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院校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4-01-12 08:59王景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辦學理念工學結合問題

王景

【摘 要】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重視和各個高職院校的發展,目前,工學結合已經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辦學的顯著特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從整體上看還缺乏相應的運行體系和長效機制。本文對工學結合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推進的對策和建議,以便促進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工學結合;辦學理念;問題;對策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這是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的重大變革。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各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創新教育模式深層次、多渠道的成功開展,使目前各高職院校也充分認識到封閉的、經驗式的陳舊辦學模式已不再符合當前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工學結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高職人才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是,從整體上看還缺乏相應的運行體系和長效機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制約高職教育的發展。

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觀念陳舊不能適應教學的需求

部分高職院校執行的仍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遵循的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邏輯順序,沒有真正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改思路制定教學進程。教學模式仍以理論教學課堂和教師為中心。多數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絕大部分仍停留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的層面上,部分教室仍然是按照理論教學的要求配置的,沒有按照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建設專業教室,沒有聯系校外的實訓場所,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生動手能力差。

(二)教學課程和教材建設落后

部分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仍沿用普通高等??圃盒5墓逃械膶I,在課程教學上,只重視理論教學,不注意或忽視職業技能教學。習慣于傳統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對產業及相關行業的新工藝、新技術了解不夠,缺乏實踐經驗,理論和實際脫節,課程建設偏重于理論性,,而體現高職教育核心標準的職業能力卻往往被忽視。部分高職院校采用的教材多是普通本科或高等??圃盒5慕滩?,編寫的課程教材往往是由不懂生產實踐、缺乏職業技能的本科院校教師或高職院校的教師編寫完成。這樣的教材脫離生產實際,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起不到培養職業技能的作用。

(三)企業積極性參與性低

目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倡導的理念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更是強調政府主導、行業指導、校企雙方積極主動地參與。但當前高職院校在辦學實踐中遇到的普遍情景是:學校一方對合作辦學十分積極,而企業一方卻態度平淡。部分企業愿意參與校企合作辦學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人才需求依靠校方提供畢業生,另外一方面是因各種社會關系和人事關系的驅使壓力而勉強合作接收。

(四)“雙師型”教師匱乏

大部分高職教師直接從學校畢業后就到學校任教,由于缺乏基本的專業教學論的學習,一些教師不能進行相關的職業勞動過程、職業工作環境和職業活動空間,因此,就無法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實現工學結合。同時,工學結合要求高職教育教師的教學實踐必須適應企業的職業實踐。但是,大部分學校沒有重視教師的掛職鍛煉,深入企業學習,因此,,部分高職教師在專業課上常常是紙上談兵,與企業工作實際相去甚遠。這些都限制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成長,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分析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人們認識觀念的問題。從學校來講,工學結合是一個新興的教學模式。涉及到教材、實訓企業場所、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和教學評價等一系列的復雜工程。許多老師寧愿抱著陳舊的思想觀念,也不愿意多學習新鮮的事物,從而過著相對清閑的生活。從企業來說,它主要關心的是經濟效益,即在工學結合過程中成本是否下降、收入是否上升、工學結合結束后能否有優秀的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學校與企業在協商工學結合的實施細節時,企業對學生在工學結合時能否頂崗、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尤為關心。甚至有些企業認為,接納學生實習見習,將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

三、推進工學結合的對策及建議

(一)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推進工學結合模式的思想必須先行,學校的教職工尤其是院校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的思想認識必須到位。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教育層次性和職業教育類別性,應該注重從職業性上體現其特色,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和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全面推行“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變革。要樹立高等職業教育的新理念,轉變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中做,做中學,倡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

(二)努力提升課程教材建設水平

做好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建設。在課程開發的基礎上,體現職業工作過程特征的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必須有校企深度合作機制為保障。課程教材建設主編應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熟悉職業實踐和教學實踐,懂得課程開發技術。教材內容的展開順序應由原來的“應用模式”,轉變為從具體到一般、從應用到基礎、從實踐到理論的“建構模式”。學習情境排序要從簡到繁、先易后難,知識學習優先主要是指職業經驗性知識,最終是基于經驗的專業系統化深入知識。教材的運用要有利于激勵學生爭取成功的欲望,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享受智慧開啟的經歷,享受成功,增強自信。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必須在個人經驗基礎上建構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才能達到高技能專門人才的技術水平。

(三)激勵企業積極參與學校教學

企業是工學結合具體的承擔方,在實施過程中至關重要??梢哉f,若沒有企業的支持是無法組織實施工學結合的。建議國家行政部門要通過各種途徑宣傳企業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應承擔的責任,塑造作為人才培養直接受益者應具有的企業公德,樹立支持教育、輔助教育、配合教育的社會良知尤其是企業家精神,建立企業從生產收益中資助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習崗位、儀器設備和直接投入的必要措施。從企業的社會公德、企業良知、企業道德層面,拷問企業家應承擔的人才培養責任,并不是過分的要求,而是有責任的企業家應持有的態度。

(四)打造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開展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必須有“雙師型”教師隊伍作基礎。在發達的職業教育國家,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論給予了高度重視,集中了大批專家、教授,對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論的理論及應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探索,取得了許多極具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有兩個階段,即大學學習階段和教師見習階段,專業教學論都是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的內容。在高職教育師資進修方面,一是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掛職學習和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和考察。二是鼓勵教師取得“技師”或“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的能工巧匠、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擔任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這些措施會有力地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歐陽麗.高職工學結合的基本問題、現狀與趨勢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17).

[3] 胡幸鳴,范建蓓,等.略論高職院校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管理與督導[J].職業教育研究,2009,(7):52-53.

[4]齊艷苓.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動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猜你喜歡
辦學理念工學結合問題
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弘揚正能量的第一課堂
樹立辦學新理念 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
中職學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學模式初探
基于工學結合的《倉儲崗位實訓》學習成效評價體系探究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工學結合課程開發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中“工學結合”模式的實踐研究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