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企業財務體系和職能的思考

2014-01-12 08:59陳麗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績效評估內部控制

陳麗

【摘 要】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財務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經營管理標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夯實企業穩健、快速發展的基礎,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財務工作質量。本文分析了我國企業財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完善企業財務體系和職能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財務體系;內部控制;指標分析;信息報告;績效評估

一、 企業財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對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運行不夠規范,權責不到位。企業領導法制觀念淡薄,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認識,忽視財務制度、財務紀律的嚴肅性,任意干預企業日常決策。企業財務負責人不能充分認識自己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履行其職責,有的還經常抽調和隨意調換會計人員,客觀上導致會計人員工作不安心,更談不上鉆研業務。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保證各部門經營活動有效、協調地運轉。毫無疑問,沒有一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企業的財務工作就不能正常運轉,而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基本上沒有形成一套事前管理,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考核的內部控制系統。

(三)日常操作不規范

有些企業任意簡化會計手續,濫用會計科目,賬目不清,信息失真; 賬外設賬,弄虛作假,私設小金庫;不定期盤點財產物資和庫存現金,不經常核對銀行存款和債權債務,造成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會計人員對原始憑證審核不嚴,對財務收支監督不力,甚至采取虛開發票、開假發票等辦法,處理違規活動中的資金收支情況。

(四)管理會計環節較為薄弱

現代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方面,管理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為企業內部決策者進行各類決策、籌資、投資等提供信息。很多企業只重視財務會計,而忽略了管理會計,甚至未配備專門從事管理會計的人員,無法為企業領導層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投資信息,使企業資金運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

二、 完善財務體系和職能的建議

(一)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僅包括企業的投資者、管理者、財務工作者,還要包括企業的全部工作人員。因為財務工作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即使是傳統的會計工作,也需要財務部門與企業各部門及時的溝通聯系,以獲得準確的財務數據?,F代企業財務工作更需要加強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財務部門對企業經營業務的認知、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這就需要提高企業全體員工對財務管理職能的認識,形成重視財務管理職能的良好氛圍,在企業范圍內共同推進財務管理職能建設。

(二)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加強企業事前的管理,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核算。事前管理是基礎,主要是以預防為主,一是預算控制,將整體目標分解為具體的控制項目和明確的控制標準,并落實到人;二是授權控制,設置組織和員工的崗位權限。事中控制可以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主要是針對操作程序進行的控制:一是業務操作控制,以企業的規章制度為標準,將業務流程如產品購銷和儲存,加以規范,借以規范業務行為,傳遞信息;二是會計系統控制,規范會計核算過程,杜絕利用折舊計提、費用攤銷等政策調節利潤,保證會計報表數據的真實與完整。

(三)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可以確定企業的資信狀況、財務風險的大小,衡量企業經營是否穩健,從而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分析反映企業綜合實力的指標,可采用資產負債率、資本收益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指標進行分析。二是分析反映企業運行績效的指標,主要反映投資回報和盈利能力,通過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回報率反映,同時采用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和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進行分析;三是分析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指標,可采用自有資金利潤率、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等指標自下而上地分析,從而揭示出各項財物指標間的結構關系。

(四)強化財務信息報告制度

在完善財務分析體系基礎上,強化財務信息報告制度,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財務報告制和重大財務決策事前和事后報告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報告報送路徑,使財務管理報告成為公司日常報表體系的一部分,成為公司管理層日常決策的直接資料。

(五)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估系統

根據項目的生命周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設立可行的績效評價指標,用客觀的數字信息和可計量指標,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估,將各項投入與績效結合起來進行考評,反映投入產出效率和經營單位發展潛力。把外部機會與挑戰及內部優勢和劣勢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做出環境因素的綜合數量化評價,使績效評價指標成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使目標責任體系得以落實和完善。同時,通過效績評估,還可以對加強財務監督產生積極作用。

(六)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

內部審計監督制度是企業財務體系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包括內部財務審計和內部經濟效益審計。企業內部財務審計是指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為了保證企業資產的如實記錄和妥善保管,確保單位財務報表所示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而進行的審計。內部經濟效益審計是指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單位的全面管理和單項管理工作進行的審計,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生產力各要素進行的審查和評價,目的是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規范的現代企業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由獨立于業務部門的審計人員,依據其職責權限,檢查、評價各種經營管理活動的效率、效果及合規性。

(七)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在現有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設立一些科學化的敏感性指標,建立一套定量的指標體系。通過這些指標體系將各項管理對象、管理過程和管理結果表現出來,如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現金凈流量、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本利潤率等。通過觀察企業相關財務數據的變化,并對這些指標分析,可以及時發現一些暫時還沒有顯現出來的問題,可以切實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效能。

(八)重視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僅僅掌握傳統會計知識的財務人員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雖然會計計算模式沒有發生變化,但出現了很多新的工具,財務工作也由手工轉為對各種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使用、操作甚至維護。財務人員不僅要有財務工作需要的理論、實踐基礎,可以熟練地進行會計核算工作,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和其他相關技能,能夠從單純的會計核算中發現問題,并做出一定的管理決策,為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戰略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申筱潔: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淺析[J].企業經濟,2001(1)

[2] 冶春秀: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J].新疆金融,2005,(11)

[3] 王敏:關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 2009(1)

[4] 王斌:企業集團組建與運行中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3

[5] 劉建:現代企業高層管理[M].香港: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歡
績效評估內部控制
基于環境CGE模型的水污染稅政策績效評估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績效評估的價值導向分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