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

2013-09-03 06:32張用彪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7期
關鍵詞:電子技術基礎理論教學模式

張用彪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7-0363-02

針對技工院校學生對理論課不感興趣,無心學習特點。想教好我們這些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其中電子類學生在理論課方面厭學情況更加突出。由于他們忽略了理論的學習,沒有很好的把知識貫穿與整個學習之中;甚至,有些學生學得好的,也很難適應社會的要求,因為他們只有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外,理論知識都是一遍空白。

就目前技工院校的形勢,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我們必須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模式進行改進,現談談《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的教學:

一、《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分析

據了解,《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在我們技工院校,教師都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來教學的,就是教師在講臺講,學生在下面聽,整堂貫思想比較嚴重。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這本書教學是很好的,但書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也比較抽象,學生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很難把知識掌握好。由于它是一門專業的基礎課,是電子電氣類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以及為以后課程學習打基礎,如果這門課程學得不好,將會影響學生以后課程的學習。經調查,很多技工院校的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程很難學,歸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技工學校學生普遍的基礎不扎實。

2.學生在學習方面有偏見,有一種“學理論無用”的錯誤傾向。

3.該課程的內容比較抽象、內容較多、難度較大。

4.課程內容的安排只注重理論,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

5.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理論和實踐教學不能統一。

6.學校的教學設備有限,制約了教師的教學。

二、《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一些見解

1.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一體化的形勢教學

一體化教學,通俗的理解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分為理論和實訓這兩部分,教學上自成體系,互不干涉。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缺點就是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的教學任務單一,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是將專業技術理論課與實訓課融合在一起,實訓到某一課題,只講授所需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再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優點是理論與實踐聯系密切,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來很大好處,可大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學與習結合、學與思結合、學與行結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愛學、善學、樂學,同時也能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我校11高電①、②班學生進行試點教學。在①班實施純理論的教學,②班實施一體化教學,在期未考試中,我發現②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比①班的好,為什么會取得這樣的效果呢?我總結三點:

(1)“一體化”教學把實習訓練課題與理論授課課題相對應,時間安排緊密銜接,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也實現了理性與感性的同步認識。同時,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反復對照認識,加深理解。

(2)“一體化”教學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直接接觸時間,教師增進了對學生知識需求的了解,能切合實際地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3)“一體化”教學能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師作理論知識的講解時,已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動手欲望,一旦實踐,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際操作試驗中,對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現象,他們就會自覺地思考和提問,并找出問題的答案。因而,“一體化”教學也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2.借用多媒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電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入課堂教學后,已明顯示出“粉筆+書本”的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對我們技工學校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具有以下優越性:

(1) 有助于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電教媒體可以采用多種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重點,也可以杜絕技工學校學生厭學的狀態。例如在分析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可逐步展現隨著溫度的變化,工作點逐步上移的過程,活動的圖像形象地取代了書本上的靜止圖像,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激發學生去思考。

(2)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得不花費很多的時間進行板書、繪圖等,教學效率低。而采用電教媒體教學,教師從大量的板書中解脫出來,預先將大量的教學信息設置在投影片或計算機內,并且可以反復取出,不斷加深學生印象。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共同作用下,課堂注意時間也將大延長,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我們系有一位老教師,他講電視機穩壓電源電路時,他要提前二天的時間來在大白紙上用彩色筆畫電路圖,十分辛苦,并且講課的效果不是很好,同樣的課題,把這些學生放到多媒體教室上課,他們很快就會學會。

3.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電子技術理論性強,若老師只顧“講”,學生只顧“聽”,難以達到教學目的。老師要少“講”,學生要多“練”,老師要精選理論知識,降低理論難度,要講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習題做到少而精,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去多練。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老師可安排學生進行相關訓練。通過練來鞏固所學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例如,在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教學中,我們可以多帶一些元件,讓學生觀察識別??砂褱蕚涞姆糯箅娐坊蚍€壓電路的電路板發給學生,分組尋找元件,熟悉元件的外形和型號。老師則引導他們如何識別、如何用萬用表去檢測元件的好壞。又如,在上整流濾波電路元件對濾波效果的影響時,理論上較為抽象,我們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做實驗,更換不同的元件或元件參數,通過示波器來觀察波形的變化,得出結論。這樣,既能將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更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往往采用期末考試來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應試教育方式。這種觀點狹隘的考試只是考查學生死記硬背課堂筆記和書本內容。這樣的考試結果只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者。而對這種現狀,我們學校一些教師常說: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或者是臨時抱佛腳,應付考試。一個好的教學評價體系應當鼓勵學生去鉆研課程的重點,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應當重視對日常學習的評定,其目的在于改進學習。而并不十分重視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應該承認,教學質量是教出來的,學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我認為,合理的評價體系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面的考查;二是考核形成的多樣化。全面的考查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電子技術理論知識的考查,實踐能力的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己说男问娇煞譃橐韵聨追N:口頭提問,書面作業,課堂練習,階段測試,期中、期末考試。只有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才有助于督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以提高學習成績。

《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是我們技工院校面臨的一大難題,一邊是教師想教好學生,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為以后更進一步學好其它專業知識做好準備;一邊是我們學生厭學的狀態,上這類的課一大部分學生在睡覺,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只有通過優化教學改革,才有助于我們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邢輝.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職教論壇,2001.9

[2] 談振輝.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生命線 中國大學教學 2003. 2

[3] 赟郭.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7.1

[4]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歡
電子技術基礎理論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理論”與“實踐”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盛滿理論
基于行動導向的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翻轉課堂理念下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微視頻實施與探索
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