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古詩學習方法探究

2013-10-09 06:16程艷華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古詩學習方法

程艷華

【摘要】古詩是一種思想高度凝練.高度集中的文學體裁,作者結合自己多年語文教學工作實際,就初中學生學習古詩詞過程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古詩 學習 方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50-01

古詩是一種思想高度凝練、高度集中的文學體裁,我們學習古詩,就是要將這種被集中、凝練化的語言具體化。如何在短時間內準確地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主旨,進而鑒賞詩歌的寫作手法呢?筆者認為應該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重視背景

我們學習研究古詩文必需對寫作背景有一個詳盡的了解,唯有如此,品評才會有意義、有價值。對背景知識不但教師本人要了然于胸,還要恰當地、詳盡地讓學生了解。了解背景知識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和把握文本。

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如果直接入題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會有諸多疑難問題:第一,僅僅因為頑童抱走茅草就罵他們為盜賊,是不是有損作者形象?第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也足”,由此斷定,他至死不悔的舍己為人的精神是否有刻意拔高之嫌?如果我們首先把寫作背景及作者經歷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讓學生了解,肯定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視朗讀

誦讀是學習古詩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誦讀古詩文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讓古詩文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不斷的反芻、發酵、在默默中開發他們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長,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一生高遠見識優美人格的源頭活水。?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教學應“注意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培養語感?!苯裉斓膶W生要通過文字去了解古詩文作者融化在其間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經歷一個識別符號和還原以及轉譯的過程,為此,學習古詩文關鍵就是誦讀。誦讀既是一個理解和表達的過程,又是一個審美的過程??梢允褂靡韵聨讉€方法誦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熟讀古詩、自悟自得-適度講解、誦讀體會,展開想像、悟意明理,適當延伸,拓展誦讀。

3、了解詩意

有些古詩,詩題便是內容的眼,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中主要寫了夏夜詞人在黃沙道上見到的、聽到的以及想到的,在如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這首詩寫詩人夜晚在船上的見聞。學習這類古詩時,應先理解題目,然后緊扣題目,讓學生猜想內容,在猜想過程中了解詩人寫作的內容。

4、體驗情感

4.1 抓重點句理解詩歌感情

如《望岳》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本詩所寫的雖是泰山,卻也是作者借歌頌泰山之雄偉,兼寫自己的胸懷,表現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币痪渚捅憩F了詩人想象總有一天。一定會登上泰山絕頂,放眼四望,腳下群山是那樣的渺??!這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通過理解這句重點句就可以理解整首詩歌的感情。

4.2 逐句分析,理解詩歌感情

有些詩歌作者所要表現的情感比較復雜,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逐句分析,理清情感變化的思路,從而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為了便于操作,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幾個小問題來完成這個任務,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為了理解詩歌感情可設置如下問題:(1)這首詩的首聯寫出了詩人怎樣的遭遇?表達了怎樣的心情?(2)、詩的頷聯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這首詩雖含憂傷,但更見豁達。請結合“沉舟”兩句,作簡要分析。(4)“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斌w現出作者怎樣的精神?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也會明白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后基調不同,前四旬低沉悲憤,后四句高昂樂觀,既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5、名句賞析

古詩學習,重在感悟與品味。我們賞析時可從不同角度為切入點,就詩句的思想情感、表現內容、修辭手法、字詞錘煉等方面的一點或幾點加以品味。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中要賞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币痪?,引導學生賞析時同樣可設置幾個小問題: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的畫面?!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本意和比喻義是什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蘊含了怎樣的的哲理?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先請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然后交給學生賞析的方法。

1.從思想內容方面來賞析——畫面(意境)+哲理+情感

2.從表現技巧方面來賞析——修辭(或表現手法)+作用+情感

學生很快套用公式,完成賞析。

(1)從思想內容方面來賞析: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雖有病樹存在,但萬木依舊爭春。蘊含著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表現出詩人豁達豪邁的胸襟。

(2)從表現技巧方面來賞析:“沉舟”“病樹”是詩人自喻,飽含感慨身世、惆悵憂傷之情;但他對未來并不失望,堅信“沉舟側畔”必然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終究會萬木爭春,表現了詩人身經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

需要強調的是:誦讀必須貫穿在學習古詩學習的各個階段。

6、結束語

祖國文化源遠流長,古詩在我國文化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為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充分挖掘詩歌情感因素,帶領學生感受詩情美。

猜你喜歡
古詩學習方法
古詩教我珍惜時間
勞勞亭
試論在高?!爱a、學、研”中發展現代傳統手工藝文化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家庭習得環境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研究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