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三生物課教學有效性的若干方法

2013-09-09 01:02陳寶林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6期
關鍵詞:創新思維有效性

陳寶林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使高中生物在高考"理綜"試卷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所以高考生物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高考的結果,而高考生物成績的提高又與高三生物總復習有很大關系。高三生物總復習的進行,特別在臨近高考,必須要講究策略。

【關鍵詞】高三生物復習課;有效性;考試大綱;學科內綜合;創新思維

新課改的實施,使高中生物在高考“理綜”試卷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所以高考生物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高考的結果,而高考生物成績的提高又與高三生物總復習有很大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直被普遍關注的重中之重,作為高三的生物學復習課,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效果,讓學生的成績顯著提高,其中課堂復習的有效性尤為重要。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生物課教學的有效性呢? 本人認為,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充分發揮《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及高考試題的強大導向作用

教師要切實加強對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研究,把考綱中的知識、能力要求細化,依據考綱制定復習目標,并把細化的考綱、復習目標編印發放給學生。依據考綱,復習才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明確了教學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努力實現目標。

如:

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后,通過認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試題,體會考試大綱在試題中的體現方式,以及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程度,側重于引導學生努力達成目標,提高復習效益。

2.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加強學科內綜合,提高應試能力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如,脫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復制——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于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并形成聯系的觀點,活躍思維。

此外可以通過建立“概念圖”來形成知識體系。因為“概念圖”能夠清晰地呈現概念的整合過程和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使復習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例如在《人體的穩態和免疫調節的專題復習》課中,知識內容多,其中相關概念也很多,學生不容易掌握,如果選擇一條知識主線,通過建立“概念圖”來形成知識體系,理順各知識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就比較容易掌握。通過概念圖的構建,營造生動活潑的復習課氣氛,不僅調動了學生復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展示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符合了建構主義理論對學習過程的理解。通過概念圖展示了知識的內在聯系,能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刻,記憶更持久,復習更有效。

在高三階段復習或總復習教學時,應該將相關的知識綜合在一起加以復習,這也為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高中生物學研究的是生物的共性,是生命本質的特征。生物體的結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體與環境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體的各種生理都是協調統一的,可見,生物學科內的綜合是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將相關的知識通過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生物學知識的結構和體系是高三生物教學的重要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利于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在實踐中摸索學科內綜合的有關線索,加強學科內綜合的研究。根據具體內容,生物學科內綜合可以是章節內綜合,也可以是跨章節綜合。

3.突出比較法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選擇運用比較法,把課本中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將知識系統化,并形成知識結構網絡。如,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幫助學生對教材中有聯系的前后知識加以比較,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的內容,前后知識的聯系,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等,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法的學習。例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比較、植物吸水和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比較、新陳代謝基本類型的比較、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比較等,這樣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4.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復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應加強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復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展。

教學中,應善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質疑思維不斷深入,形成思維的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并指導學生對語言組織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嚴密性的培養。課堂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比如,實驗教學,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從演示實驗、教師指導下的驗證性實驗過渡到學生的自主性實驗,進一步給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和材料的設計型實驗;從教師指導下的實驗現象觀察、學會分析和解釋現象,過渡到自己發現問題、討論并解決問題。在實驗中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進而為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長期的灌輸式教學,使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養成了等、靠、背的“惡習”,學習往往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視問題的方方面面。

綜上所述,提高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有效性應在學習生物高考大綱的基礎上,突出能力的培養,在選擇題目時,立意于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分析和運用,但不忽略基礎知識的復習,生物教學中始終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改變教法,消除了以滿堂灌、簡單地重復知識來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的傳統復習方法,重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參考文獻】

[1]徐洪林,劉恩山.生物教學中引入概念圖策略實驗研究.生物學通報,2003.

[2]唐曉明.概念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生物學教學,2006,03.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提高幼兒美術活動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數學復習課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研究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