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經濟轉型時期保險生態建設的風險與防范

2013-09-30 06:39蘇薇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防范風險

蘇薇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向全面市場化步伐的加快,青海省也步入了“生態建省”的經濟轉型戰略中,此時保險公司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保險公司在經濟轉型時期,需要建立一個相適應的、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險企業的風險經營決定了保險企業在建立生態環境的同時,也面臨了新的風險,如何防范、化解風險也成為青海省保險企業建立良性保險生態環境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經濟轉型 保險生態環境 風險 防范

[中圖分類號]D91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163-02

“轉型”作為一個基本概念,最初應用在數學、醫學和語言學領域,后來才延伸到社會學和經濟學領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場經濟向計劃經濟的轉型過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經濟轉型”的概念。經濟轉型(EconomicTransition)或經濟轉軌(Economic transformation)是指一種經濟運行狀態轉向另一種經濟運行狀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變化。

在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模式下,青海省也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突出重點抓生態,調整結構創特色的經濟轉型發展目標。不同的經濟運行條件必然會導致不同的運行路徑依賴,政府和企業必然要進行調整。就青海省來看,建立生態經濟是必然,這也是處于大局的考慮。然而生態立省,必然會犧牲GDP的增長,形式對于保險企業來講,有待深思。

1 青海經濟轉型對保險生態建設的影響

1.1 保險業加快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優化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加快保險業發展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從參與支持市場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建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進一步確定了保險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另外,《關于進一步加快青海保險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青海省《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的相繼出臺,將進一步促使青海省各級政府部門充分認識保險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把保險業發展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中,加大政策引導和協調力度,為保險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這一切將使青海省保險業加快發展的政策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1.2 青海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將為保險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

“十五”期間,特別是十六大以來,青海省國民經濟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國內生產總值連續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長速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4%和15.5%。按照《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今后五年青海省國民生產總值將繼續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這必將推動青海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的穩步發展,并為青海省保險業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

1.3 青海保險業加快發展的特殊條件進一步改善

一是以交通、電力、水利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優勢資源開發,將為相關保險業務發展提供豐富的保源。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相關政策的出臺、加強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等,將為“三農”保險業務的拓展提供良好契機。三是隨著國有企業進一步改制和重組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的長足發展,必將把保險作為防范風險、保障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重要手段。四是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業的發展和“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郁金香節”等旅游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將帶動與旅游業相關的保險業務的發展。五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給商業性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

上述保險生態環境的現狀充分說明了,我省保險業的發展環境在不斷地優化,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即,保險生態環境也需要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而更加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青海省的經濟轉型,我們也可以說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套適應經濟轉型的保險生態環境。

保險業存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都是在傳統的體制和思維模式下產生的,在經濟轉型時期必須用創新的辦法才能解決。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創新的發展思維,用創新的發展模式,走創新發展的道路,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實現青海生態保險發展的新跨越。

2 青海經濟轉型時期保險生態建設的風險

風險和保險是并存的,兩者是一種復雜的合同關系。保險業的風險管控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運作工程,它像一個披著面紗的巨人,使你一時難以企及和無法看清其真實的面目。就經濟轉型時期看,保險生態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了保險業潛在風險

近年來,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上看,我國保險體系已經積累了一定風險,而且隨著保險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這種風險還將繼續增加。長期以來,保險業風險并沒有給行業發展帶來明顯的實質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保險業還沒有發生過大的系統性風險,所以保險業風險仍表現為潛伏的風險。在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擴張了社會財富前提下,勢必掩蓋了一些公司在經營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不強的情況下仍能維持運轉的現狀。這也必然削弱了構建良好保險生態環境的條件。

2.2 保險業風險具有復雜性和長期性

保險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區分在于其獨特的負債業務,即各項保險業務。這使得保險業經營風險較銀行、證券業更具復雜性。一方面,保險公司要在資產業務方面與銀行證券公司一樣承擔風險,同時在負債業務方面要更加直接地以承擔風險來獲取收入,這種風險表現為壽命、健康和財產損失的純粹風險。由于保險公司的負債業務不僅具有融資功能,而且具有相對獨立的盈利功能,因此,保險產品的市場定價成為影響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保險業在公司管控、定價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現新的定價風險。

2.3 資金運用渠道放寬引致新的投資風險

2004年以來,中國保監會不斷加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放開力度,保險資金運用不限于銀行存款、購買債券,還可以投資證券基金,之后又取消了不得進入股市的禁令。2005年進一步批準保險資金可以獨立席位直接進入股市。2006年允許保險機構作為持有大額、長期資金的重要機構投資者投資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擴大了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然而,風險總是與收益相伴,隨著保險資金的快速積聚,保險資產負債匹配的難度不斷加大,保險資產期限錯配風險、債券投資的信用風險和投資收益的穩定性都值得關注。

2.4 市場無序競爭危及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無序競爭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遏制,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破壞了市場秩序,損害了行業整體利益。在財產險市場主要表現為不嚴格執行條款費率,通過非正常批單退費、擅自變更承保條件、濫用費率調節系數或違規協議承保等方式,變相下調承保費率,給予投保單位或經辦人不正當利益;在人身險市場主要表現為長險短做、違規退保、短期退保套現、退保金不回原單位、現金支付退保金等;在中介市場主要表現為虛構業務或虛開中介發票,協助保險公司或投保單位違規套取資金等。特別是近年來,同業間非理性競爭手段更加隱蔽,主要通過合同外口頭承諾、系統外違規操作等方式提供高保障范圍和無限制承攬風險來爭攬業務,導致保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大量積聚。

2.5 外部風險與保險業風險關聯度不斷提高

目前,保險業與銀行業、證券業和信托業之間仍實行分業經營。但隨著金融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內保險業、銀行業與證券業等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滲透的趨勢不斷加強。一是銀保合作、銀證合作日益密切,銀行不僅可以代理保險業務,還可以代理證券業務、代銷證券投資基金;二是銀行、保險與資本市場間的相互滲透越來越強,保險資金已經可以直接入市,銀行資金入市也已提上日程;三是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團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已構成事實上的混業經營;四是金融一體化概念漸漸走進消費,消費者也越來越偏愛融投資理財、儲蓄與風險管理于一體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綜合經營對保險公司治理和風險防范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和投資主體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保險公司的股權結構將變得更為復雜,保險公司的風險也更為復雜。

3 青海經濟轉型時期保險生態建設的風險防范

3.1 要抓住服務經濟社會的切入點來推進保險業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穩步推進“三農”保險發展??偨Y我區農業保險發展經驗,結合農牧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的要求,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和試點品種,鼓勵各地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牧業保險試點?;谇嗪J∞r牧業和農村經濟的特點,大力發展種生態林與畜牧業保險的發展;二是大力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深入貫徹落實新醫改政策,積極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保險需求,把青海商業健康保險推向新的發展階段;三是加快發展責任保險。例如,服務國家,促進旅游業發展,大力發展旅游保險。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醫療責任保險等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社會關注度高的責任保險發展;四是要提升保險服務水平。要推動建立行業統一的服務規范。鼓勵和支持產品、服務銷售和理賠創新,努力為被保險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3.2 要以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來推進保險業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圍繞繼續擴大內需的政策,跟進保險服務,拓寬保險領域,加強保險產品創新,提高服務水平,社會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保險產品,加大保險服務力度,拓展保障功能,努力為我省提升傳統資源型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型新興產業等提供安全生產等保障服務;二是圍繞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開發新的保險產品。積極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森林保險等“綠色保險”,加快保險產品隨經濟目標的轉型過渡。

3.3 加強對保險業的政策支持和監管

保險業發展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給予引導、配套和扶持,為保險的功能發揮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且嬲J識和評價保險特有功能及其現狀,突出保險制度的特性與優勢。二是要遏止保險制度的弱點與局限,減少機會成本。三是要積極鼓勵和推動保險行業更新經營理念,營造一個寬松、有序、創新和協調的監管環境。爭取政策扶持,創造和諧發展環境。保險的文化基礎就是誠信原則,如實告知、履行義務的保險文化也將潛移默化地增強公眾的誠信意識,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行為,促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在青海省經濟發展轉型的過程中,要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保險業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辨證關系,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青海保險業的發展,也只有這樣,在青海省經濟轉型的時期,保險業才能建立起一套相適應的、良性的保險生態環境,形成的一個政府與企業彼此關聯、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動調節機制的統一整體,優勢發揮生態經濟效益,為青海省保險業的發展搭建良性生態平臺、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挺高保險對經濟提的保障功能。

參考文獻

[1]劉煜輝,城市金融生態環境有九大構成要素[N],上海證券報,2005

[2]青海省保險業“十一五”發展規劃[R],2006

[3]青海省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R],2010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防范風險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SQL注入防護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