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紅河州哈尼巴烏的制作

2014-01-13 09:15
戲劇之家 2014年1期
關鍵詞:巴烏音孔簧片

王 磊

(紅河學院音樂學院 音樂系,云南 蒙自 661100)

紅河州哈尼巴烏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樂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制作的方法因地區的不同,制作人的不同,會有一定的差異,下面我將哈尼巴烏比較普遍的制作方法分三類介紹如下:

一、四眼巴烏的制作

四眼竹簧巴烏的制作,制作材料選用本地山里生長的小薄竹、山蘆葦、山矛草等。通常在冬、春兩季采集,生長期以一年以上的為最佳。葦桿長30cm、管徑粗0.2cm。制作前修好上下兩端,在刻簧舌的管壁外周側刮削去薄皮,然后刻出長方形簧舌,掏出簧舌下音窗,簧舌根部用細線纏繞,調節簧舌長短,可改變音的高低,然后試吹是否達到適合的音高,音高不對即廢棄另做。按音孔開設前,事前在簧片一側正面劃出一條直線,再在直線上開出按音孔;距上端五指并攏為距開出第四按音孔,第四音孔距第三音孔為二指距離,第三音孔距第二音孔為二指距離,依次開出三、二、一音孔,樂器即成。(見圖1)

哈尼族四眼草簧巴烏由于管徑細而短,故音色清脆、明亮。

二、三眼巴烏的制作

哈尼族的三眼竹(葦、草)簧巴烏,制作材料選用本地山里生長的小薄竹、山蘆葦、山矛草等。通常在冬、春兩季砍伐,生長期在一年以上的最佳。葦桿長50cm、管徑粗0.8cm。制作前修好上下兩端,在刻簧舌的管壁外周側刮削去薄皮,然后刻出長方形簧舌,掏出簧舌下音窗,簧舌根部可用細線纏繞,上下移動可調節簧舌長短,改變音的高低,然后試吹是否達到適合的音高,音高不對即廢棄另做。事前在簧片一側正面劃出一條直線,再在直線上開出按音孔;距上端五指并攏為距開出第三按音孔,離下端敞口處一拳加一拇指的距離開出第一音孔,第一音孔距第二音孔為三拇指。(見圖2)

綠春縣半坡鄉倮沙村拉祜族(苦聰人)的三眼草簧巴烏制作,選用本地山溝里生長的野薄竹為材料。桿長93cm,粗1.3cm,內徑1.2cm。樂器由兩支桿組成。制作時用長度相等、粗細不同的兩桿連接,細的一桿頂端要留節,粗的一桿不留節,削平好兩管端口,先連接兩根管,在細桿下端2cm處。削至能插入末留節的粗桿內徑為宜,插入粗管徑內連接。在簧舌一方外側依管壁刮出一條直線,依線上開出按音孔。離頂端五指并攏為距開第三孔音孔。離下端敞口約17厘米處開出第一按音孔,第一按音孔以二指為距開出第二按音孔。用粗3cm,長10cm有節的小竹斗做共鳴音斗,竹斗中段錐孔,將樂器末端削斜口插入竹斗內。由于管身較長,加上共鳴音斗,其音色洪亮、柔和。

三、銅簧巴烏的制作

銅簧巴烏的制作,關鍵在于簧舌的制作,簧舌取材于黃銅片,先將1.5毫米厚的銅片冷鍛成1毫米左右的銅片,然后將薄銅片切割成長2cm、寬1cm的長方形簧片,再用刻刀在中央刻出長1.7cm、呈30度銳角三角形簧舌,簧舌舌尖部分適當刮得薄一些,使得發音更為敏捷,調整簧舌的厚薄,可改變樂器的音高和音色。音管用金竹、甜竹、小苦竹等中間無節,不彎曲且長度適中的竹管,竹管上端留有竹節,下端敞口。在留有竹節的上方距頂端2cm處,刻出長1.8cm、寬1.5cm簧窗,再把制作好的簧舌鑲嵌在簧窗上,用蜂蠟密封,使之不漏氣。距簧窗約18cm處先開出第七按音孔,音孔用燒紅的鐵柱烙出,七音孔距六孔為二指距,從上往下均以二指為距依次烙出四、三、二、一按音孔。最后再開后音孔,后音孔距第七按音孔為二指距??捎锰倜锞幹瞥苫缮啾Wo網保護簧片,網可以上下調節,吹奏時移開。(見圖3)

紅河州哈尼族的巴烏因它制作材料的不同,使它有著特殊的音色,收到當地人民的歡迎,但由于選材和做工的隨意性使得這門樂器很難有統一標準,音準也不好把握,不利于推廣。本文只是對哈尼巴烏制作簡單的介紹,作為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巴烏音孔簧片
論阮音孔的改制與變遷(上)
某天線系統連接用簧片電接觸故障分析
論阮音孔的改制與變遷(下)
快樂其實很簡單
板簧扭振減振器力學性質和規律研究
探究陶笛發音頻率與開放音孔組合總面積的關系
我教爸爸吹巴烏
BMA系列射頻同軸連接器插座簧片結構的改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