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構建高校共青團工作新格局的探索

2013-09-03 06:32燕德麗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7期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

燕德麗

【摘 要】為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凝聚力、引導力、戰斗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引導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共青團組織必需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創新,按照“一體兩翼”的格局構建高校共青團,實現“學習型、服務型和育人型”的目標。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 團組織建設 學生組織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7-0364-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著許多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鞏固和加強高校共青團組織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對于如何構建新時期共青團工作模式、增強共青團組織建設進行了思考。筆者認為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工作積極構建“一體兩翼帶動”、“四輪驅動”的工作模式,實現凝聚青年、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目的。

一、“一體兩翼”工作格局的必要性

所謂“一體”指的是高校共青團組織,“兩翼”指的是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耙惑w兩翼”模式是指在共青團組織的指導下,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各自開展工作。高校學生會是黨委領導、團委指導的學生組織,發揮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作用,主要協作學生管理部門開展學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組織全校學生范圍內的科技文化活動。學生社團是一群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大學生自發形成的群眾組織,迎合青年學生“重個性張揚、求個人發展”的群體取向,注重個性特長的發揮鍛煉。大多數高校成立了社團聯合會,用于統籌管理學生社團。近年來,高校學生社團發展迅速,無論從社團數量還是從參加社團的人數來看,都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把高校團建、學生會建設、社團建設整體考慮,構建“一體兩翼”的工作格局,有利于將學生會與學生社團組織納入共青團的工作體系,利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使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成為高共青團工作有力的延伸手臂,形成了共青團工作的支撐點,能夠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在高校校園文化、學生素質拓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四輪驅動”新局面的意義

“一體兩翼”的共青團工作運行格局形成后,要進一步推進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工作,就要緊緊圍繞“教育引導”、“組織建設”、“素質拓展”、“成才服務”這四個驅動車輪,以教育引導為基石,用組織建設作保證,把素質拓展當舞臺,讓成才服務來凝聚,才能開創高校共青團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一)加強高校團的教育引導工作。加強教育引導是保持高校團的工作先進性,取得工作新發展的基石。當前高校團的組織普遍存在“舉辦教育活動積極性低,教育引導方法陳舊”的現象,因此,加強和改進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對高校共青團來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加強和改進團組織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引導,關鍵要增強教育引導工作的時代感、針對性、有效性和主動性,要深入了解當前學生的思想狀況,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目前,高校團的教育引導工作在內容上要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抓好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抓好十八大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要注意分層施教、循序漸進、因勢利導。

(二)加強高校團的組織建設。高校團組織建設的目標不僅是要實現對青年學生的組織覆蓋,同時包括對青年學生的工作覆蓋、凝聚力與親和力的覆蓋。激發團的組織活力,關鍵是要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團的基礎在基層,服務廣大青年學生同樣要靠基層團組織。學校團委要強化為基層團組織服務的意識,基層團組織要通過服務青年學生來實現凝聚青年、激發活力的目的。要不斷提高高校團干部隊伍的素質,改革創新高校團干部的選配制度,團干部的選拔配備要實行競爭制、聘用制、任期制等辦法;要開展規范化團日活動、增強團員主題意識活動等。要把班級建團和生活園區建團、社團建團結合起來,要把注冊團支部建設和活動團支部建設結合起來,實現高校團組織對青年學生的多重覆蓋。進一步完善團的組織生活、加強團員日常管理、健全考核制度。

(三)發揮素質拓展職能。在當前廣泛開展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高校團組織要充分利用“貼近學生、團結學生、組織學生”等優勢,廣泛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形成自身相對穩定的工作職能,努力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開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基礎上,要積極探索大學生科技創新、人力資源開發、大學生自強創業等職能。高校團組織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發揮優勢、找準定位、確保高校團的工作可持續發展。

(四)發揮成才服務職能。學校團組織要把為青年學生成才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為學生服務要辦實事,探索多種渠道,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弱勢學生群體、大學畢業生就業、大學生權益維護等開展及時有效的工作,以點帶面,擴大服務。不斷強化高校團組織的服務意識,構建服務體系。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廣泛開展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創新創業、勤工助學、社會實踐等活動,幫助青年學生解決困難,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構建網上服務平臺、社區中心服務模式,服務于大學生素質發展。在服務青年學生的同時,高校團組織也要通過及時反饋學生信息,為學校領導決策服務;不斷挖掘青年學生人力、智力優勢,為社會服務。

三、總結

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深人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使高校共青團工作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通過構建“一體兩翼”的工作格局,實施“四輪驅動”運轉模式,符合當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形勢。高校團委的工作不僅僅局限于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要不斷探索社會學生發展的工作方法,關注熱點,服務學生需求,促進學生成才,確保高校共青團工作科學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卓武,張育廣.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工作的主題[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02)

[2] 盧愛華.談新時期共青團工作[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5,(01)

[3] 李筱倩.論運用新媒體做好新時期的高校共青團工作[J].中國報業,2012年06期

[4] 陳菊平.新媒體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0年03期

猜你喜歡
高校共青團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創新性問題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改革創新的幾點思考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組織體系創新的實現路徑
基于新媒體背景的藝術類特色高校共青團育人新途徑探究
高校共青團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研究
高校共青團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業問題及成因分析
共青團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團活動為載體加強中國夢宣傳教育
高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高校共青團員意識現狀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