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論述

2016-11-24 22:57李婧
2016年33期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議

李婧

摘 要:一帶一路戰略是新時期我國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推出的重要戰略,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和資本賬戶的進一步開放有推動作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系列項目為人民幣“走出去”提供了機遇和平臺,通過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來達到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建議

一、引言

一帶一路是我國推出的重大經濟發展戰略,以經濟為核心,涵蓋了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人民幣通過對外投資走出去,這對于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而人民幣國際化對于一帶一路的正反饋作用是加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貨幣的統一更有利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貨幣的國際化,最終目標是一國貨幣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發揮貨幣的基本職能。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亞歐大陸,是中國與世界進行交流的窗口和要道,一帶一路不僅是重大的外交策略,更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經濟策略。以一帶一路為依托,將人民幣沿絲綢之路進行區域化,增加人民幣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使用深度和廣度,最終實現國際化進程。

二、一帶一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

(一)促進人民幣的區域化,進而推進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過程,根據國家所使用的貨幣制度、金融市場的完善程度、國內經濟發展狀況等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國際化路徑。劉洋、劉謙(2015)[1]認為,一國貨幣的國際化不僅依靠國家綜合實力和金融市場的建設狀況,適時調整匯率制度和投資策略也異常重要。人民幣在蒙古、緬甸、老撾等國可以直接使用,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選擇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貨幣,經濟危機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穩定,并做出了大國應有的貢獻,承擔了相應的責任(韓玉軍、王麗(2015)[2])。中亞和東盟地區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自古就有,2010年我國與東盟建立的自由貿易區為兩地的經濟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相應的也對人民幣區域化有了新的要求。馬廣奇、李潔(2015)[3]認為,中亞和東盟與中國的在貿易、投資以及貨幣互換方面的交流合作是人民幣國際化在中亞和東盟地區進行區域化的堅實基礎。

(二)“一帶一路”政策擴大了人民幣的使用范圍

根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有極大需求,每年大概有一萬億美元的資金要用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從2010年到2020年,預計需要8萬億美元的資金用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袁平等(2015)[4]認為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對貨幣的需求給人民幣的輸出帶來了機遇,人民幣國際化將在適用范圍和大宗商品結算方面實現突破。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沿線國家針對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出了不同了改善本國經濟結構和市場結構的發展策略。而我國與這些國家在產業結構上具有互補性,可以有針對性的輸出基礎設施(耿明英(2015)[5]),積極推動“中國基建”走出去,在不同產業范圍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投資,不論是基建項目輸出還是資本輸出,積極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會極大擴展人民幣的使用范圍,一國的企業已經無法獨享本國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在未來,國際貿易投資的主要形態將更傾向于各個產業或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

(三)“一帶一路”通過投融資機制支撐人民幣走出去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結算占比的進一步提高,國際化是世界經濟對人民幣的新要求。盡管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保持強勁勢頭,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但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尤其是相對于國際化程度十分成熟的美元,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通過對比美元、日元等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已成熟,此時推出的“一帶一路”會作為催化劑,進一步助推人民幣走出去。保建云(2015)[6]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國家在貿易和金融合作方面提供便利,也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許多的投融資機遇。

三、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

(一)謹慎擴大人民幣輸出

中國推出一帶一路所面臨的環境和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日本推出“黑字回流計劃”時有諸多相似之處,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而中國又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人民幣走出去的條件和機遇已經成熟。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亞投行的優勢,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人民幣借款,另一方面鼓勵國內優勢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高麟睿 王霞 李佳凝[7])。但須注意,盲目擴大人民幣的使用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應該協調推進各項改革,穩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認可度(邵勉也[8]),避免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同時在監管方面,應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以應對放松管制帶來的問題。

(二)提高金融創新,助力人民幣走出去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為實現新時期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而推出的經濟戰略,通過一帶一路,我國可以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實現交流,資源優勢互補。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和互相投資的過程中,金融創新至關重要。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中,發展中國家居多,利用金融創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是這些地區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的必由之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加強金融創新不僅有助于我國金融業更加順利的走出去(胡懷邦[9]),還會增強金融業在全球的競爭力。與當地市場環境更加融合,從而使我國的對外投資要考慮的風險因素減少。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對外投資渠道

一帶一路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機遇,主要表現在擴展了人民幣對外投資的渠道。另外,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周期普遍比較漫長,而且時間較為固定,因此,在這些項目中,如果我國提倡以人民幣作為流通貨幣,更容易使人民幣的使用滲透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幣使用的常態化會加速人民幣區域化的過程,從而使人民幣國際化更加有利(黃衛平 黃劍[10])?;椖客顿Y具有更大的資金黏性,由此進行的人民幣投資會由于周期性較長而帶來更好的效果。(作者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 劉洋 劉謙.國際貨幣的經驗及“一帶一路”、亞投行的設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J].湖北社會科學,2015(05).

[2] 韓玉軍 王麗.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J].中國經貿,2015(06).

[3] 馬廣奇 李潔.一帶一路建設中人民幣區域化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15(06).

[4] 袁平 張錦燦 朱利霞.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J].銀行家,2015(11).

[5] 耿明英.一帶一路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融合發展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5(11).

[6] 保建云.論一帶一路建設給人民幣國際化創造的投融資機遇、市場條件及風險分布[J].天府新論,2015(01).

[7] 高麟睿 王霞 李佳凝.人民幣在中亞地區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和途徑——基于一帶一路背景[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5(08).

[8] 邵綿也.人民幣國際化:進展、挑戰和應對之策[J].南方金融,2015(10).

[9] 胡懷邦.發揮開放性金融作用 服務一帶一路戰略[J].全球化,2015(05).

[10] 黃衛平 黃劍.一帶一路戰略下人民幣如何走出去[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05).

[11] 陳炳才.一帶一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外匯,2015(09).

[12] 巴曙松 葉聃.一帶一路戰略下人民幣海外循環機制研究[J].新金融評論,2015(03).

猜你喜歡
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