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多元化途徑

2013-10-14 07:53徐嘉偉
卷宗 2013年10期
關鍵詞:文獻資源建設

徐嘉偉

摘 要:文獻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在知識信息爆炸的當下,本文就如何廣開途徑,多元合作,加強文獻資源建設的廣度與深度進行討論,希望能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文獻資源建設;文獻資源共享;多元化途徑

現代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文獻信息成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對社會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資源中心,作為學校重要的學術科研服務機構,圖書館肩負著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的重任,因此,文獻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在知識信息爆炸的當下,本文就如何利用資源,進行多元合作,加強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展開探討,希望能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提供新思路。

1 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文獻資源作為一種知識資源和智力資源,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需要由人去積累和建設的,它是文獻情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圖書館學、文獻學、情報學共同研究的一個分支。文獻資源建設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各個文獻情報機構對文獻的收集、組織、管理、貯存等工作;二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國際間眾多文獻情報機構對現有文獻資源的規劃和協作、協調收集和收藏,形成整體資源,并將其作為集體的資源,共同享用,從而建立起一定范圍內的文獻資源保障體制。

文獻資源共享是指公益性的把文獻資源通過一些平臺進行共享。文獻資源共享的實質是:通過一定的傳輸體系和調控手段,協調文獻資源在數量、部門、時空上的分布關系,并以網絡、計算機等為終端,對文獻資源進行加工、存儲、傳遞,使之服務于用戶,實現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各個圖書館之間和全社會組織與成員實現對圖書館資源、文獻信息資料等的相互補充、借鑒或共同使用,從而使有限的資源效益最大化。

信息時代,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決定了實行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基于與日劇增的知識信息,急劇增長的圖書報刊數量,對于每一個圖書館來說,孤立地為各類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愈加困難。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師生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內容及方式也產生了質的變化,他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館藏信息服務,迫切需要的是來源廣泛、內容新穎、形式多樣、類型完整的文獻信息。對于師生的這種綜合化、全方位的文獻信息需求,就需要多個信息單位協作進行文獻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同時師生對文獻信息的需求還反映在需求電子化、網絡化的信息,這就要求圖書館要加強文獻信息資源的電子化和網絡化,通過對文獻信息進行分析、排列,為師生提供全新的、有序化的知識單元。如果每個高校圖書館單獨進行這些工作,不僅工作繁重,而且遠遠不能滿足師生需求。因此,統一籌劃、多元化、立體化的合理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共建與共享對高校的發展、教學與科研的需求以及擴充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的多元化途徑

2.1 傳統資源的建設

傳統資源的建設應緊緊圍繞高校的發展方向、專業設置與教學安排,依據形勢發展轉變采購觀念,適當調整采購策略,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對大學生來說,他們除了學習本專業課程外,還對文學類、科普類文獻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傳統資源的建設在突出廣泛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 更應密切結合本校特色收集與專業有關的各種文獻。對科研師生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則是國內外最新的科技文獻以及科研研究方向的最新動態信息。高校圖書館應重點加強科研師生所需的文獻資源建設,以學校的重點學科為館藏發展重點,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館藏體系。

首先中文圖書的采集要能保證重點學科的館藏覆蓋率,在此基礎上加大外文圖書入藏的比例,其次在購置經費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中外文期刊的種類,擴大學科的覆蓋面,最后,適當收藏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標準及專利文獻等出版形式比較特殊的文獻資料,彰顯高校圖書館特色。

2.2 電子資源的建設

雖然數字化電子文獻資源建設起步較晚,但作為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仍然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電子資源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在規范化前提下要保證質量。最初是隨書光盤整理收藏及專業電子出版物的購入,這是現階段電子資源建設相對方便快捷的來源之一。隨后是高校圖書館自主籌建電子資源,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是傳統資源的數字化,主要是館藏圖書文獻和期刊的的數字化,此項工作非常繁重,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也非常高;其二是科研成果、專業學位學術論文、專利等資源的數字化,有利于本校圖書館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本校學術、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其三是根據高校優勢學科、特色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設高校特色數據庫,如文摘數據庫、館藏書目數據庫、全文數據庫期刊索引數據庫等,便于高校之間、高校與科研單位的交流與共享。

2.3 文獻資源的共享

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僅僅靠實體資源是很難滿足師生的需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以及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步引入了“虛擬資源”的概念。虛擬資源是指圖書館只有使用權,讀者必須借助于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絡才可以使用的本館以外的電子信息資源。從廣義上來講,只要你置身于國際互聯網絡,停留于任意網站的任意頁面,你就是在訪問虛擬資源,整個互聯網環境就像是一個龐大的、資源豐富的圖書館。從狹義上來講,圖書館虛擬資源的建設實際上就是“資源共享”的建設,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限度的作用。共建共享使文獻資源從有限擴展到無限,極大地豐富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合作建設,指的是在合作組織內遵循統一的標準規范,各成員館按照分工,獨立建設和開發各種信息資源,建設的最終成果被所有參建圖書館共享。此途徑能有效挖掘各個成員館的特色資源和潛在資源,達到以點帶面、共同進步的目的。其次是引進合作,各高校圖書館本著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則組成聯合體,以集團優勢進行電子資源的采購,使各個成員館真正實現高效、互惠、節約的信息資源共享。再次是共享專業網絡數據庫,各種專業網絡數據庫的充分利用,會使資料查詢變得輕松愉快,但受經費等因素影響,高校圖書館不可能購買所有的數據庫,但是單一的數據庫又不能滿足本校的教學、科研需要,這就需要高校之間形成密切的合作關系,充分共享有限的資源。最后是文獻傳遞,是指將用戶所需的文獻復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費用,直接或間接傳遞給用戶的一種非返還式的文獻提供服務,它具有快速、高效、簡便的特點?,F代意義的文獻傳遞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從館際互借發展而來,但又優于館際互借的一種服務。通過開展文獻傳遞服務,不僅緩解了圖書館經費、資源不足與讀者日益增長的文獻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對教學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文獻傳遞服務是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補充和延伸,是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方式。

3 結語

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是高校數字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對高校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既帶來了全面的沖擊,也提供了較好的機遇。高校圖書館只有審時度勢,因館制宜,樹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同時建設特色館藏,將文獻資源與社會、區域、經濟等方面對應起來,集中財力物力,圍繞某些優勢學科領域收集資料,從而為高校教學、科研提供高質有效的服務,使圖書館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田麗梅.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思考[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 18) :52

[2]楊美玲.論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J]. 圖書館學研究,2012(9) : 117-119

[3]杜長娥.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J]科技資訊,2009:255

[4]趙國榮,趙永俊. 淺析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J].晉圖學刊,2011:33-35

猜你喜歡
文獻資源建設
基于中醫藥學科服務的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
升本對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影響研究
客屬地區圖書館客家專題文獻資源建設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的困惑及解決方案
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創新服務研究
高校新學科新專業建立與文獻資源建設的互動發展
圖書館聯盟環境下讀者決策采購探析
歷史范式下看當前的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
基于“文化自覺”的高職高專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探索
圖書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