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鎮建設的若干問題及其對策

2013-09-22 06:54張麗娜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關鍵詞:對策

張麗娜

摘要: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小城鎮建設的若干問題及其對策,

關鍵詞:小城鎮建設;若干問題;對策

一、存在問題

1.經濟問題

小城鎮產業往往是利用地方資源有時發展起來的傳統產業,大多是層次低,技術含量少的行業。整個城鎮一般都是同類同行業的家庭作坊式的生產,與其配套的工業生產很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和產品比重不高,生產鏈條短,環節少,仍呈現出典型的“原字號”,“農字號”特征,其產業結構完全是剛性的。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素質普遍偏低,企業家辦企業的目標狹隘,傳統觀念偏重,缺乏進去精神和風險意識。絕大多數企業實行的是一種家族式,甚至是一種家庭作坊式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下,學習和創新能力差,企業缺乏競爭力。

2.環境問題

建設優秀的小城鎮環境的關鍵,在于使經濟發展與創造城鎮特色環境相得益彰。我國有些小城鎮歷史悠久,長期的歷史沉淀使其文化形態和自然景觀各具特色。但目前,由于盲目追求經濟發展,形成的“重經濟、輕環境”的風氣越來越嚴重,以至于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沒有處理好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造成自然環境的污染和惡化、特色環境的破壞。這其中,工業生產是影響小城鎮環境的重要因素,工業能為小城鎮帶來巨大產值,但同時,由于下城鎮中的工業生產效率低,且現代化水平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費,直接而深層次影響到周圍環境的建設。

3.土地利用問題

以東部小城鎮為例,東部小城鎮工業區的發展是從1998年開始,先是在一些鎮做試點,然后逐步推開,目的在于解決“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格局?,F在工業區以成星火燎原之勢。從目前看來,工業區存在著不顧資源條件,盲目擴張,企業盲目圈地的問題。如某鎮建設的皮毛加工區面積達到2.4平方千米。另外一個鎮規劃的工業區面積僅達到7.36平方千米,還有一個鎮規劃了兩個工業區(特色工業區和高新技術園區)和一個高檔住宅休閑中心,其規劃面積已達到22平方千米,占到全鎮土地面積的百分之58.1,其中占用基本農田達到1萬畝。企業占地偏大,少則是幾十畝,多則上百畝。更為嚴重的是政府為了留住一些企業家,就要滿足他們的一些要求,包括企業選址用地規模以及土地平整性等。

4.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

城鄉二元結構及其發展失衡和三農問題是發展小城鎮建設的“瓶頸”。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來縮小城鄉差別,宏觀調控協調城鄉發展。但迄今為止,農民收入的增長仍然非常緩慢,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落后,三農問題仍然很突出,因此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及解決三農問題是當前小城鎮建設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5.管理與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小城鎮缺乏多方位的保障體系,居民的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明顯滯后,農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長期穩定的生活保障: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滯后也嚴重抑制了鄉鎮企業和農民進城的積極性,阻礙了小城鎮的建設步伐。另外,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隔絕體制和戶籍制度阻礙了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在我國經濟運行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的情況下仍然依靠僵化的戶籍制度來限制城鄉勞動力的流動,已經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城鎮用地制度和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也急需改革。

二、對策

1.針對經濟問題

產業集群的發展可以彌補中小企業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如資金、人才短缺、設備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一些必要的設施難以自主供給等。產業集群以小企業大協作、小資本大聚集、小產品大市場為主要特點,其集聚效應、共生效應、區位效應和結構效應恰恰彌補中小城鎮的自身劣勢,為中小企業的創立成長提供適宜的位置和良好的空間。

2.針對環境問題

首先,對于污染資源環境下大力度給予的治理和改善,并在生態脆弱的地區建立自然環境保護區:其次,對于工業區的景觀加大監控管理、加大廠區的美化、綠化措施:第三,對于小城鎮的獨特的自然山水條件,歷史文化傳統,應在道路、綠化、建筑有機合理的布局中給予充分考慮和體現,在適應現代的生活的需要的同時,通過對山水環境的適度改造和利用,挖掘自然的價值,創造出更為宜人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城鎮特色的景觀環境。

做好小城鎮的環境問題,應按照小城鎮自身的特點,做好城鎮體系規劃中的專項規劃,其中主要有:道路交通規劃、給水排水規劃、供熱工程規劃、供熱工程規劃、燃氣工程規劃、社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文物古跡及風景名勝區保護規劃、環境衛生設施規劃、環境保護規劃、防災減災規劃、觀光旅游規劃等。各項專項規劃的編制既要嚴格遵守各部門專業的標準和技術要求,還要妥善處理縱向銜接、橫向協調的相關問題。

3.解決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解決土地里紅不合理的問題,首先要指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提高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強化土地規劃的綜合調空作用,加強對規劃的執法監督,建立公眾監督機制。通過執法監督建設活動中各種違反規劃的行為,是糾正地方政府和城鄉規劃部門隨意修改經批準的城鄉規劃行為,必須重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建設規劃,嚴格特別控制建設用地供應總量,必須使土地利用更加規范化合理化。針對土地不合理利用給農民問題,上級政府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有必要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使得農民利益得到保障,盡量解決農民的住房和就業問題。

4.城鄉二元結構與“三農”問題

首先控制城市的無序蔓延所導致的城市內工業倉儲用地紛紛占用城鄉接壤地,避免城市中心用地不斷擴張。其次改善農村地區鄉鎮企業的布局分散局面,從而減少非農業建設用地被大量征用的情況。從而有效保證農民的利益,為更好的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前提。

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加快城鎮化速度,使農村剩余勞動力獲得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并且使農業實現規模經營,從而達到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及農民增收致富的雙贏目標,從而更好解決“三農”問題。因此,要正確的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就要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做好五個“統籌”,增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建立人與自然長期和諧相處的社會。

5.管理與體制改革

切實加強小城鎮建設的領導,建設小城鎮,既需要社會各方面攜手聯動,更應該加強領導,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各級領導應把小城鎮建設當作一件大事納入日程,并及時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使小城鎮建設順利推進。再者就是應突破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的制約,根據城鎮的不同規模和不同功能類型賦予小城鎮必要的經濟和管理權限,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小城鎮應及時設市,并相應地調整行政區域。

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小城鎮開展養老、醫療等保險項目,重點要在社會保障、進城優惠條件、農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等方面出臺相應政策。確保進鎮農民和企業的現有利益總體上不受損失,充分調動他們的進鎮積極性并相應的改善社會福利制度。

改革投資體制,改善小城鎮建設的融資環境,多渠道、多形式籌措城鎮建設資金,不能單靠政府投資,而應充分發揮多種經濟成分作用。實行多元投資,以非工為主,尤其應注意發揮非公有制經濟主體與農民在小城鎮建設的投資作用。

猜你喜歡
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中小水電站集控系統建設改造對策分析
探討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