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之我見

2013-10-09 06:16牙祖平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牙祖平

【摘要】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結合我多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認為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應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學。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174-02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托爾斯泰也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應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生括,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學。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一一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習陶醉于數學情境之中,樂不思蜀。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師通過講故事、創設生活場景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置身于學習數學的氛圍中。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愛聽故事。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常把書上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編成一個個故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題:小兔子的好朋友給他過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處,一大早就趕來了。他帶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給小兔子???,隔老遠,他就喊起來了,“小兔,小兔,快開門,你看我給你送什么來了?”小兔子早就聞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趕忙迎出來,“謝謝、謝謝,快屋里坐吧!”不一會兒,小花貓也來了,送給小兔5個蘋果,小猴也趕來了,他從果園里摘了6桃給她。小雞也趕來了,但她什么也沒送,還偷吃了3個蘋果,小兔子不高興了,請小朋友們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還有幾個蘋果?學生們聽完了這個栩栩如生的故事,學習積極性可高了,很快他們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結果:5+4=9 5-3=2教后,我又鼓勵學生用編小故事的方法,利用書上的圖片編故事,學習算術,學生們學得興高采烈,主動積極。小學生低年級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往往難以掌握,但教師如能根據條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尤其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這一優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更有利于教學。低年級很多數學知識都適宜制成多媒體課件,如:口算、乘法口訣等口答類題目。具體細節就不一一再談了。另外教師還應努力拓展學生的眼界,促使學生主動的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思考數學問題,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室里設立“生活數學欄”,展示學生采集的生活數學題??傊?,這種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的教學方法,對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在游戲活動中。輕松自如的學習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內外的實踐也證明,科學的采用游戲教學將大有稗益。我就經常在教學中采用做游戲這一教學手段,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授課前,設計“搶凳子”這一游戲來導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圈,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后,學生們奮力搶屬于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們直觀的建立了數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復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數得。又如,教學“數的組成與分解”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參加游戲的小朋友頭戴數字卡,伴隨著“找呀找呀,找到一個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頭飾上的數能組成需要分解的數,就是一對好朋友。(如:2和7組成9;3和6組成9中,“2”和“7”是一組好朋友,“3”和“6”是一組好朋友。)

學生們在感性直觀、輕松自如的游戲中,感知了抽象的數學的理念,其樂融融,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

4、在競賽中,緊張積極的學習

大量事實表明,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低年級學生求知欲望強,表現欲強,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任和贊揚。教學中,可開展“比一比”、“爭當小小數學家~算術擂臺賽”等學習競賽活動,使學生在競賽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比一比,賽一賽”“奪紅旗”之類的競賽活動。

5、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在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算法說出來以后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從這以后,在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梢?,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6、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lO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7、培養學生共同合作探究的習慣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數學課堂中開展合作交流,既可營造一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發表意見,充分發揮認知能動性,又可活躍學生思維,增大思維強度,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從而對問題的理解更豐富和全面,還可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知識技能的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一年級剛入學的新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保護意識過強,使得許多孩子缺少與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機會,他們喜歡按自己的意愿活動,缺乏集體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創設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對學習起始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共同探究,展開討論,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實現信息在群體間的多向交流,讓學生嘗試到合作的樂趣。

在數學課堂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同桌討論,小組討論,相互評價,相互啟發,結成學生共同體。這樣做,有利于生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如在教學“購物”時,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開展購物活動。組長當售貨員,其他三名同學用課前準備好的人民幣(課本后的彩圖)購買自己想買的文具。讓學生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買的?學生分組反饋(1)生1:我買了一本2角錢的練習本;生2:我買了一把8角錢的尺子;生3:我買了一支鋼筆,正好一元錢。(2)生1:我買了一個6元5角的文具盒;生2:我買了一枝5角錢的鉛筆;生3:我買了一塊l角錢的橡皮……這樣,在教學中可以多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人人練說的基礎上,同桌互說,小組進行交流,從而提高訓練效益。

8、動手操作,感悟知識

練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級學生對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筆算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如果把練習內容寓于游戲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做口算題時,教師可以采用速度接力賽跑看誰算得又快又對。學生很樂意的來參加比賽,再次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

9、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一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處理教材,聯系生活實際,把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課堂中來,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如在教學“買文具”中,請學生當售貨員,老師拿一張5元的人民幣去買一支鋼筆,售貨員沒有零錢找給老師,由此創設一個需要兌換人民幣的情境,然后讓售貨員自己去想辦法。經過交流后,5元能換5張1元,2元能換2張1元,5角能換5張1角,售貨員就能把錢找還給老師。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突出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認識人民幣,解決了實際問題,從而也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總之,教師的教學方法多樣化是課程改革中一個關鍵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數學游戲更恰當的融入課堂,我們有必要站在新的視角對其價值進行重新定位,對其進行新的探索和實踐,這將是很有意義的嘗試。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