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故事話箏情(六)——看牡丹聽秦箏的隋唐時期(下)

2014-01-14 03:02王英睿
樂器 2014年10期
關鍵詞:長女姨母舜帝

文/王英睿

3.范奴還魂授箏曲

唐代是箏曲創作的繁榮期,有近百首箏曲問世,標志箏藝的高度發展及其影響的深廣。其中包括合奏曲、伴奏曲、獨奏曲,僅《全唐詩》中所提到的箏曲就有《升天樂》《白日》《紈扇》《水調子》《行路難》《離鶴》《雍門》《黃鶯兒》《想夫憐》等三十多首,只是這些曲目皆已失傳。關于這些箏曲的傳授,有許多怪誕的故事。其中,《冥音錄》里就有這樣一則神話傳說。

芮城堆錦郭子儀誕辰祝拜圖中的軋箏

廬江府尉李侃是隴西人,家在洛水之南。李侃有個小妾姓崔,本是廣陵的歌妓,生有兩個女兒。太和初年,李侃死于任上,留下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即使是官位顯要的李侃的本家,也都不跟她們來往。然而崔氏生性要強,獨自一人撫養、教導孤女。崔寡婦平生喜愛音樂,雖然生活貧苦,卻常自彈自唱進行娛樂,倒也有些情趣。崔氏有個妹妹范奴,風度容貌都不錯。擅長彈箏,遠近聞名。十七歲時,尚未出嫁就死了,很多人都為她傷感。崔寡婦的兩個女兒幼年時就曾向她學習技藝。后來,長女成人后嫁給了鎮上的丁玄夫。這個女兒天資不很聰明,幼年時,每當教她技藝時,稍有學得不到家的地方,她的母親就用鞭子打,但卻始終不能掌握技藝的巧妙。長女十分苦惱,就倍加想念她的姨母,常在心中自言自語:“我是姨至親的外甥女,現在一生一死,走上了陌路。姨母生前很聰明,能不能用特別的力量來幫助我,使我開悟,在技藝上能趕上同輩的人呢?”于是,每到祭日和每月初一她都要備好酒菜祭奠姨母,這樣持續了八年。唐文宗開成五年,一日,正是四月三日夜晚,長女在睡夢中驚醒,哭著對她的母親說:“剛才我夢見姨母拉著我的手說:‘我自從離開人世,在陰間戶籍上屬音樂部,教博士李元憑曲子。元憑屢次向憲宗皇帝推薦我,于是皇帝召我進宮住了一年,讓我在穆宗宮中輪流值班,指導各位妃子習箏。天帝殺了鄭注,天下大規模聚餐慶賀。唐朝各個皇帝的宮中互選歌舞藝伎,把我們進獻到高祖和太宗二宮中,我因此又能夠侍候憲宗了。每月當中,五天到長秋殿值班一次,其余日子可以隨便游玩,但是不能出禁宮罷。你的懇切的心情,我已知曉,只是無理由來此。近日襄陽公主把我收為女兒,私下允許我回來,滿足你的心愿。你要早下手準備,因為陰間法律很嚴,皇帝偶或聽到了這事,會犯大罪的,也會連累公主?!闭f到這里,長女已經泣不成聲。第二天,長女就收拾出一間屋子,打掃干凈,安排了座位,剛擺好了酒和果品,恍惚間仿佛看到姨母已然端坐在座位上,長女趕緊拜了三拜,坐到箏邊,閉著眼睛彈起來,隨彈隨有體會。當初學習曲子時,十天也學不會一曲,可是今日,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學了十支曲子。曲子聲調哀怨深邃幽遠,聽者沒有不為之動容的。而且曲目名稱各異,調性繁復,非世人可以想象。曲目有:《迎君樂》(正商調三十八疊,胡震亨作二十八疊)、《槲林嘆》(分絲調四十四疊)、《秦王賞金歌》(小石調二十八疊)、《廣陵散》(正商調二十八疊)、《行路難》(正商調二十八疊)、《上江虹》(正商調二十八疊)、《晉城仙》(小石調二十八疊)、《絲竹賞金歌》(小石調二十八疊)、《紅窗影》(雙柱調四十疊)。很快,十支曲子都學完了,姨母很凄慘地對長女說:“這都是宮中新譜出的曲子,皇帝尤其喜愛《槲林嘆》《紅窗影》等曲。每當宴會時,就飛球舞盤,把它作為助酒的樂曲,通宵達旦的娛樂。穆宗下令讓修文舍人元稹作了數十首歌詞,用以配曲,都很美。當宴會達到高潮時,就叫宮人輪流歌唱?;实塾H手拿著玉如意,敲著節拍進行配合?;实蹖@些曲調保密極嚴,唯恐被各國學去,所以我不敢泄露。到寅年,地府會有大的變動,這些曲子就會流傳于人世間。陰間陽間路不同,人和鬼各有各的一套?,F在我能把曲子傳授給你,也是萬代難逢的事。應當把這十支曲子,獻給陽間的天子,不可讓它在圣明的時代埋沒?!蹦赣H令小女給姨拜了兩拜,請求也教給她這十支曲,小女也全部學會了。黃昏時分,姨母辭別而去。很快,這些箏曲從縣報告了州,又從州報告了府,府的刺史親自召來長女請她試奏。果然琴聲異常悅耳,音調十分奇異,用各種樂器都很難與它適配。過了幾天姨母又來了,對長女說:“聽說揚州的連帥要讓你去,恐怕有彈錯的地方,你可以一一的再彈一遍?!庇至粝乱磺小抖鳉w樂》。不久,州府果然叫人送長女到揚州,彈奏后,毫無差錯。宰相李德裕奏明圣上準備表彰這件事,可是不久長女卻突然病故了。

隋唐——甘肅酒泉果園西溝墓音樂畫像磚彈撥樂合奏圖

此十曲應為憲宗穆宗時宮中箏曲,后傳入民間箏妓中,因而假借神鬼所傳。曲后均注有調性,分別為正商調、小石調、絲調,從中可以窺見唐代箏曲對調性的重視。唐代重要音樂文獻《樂府雜錄》中記載的箏樂有宮、商、角、羽四調,臨時移柱,可以應二十八調。具體如下:

平聲羽七調包括:中呂調,正平調,高平調,仙呂調,黃鐘調,般涉調,高般涉調;

上聲角七調包括: 越角調,大石角調,高大石角調,雙角調,小石角調(亦名正角調),歇指角調,林鐘角調;

去聲宮七調包括:正宮調,高宮調,中呂宮,道調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

入聲商七調包括:越調,大石調,高大石調,雙調,小石調,歇指調,林鐘商調。

4.《湘水曲》的傳說

《湘水曲》是唐代流行的一首著名箏曲。自居易《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詩云:“縹渺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嗾{吟還出,深情咽不傳。萬重水云思,今夜明月前?!贝饲卧獌纱辛餍?。晏幾道《菩薩蠻》寫道:“哀箏一弄《湘水曲》,聲聲寫盡江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相傳此曲源于湘妃與舜的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

四千多年前,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刻苦耐勞,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并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大舜登基之后,與兩位心愛的妃子泛舟海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晉代王嘉的《拾遺記》稱,他們的船用煙熏過的香茅為旌旗,又以散發清香的桂枝為華表,并在華表的頂端安裝了精心雕琢的玉鳩,但這項發明卻不能預測突如其來的噩耗。舜帝晚年巡察南方,在一個叫做“蒼梧”的地方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聞訊前往,為了尋找南巡的舜帝,千里迢迢找到湘江邊。得知舜帝死在蒼梧,面對奔流的湘江,痛哭失聲,淚如滂沱,盡染瀟湘竹。然而,流水遠逝,正像她們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復生。蘆蒿無邊,江霧蒼茫,臨風憑吊,更添哀傷。無力北返、傷痛難禁,娥皇和女英在痛哭之后,便投湘江自盡了。同情這對姐妹的人們,從此將她們視作專司蠟月的花神水仙。傳說天帝因為姐妹的癡情而憐憫她們,依生前身份的不同,舜帝被封為湘水之神,號曰“湘君”,娥皇、女英則為湘水女神,號曰“湘夫人”。湘江邊沾著這對姐妹思夫淚痕的斑竹,因此被稱為“湘妃竹”。至今,仍有“斑竹一枝千滴淚”的說法。

唐代見于文獻記載的箏曲達百首之多,其中包括了合奏曲、伴奏曲以及獨奏曲,由此也可看出當時箏樂藝術的高度發展。

[1]宋李昉《太平廣記》卷200,中華書局,2003年版。

猜你喜歡
長女姨母舜帝
未成婚禮
片湯
天下為家
從姚木蘭形象看林語堂的女性想象
根祖文化的圣地——舜帝陵廟
東安縣蘆洪市鎮文化資源探討
姨母生前沒有遺囑,她的財產如何繼承?
懷念我的姨母
外婆的蕎麥冷面
英國《每日郵報》家中長女最易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