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2013-12-27 06:45劉軼全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3年10期
關鍵詞: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劉軼全

摘要:提出對中學化學“有效教學”的一些看法,認為加強實驗教學能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對加強實驗教學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實驗是化學不竭的源泉,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認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定律和原理,而且能激發他們對化學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實驗教學對啟迪學生思維、培養科學方法和創新精神均能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但在平常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忽視實驗教學行為,導致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有所下降.因此,重視化學實驗,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很重要.

實驗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采用必要的方式和手段,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那么對于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有哪些策略呢?以下談幾點做法:

一、實驗課程有效化,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現代科學知識發展迅猛,農村學生的知識體系相對薄弱,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與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密切相關的化學知識,并使用這些化學知識來指導他們和家人的生活,更應引導學生有效進行實驗學習,必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啟發學生實驗假設,指導學生正確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獲取知識與技能.其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選擇儀器.如,在完成“常見的鹽”的學習后,可以創設一個課后小實驗:限用廚房內的用品來鑒別精鹽和堿面(NaHCO3).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有利于他們提高以思維和創新能力為主的綜合能力,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特別是一些經典實驗就更是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優秀范例,科學史中的經典實驗設計閃耀著科學家的智慧,體現了科學研究方法,可以讓學生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熏陶和引導,從模仿創新開始,逐步發展到獨立的原創創新,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提出假設、設計實驗的能力.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

2.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尊重學生的體驗、分層評價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得出結論,體驗快樂.教師尊重學生不同感受,尊重學生從實驗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反思,評價實驗.如,硫與氧氣反應,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有的觀察到硫粉先熔化再燃燒,有的觀察到淡藍色火焰,有的聞到有刺激性氣味等,應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反思自己不足.

3.引導學生反思實驗,培養正確的科學實驗態度

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實驗中的困難,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獲得成功,所有實驗現象都會明顯.因而,引導學生反思實驗,尋找實驗失敗的原因,比實驗本身更重要.這樣會使實驗教學效果最大化.如,在“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測定”在實際操作中,常常由于裝置的氣密性和溫度差等問題使紅磷燃燒停止后需較長的時間冷卻,或是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只有極少量的水進入集氣瓶,甚至根本就不會出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的情況,造成實驗現象不準確甚至實驗失敗.如果學生實驗失敗,我們應該與學生一起分析失敗原因并通過示范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實驗成功,從而達到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二、適當地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實驗更形象更直觀,效果更優化

由于多媒體計算機可將聲音、圖象、文字等集于一體,促使視聽一體化,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計算機上播放的難以親身實驗的化學反應現象的圖片資料,比如,緩慢氧化使鋼鐵銹蝕、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等,能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分實現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自主性教育,從而深化素質教育的內涵.但也要注意幾個誤區.(1)在課堂教學中, 大量使用課件.有的教師上課時讓各種信息包圍學生,有音像, 有視頻, 甚至還有投影, 使學生應接不暇.時間久了就容易導致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疲勞, 產生厭煩情緒, 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有的教師在上實驗課時, 用動畫替代實物進行模擬實驗.比如,做氨氣的噴泉實驗等, 學生難以獲得切身的體驗, 而且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這樣的教學枯燥無味, 缺乏實效.(2)過分注重課程整合的形式, 忽視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熱潮下, 人們常??浯笮畔⒓夹g與課程整合的作用, 注重了形式, 忽視了教學效果.例如, 有些教師上課時把計算機、課件、網絡資源提供給學生, 放手讓學生去學習, 沒有注意為學生提供學法指導和幫助,導致相當多的學生無所適從.(3)模擬實驗替代科學實驗.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 其理論的建立大多是通過實驗.因此, 在化學教學中, 實驗是學習化學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素質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 實驗以其真實性、直觀性給學生提供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 任何模擬、說明、比喻、描述都必須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

三、強化演示實驗教學

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做好演示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對這些演示實驗,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簡練.對部分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還可作適當的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化學實驗就實驗內容來說可歸為以下幾種類型:①有關制取實驗;②有關性質實驗;③有關生活實驗;④有關概念定律闡明實驗;⑤有關定量計算實驗.而每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都有規律可循,因而教師應做好典型實驗,讓學生觸類旁通.例如,制取O2可運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或加熱高錳酸鉀兩種方式獲得,教師通過這個典型實驗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設計、操作、思路等,為以后學習CO2和H2的實驗室制取方法作鋪墊.

四、開發利用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起到一定作用.在布置家庭小實驗時,教師把操作要點和實驗目的告知學生,讓他們將實驗過程、現象及思考記錄下來,上課時加以討論.還可以補充了幾個既有濃厚生活氣息,又與所學化學知識密切相關,同時學生在家庭中又能夠找到材料,獨立完成的小實驗,作為家庭作業.家庭小實驗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五、實驗教學的設計應精心設計,提高教學針對性

(1) 設計能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目標群;(2)針對學生原有認知水平與預期學習目標差距,設計能消除目標差的學習內容;(3)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符合教學規律的教與學活動策略;(4)根據選定的教學策略,設計合適的方法和媒體; (5)預期反饋信息,設計相應的對策;(6)設計能體現本課學習目標的結果評價.這是化學課中各種學習內容教學設計共同的設計規律.但是,不同的學習內容,在設計上又各有其特有的規律.因此,教學設計可以從個案研究向類型研究深化,達到對教學規律的把握.

化學家戴安邦曾經說過“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最佳場所.”筆者認為,它同時也是化學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最佳場所,實驗教學的科學化是化學教師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祖浩,王磊.化學課程準(實驗)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2]韓家勛.高中化學能力考題型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 .人民教育出版社.

[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 (361022)]

猜你喜歡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基于手持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應用的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