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初探

2013-10-09 06:16馮方鄒廣東趙鵬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建設對策

馮方 鄒廣東 趙鵬

【摘要】高等學校的校園安全傳統的管理模式將被科學管理所取代,以推進安全系統工程的發展為主要內容。以危險預測,過程控制、結果評估為主要內同的預防安全管理也將慢慢替代事后處理辦法。但就高校校園的安全管理的現狀來說,仍大部分停留在傳統的管理系統下,與時代發展要求有比較大的距離,單單依靠相關部分的生硬的教育與技術方法很難取得良好的進展。所以,高校校目的安全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形成長期的有效的管理機制,則需要在收益群體中形成安全校園、和諧校園的精神,思維和價值理念。需要嚴格遵守科學發展方略進行實施。

【關鍵詞】校園安全文化 建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28-02

1、加強可靠硬件保障。注重安全基本建設

各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一定的經濟基礎,校園安全文化的產生也有其社會根源。高校校園最基本直觀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學校的硬件設施和硬件環境構成,加強校園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也就成為了校園安全的行為、制度、精神等各個方面的堅實基礎。所以,學校應加快物質基礎建設,確保硬件設施和硬件環境的安全,為學生活動提供安全保障。另外,要加快校園安全文化設計的步伐,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等,是校園安全文化得到更好的貫徹。其次是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支持力度,擴大教育投入,提高辦學條件,為校園安全文化打下堅實的物質保障基礎。提高校園的安全保障程度。例如,規范校園的交通環境,及時更換老化的線路、添置滅火器等,盡力消除學校的安全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三,全力營造校園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圍。為了讓學生在安全的精神環境中接受良好的額教育,學校要盡力營造安全的精神環境和安全文化氛圍。同時,要積極利用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硬件,加強保衛部門的建設,建設更強的校園110工作平臺,創造更適合教育教學的外圍物質環境。

2、層級抓好制度建設,構建安全文化體系。

高校要努力構建安全責任網絡,實行層層貫徹落實的安全責任制,在此基礎上要秉承“以人為本,安全為綱”的理念,以安全文化活動為載體,建立起科學的安全評估機制,從政策的層面確保機構建立、組織實施、設備配套、宣傳手段的到位,約束危險行為和不安定因素發揮作用,讓全體師生形成一個安全先行的思維習慣,構建安全的校園秩序和環境,確保學校的各項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

高校校園的安全文化要以師生的身心安全為主要目標,不斷加強高校校園安全的管理,指導師生的高校校園安全行為,形成受益群體共同遵守的制度法規和準則,作為校園安全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園制度文化有著與它相適應的組織機構。高等學校安全文化的載體是校園安全制度。學校是師生通過學習校園安全制度來不斷深化自身對校園安全文化的認識,并不斷規范自身行為,使之符合安全制度的要求。

一是要明確建立校園安全文化制度的目的。對于校園安全工作的展開以及穩定校園環境來說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園安全文化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守護高校師生生命財產,建設平安校園,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斷豐富健全校園安全制度文化的內容。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早已進入千家萬戶,這就要求不論是社會還是高校,亦或是家庭都要制定與網絡相關的安全制度,遵守文明上網的規范,進行合理合法的上網行為。

三是要設立專門的機構對校園安全制度文化負責。高??梢猿闪⒓m紛調解臨時工作小組,對一些安全事故或突發狀況及時進行干預處理,避免發生更嚴重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學校應該常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中心,對于心理異常師生及時關注和疏導,對于有著嚴重心理創傷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信息重塑。

四是重視校園安全制度文化達到的效果。作為一種制度,是必須依靠人去落實執行的,安全制度也不例外,再完美的制度,如果僅僅是掛在墻上,或者是停留在制度本身層面,沒有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執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作為高等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有必要經常對于已經制定的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執行狀況進行統一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確保各項制度有力執行到位。

3、開展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由于高校校園安全文化教育所涵蓋的內容繁多,再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分析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需要著重以下幾點:一是高校師生需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及身邊朋友的合法權益,即加大對收益群體的校紀校規甚至是法律法規的意識,做到對法律的知、守、懂、用。二則是要全力開展大學生心理安全建設,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和創建心理咨詢服務平臺,是為了要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來自社會.學校等各種矛盾、沖突的可以正確認識和對待。我們不否認安全的物質條件可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生活方面的安全滿足感,但是如果我們的安全教育工作僅僅停留在表面,點到即止,是一定不可能達到校園“安全穩定”這一目標的。三則是要在學生中積極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普及工作,努力培養學生熟悉和掌握寢室安全、用電安全、出行安全、飲食安全、社交安全等的相關知識,具備遇到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掌握緊急避險、逃生的技能。

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指引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各大高校進行安全文化建設就是要培養學生擁有安全文化意識和安全行為習慣。高校管理層和普通師生都應該牢固樹立六種意識——樹立安全就是生產力的意識;樹立安全就是教學質量的意識、樹立安全就是社會聲譽的意識、樹立安全就是經濟效益的意識、樹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識、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的意識。

4、深化挖掘學校的安全文化精神,確保高校校園生活穩定。

價值觀等作為安全意識領域的集中表現,代表著高校安全文化的最高精神境界,它不是靠短期努力就可以建成的,而必須經過長期的氛圍熏陶逐步而緩慢的形成。安全精神文化不僅僅是指代表學校安全文化的內外環境,或者是為構建學校安全文化而進行的各項活動的設計,而是要通過大幅提高安全制度的約束性,讓廣大師生逐漸養成安全文化的習慣,是一種通過外在的約束力逐步轉化為受益群體內在的安全行為。這樣有利于提高每個人對于校園安全文化的情感認同,從而將之逐步轉化為一種校園安全精神文化,使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事半功倍。所以,如果想高效的建設和完善高校校園安全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安全知識和安全制度的宣傳引導力度,幫助大學生提高各項綜合素質,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第二要確保安全制度在實踐過程中的執行力,讓學生在嚴謹的制度約束下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從而將安全行為逐步變成一種自覺性地行為;第三是要充分的尊重和發揮學生作為校園安全教育主體的地位及作用,把培養學生的安全文化意識作為重中之中,使避開危險、解決安全隱患成為大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

校園內的安全信息員的設立,可以使得各部門及時掌握學校內外、非法宗教、極端民族主義、民族分裂勢力等組織在高校校園內部的思想滲透和破壞活動,結合日?;恼嫘麄鹘逃?,加強高校師生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把控。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推動新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成果的產生,而且在當下,各大高等院校在合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者為一思想的引導下,將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推力,進一步推動校園安全文化的改革與創新,使校園安全文化成為高校發展的排頭兵。大力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必須要在大學校園里構建一個集健康、進步、安全、和諧為一體的和諧的人文環境,為培養高素質、強能力的合格大學生提供有效的環境保障。

猜你喜歡
建設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