脈,為了便于醫生操作,向前、向后膨嘴剪傳遞時要準確到位,預定吻合口的位置,以預定點為中心,11 號尖刀刺破吻合口部位主動脈壁全層,使用打孔器打孔,6 -0 Prolene 縫線連續縫合吻合口。(4)吻合后的處理吻合完畢后,用魚精蛋白中和肝素,檢查各吻合口是否出血,放置心包、縱隔引流管,沖洗胸腔,將引流管置于相接的無菌瓶水平以下,防止液體倒流。清點器械敷料無誤后,常規逐層關胸腔。

1.3 焦慮程度評定標準 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多數采用0 ~4 分的5 級評分法[2]。各級的標準為:(0)無;(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重度。少數項目采用0 ~2 分的3 級評分法,其分級的標準為:(0)無;(1)輕~中度;(2)重度。評定時間為手術當天,分值越小越好,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進展均很順利,未出現手術意外。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傾向得分為(6.02 ±1.05)分,對照組患者的焦慮傾向得分為(9.53 ±0.80)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的優勢在臨床上越來越明顯,但要求吻合技術較高,因此,手術所用的器械、物品要嚴格滅菌,術中嚴格無菌操作[3]。器械護士應對器械操作步驟做到心中有數,在進行術中配合時,認真仔細,反應靈敏,配合應做到穩、準、快且心中有數。保證在實施血管橋吻合時,傳遞器械動作快速準確,縮短手術時間。由于吻合血管使用的Prolene 縫線非常細,手術醫生在進行術中打結時應注意,避免縫線丟失。因此,護士在術中思想要高度集中,術者要將針尾部剩余的線剪去,縫線丟失,工作人員在此期間應盡量避免進出及頻繁走動。同時,避免搭橋器械與其他器械相混淆、碰撞,損壞冠狀動脈搭橋物品。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刀,避免消毒劑流至臀部浸濕負極板。

綜上所述,對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給予綜合護理配合,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程度,護士了解手術步驟,更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意外的發生。

1 吳徐紅,舒利月,胡海紅. 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圍術期護理[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 (3):256 -257.

2 施玲. 腦梗死后抑郁患者的護理干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 (1):155 -155.

3 畢華俊. 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 (4):27 -28.

猜你喜歡
搭橋術體外循環器械
心臟搭橋術后,該不該進行運動
連續護理對心臟外科冠脈搭橋術后患者的影響
燈盞乙素在抑制冠脈搭橋術后靜脈橋再狹窄中的應用
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與運用
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巡回護士護理配合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的術后護理
外來器械實行集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健身器械
高壓氧對體外循環心臟術后精神障礙的輔助治療作用
漂浮導管監測指導88例冠脈搭橋術后治療的臨床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