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及策略研究

2014-01-12 08:59傅蕾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傅蕾

【摘 要】隨著我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參與世界經濟程度的加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開始引起國內、外社會的廣泛關注。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使得許多國家遭受損失的同時,也引發了對當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進行改革的呼聲,這為我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離岸中心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4)09-0024-01

一、引言

關于貨幣國際化國內學術界多有定義,這里引用東北師范大學學者王海平的表述:貨幣國際化是指一國貨幣隨著本國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國外市場擴展,在本幣職能基礎上通過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和境外貨幣自由兌換等方式流出國境,在境外逐步擔當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藏手段和價值尺度,從而由國家貨幣走向區域貨幣、再走向世界貨幣的過程。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與問題

(一) 當前人民幣國際間流通的現狀及分析

1. 當前人民幣流通的現狀。21世紀中國將成為世界性經濟強國的趨勢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在這一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人民幣將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這些國家觀光旅游,

2.對人民幣流通現狀的分析。由于外匯管制的存在,人民幣在國際間的流通規模遠遠低于我國的對外經貿活動規模,特別是在大宗外貿領域幾乎是空白。這種狀況表明人民幣國際間流動規模增長空間仍然巨大。

(二)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存在的主要障礙

1. 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障礙。從當前現實的情況看,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障礙包括:人民幣國際流通量增長不足;國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和國際標準化程度不足;國際化過程中我國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抵御風險的機制和手段還很薄弱。

2.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由于我國是急速追趕的后發國家,既要大量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又要充分利用我們自身的優勢,發展壯大國民經濟,積累自身實力。我們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轉變,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都需要調整,金融服務體系還不能滿足和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運行的需要,金融體系和金融監管應對國際市場風險的手段和能力都還薄弱。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幣國際化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一般說來,一國貨幣形成國際化趨向首先是由該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的, 隨著中國的崛起,我國與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將有助于擴大亞洲市場的規模,并產生對統一價值標準的需求。中國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經濟體,伴隨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并最終成為亞太地區主要的國際貨幣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二)當前我國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優勢和不足

1. 當前我國進行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條件。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儲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國周邊國家、港澳地區和其它國家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究其原因,主要體現為穩定的政治格局、強大的經濟實力、充足的國際儲備。、

2.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不利條件。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面臨不少的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復蘇前景仍不是特別明朗。國內情況,制約因素也不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尚未成功。二是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三是市場條件下抵御金融風險的機制和能力都顯薄弱。

(三)人民幣國際化蘊含的風險

通常認為,構成某種貨幣的國際化的風險屬性及程度和該國實行的匯率制度與資本項目開放程度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有關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的討論,前文已有闡述這里不再贅述,我們只分析實行不同匯率制度與貨幣國際化之間的聯系。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選擇與實施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借鑒

1.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制定背景。制定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方面,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經濟特征:一方面我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另一方面,我國的身份仍舊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的這一雙重身份是制約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主要約束。

2.當前我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形勢。筆者認為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乃至最終國際化仍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的主要著力點還應該是使人民幣成為自主國際貿易與服務的結算貨幣,著眼于與我國經貿來往密切且具有挖潛價值的國際市場。

(二) 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立、成長和成熟階段

1 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關系。目前我國內地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并不存在全面使用和流通人民幣的經濟體系,這就決定了流出境外的人民幣不可能持續在外部循環使用而不回流到在岸市場。

2.離岸中心建設對貨幣國際化的作用。如果要建設一個比較成熟境外的人民幣金融體系,勢必要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人民幣市場。所以,未來的關鍵是如何完善和深化境外人民幣市場,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價值所在。

3.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成長階段。在人民幣離岸市場初步建立之后,接下來其成長階段的主要功能與目標將是發展足夠多、足夠規模、享有更高收益,并且交易量持續活躍的產品來刺激和激發該市場的潛力,以便在更大范圍內吸引貿易伙伴自發的以人民幣方式進行結算,從而促使人民幣離岸市場向成熟階段靠攏。

(三)香港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策略實施

香港作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人民幣跨境清算銀行且又與中國大陸共享主權的國際金融中心,將毋庸置疑已經并將繼續扮演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核心角色。在人民幣尚未完全開放的大背景下,面臨推進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建設的課題,香港需要做得工作繁雜而多樣,但最核心的還是在總體框架設計和具體操作實施的過程中創新思維,勇于實踐。

五、 結論

從理論上講,以一國主權貨幣作為世界貨幣的國際貨幣運作體系,必然會導致的后果就是貨幣超發直至濫發,這正是近來數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近年來世界金融時局動蕩不斷的制度性根源。面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的低迷和動蕩,我們一方面要積極落實和完善與周邊經濟體的貿易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制度安排,加快香港地區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聯合發展中國家,從世界經濟時局這盤大棋考慮,推動和實施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為我國在將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獲得更多發言權,還將有利于我們保持國內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從而在制度上保證了國內經濟的穩定,這也是我國在可見的未來能夠完成從世界經濟大國到世界經濟強國轉變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博源基金會.人民幣國際化:緣起與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2]鐘偉.略論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J].世界經濟,2002(3):56-59

[3]劉仁伍,劉華著.人民幣國際化:風險評估與控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孫兆東.世界的人民幣.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5]許洪水.論人民幣國際化——基于人民幣周邊流通的分析(J).上海金融,2004(5):43

[6]張五常.從金融危機看人民幣的出路.IT時代周刊,2010(3)

[7]石杰.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現實選擇.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第64期

[8]馬榮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9]陳稀,虞紅霞.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人民幣國際化路經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09(5):45-47

猜你喜歡
人民幣國際化
深港通開啟能助推股市上漲嗎
人民幣加入SDR對我國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及其對策
發揮離岸人民幣債券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升級推動作用
關于中國國際儲備需求問題的研究
“一帶一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論述
日元國際化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
論“新匯改”及匯率貶值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旅游業影響的對策分析
滬港通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互動機制研究
新常態視角下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及發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