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護理干預探討

2014-01-24 03:50於海霞鄂桂娟葉桂香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15期
關鍵詞:光療藍光黃疸

於海霞 鄂桂娟 葉桂香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護理干預探討

於海霞 鄂桂娟 葉桂香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 其中非結合性膽紅素增高是新生兒黃疸最常見的表現形式 , 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 , 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 , 甚至死亡。因此對該類患兒的護理要求高 , 需要進行患兒病情的評估 , 做好心理護理、基礎護理、撫觸護理以及用藥和藍光照射治療式的各項護理 , 通過護理干預使患兒早日康復。

新生兒;黃疸 ;護理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臨床癥狀 , 是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的[1], 以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所致的皮膚、黏膜、鞏膜黃疸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疾病 ,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如發現不及時或處理不恰當 , 當間接膽紅素增加過高過快會造成新生兒膽紅素腦病 , 導致新生兒死亡或遺留運動及智力障礙等嚴重后遺癥。因此 , 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及綜合護理干預 , 對于降低膽紅素水平 ,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 改善預后非常重要。

1 新生兒黃疸的病情觀察

1. 1 全面評估患兒 , 詳細記錄病情 評估是否存在誘發新生兒黃疸的高危因素 , 如是否早產、是否有 ABO 血型及 RH血型不合、孕母有無宮內感染史、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等。觀察內容包括 :新生兒鞏膜及皮膚的黃疸程度 , 出生24 h 內即出現黃疸的新生兒需高度重視;觀察患兒意識狀態、前囟張力、肌張力以及有無尖叫、雙眼凝視、抽搐等癥狀;新生兒的進奶次數及奶量、大便次數及時間 , 尤其是首次胎糞排出時間。

1. 2 膽紅素指數的監測 每日經皮測膽紅素 , 部位為額部、面頰部、胸前部 , 并取其平均值。若出現以下情況需用藥或者藍光干預 , 并且密切關注黃疸變化情況 :①出生 1 d 內 :黃疸測試指數接近 5 mg/dl;②出生 2 d 內 :黃疸測試指數接近10 mg/dl;③出生 3 d 后 :黃疸測試指數接近 13 mg/dl。

1. 3 病理性黃疸診斷 ①出生后 24 h 內出現黃疸 , 膽紅素濃度 >102.0 μmol/L; ②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 >220.6 μmol/L,早產兒 >255.0 μmol/L;③血清結合膽紅素 534.0 mmol/L;④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 >85.0 μmol/L;⑤黃疸持續時間較長 , 超過2~4 周或進行性加重或退而復現。

2 護理措施

2. 1 開展健康教育 , 做好心理護理 大多數患兒家長對新生兒生理性、病理性黃疸認識不清 , 醫護人員應向患兒家屬普及新生兒黃疸疾病相關知識。對于需要藍光治療的患兒 ,部分家長擔心藍光照射對患兒造成傷害而拒絕藍光照射 , 故要做好家長的心理護理 , 對其進行藍光治療的知識宣教 , 介紹光療的優勢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 , 解除家長顧慮 , 使患兒盡早接受光療。

2. 2 做好基礎護理 , 預防感染 新生兒室內要定期通風 , 消毒 , 保持空氣清新 , 室內溫度控制在 24~26℃ , 濕度保持在55%~65%。護理新生兒時要洗手或涂抹消毒液 , 做好臍部護理 , 保持清潔干燥 , 有滲出物時涂 75% 乙醇保持干燥 ; 有膿性滲出物時用 3% 過氧乙酸清洗 , 然后涂 2% 碘酊。每日沐浴 ,保持皮膚清潔及臀部清潔護理 , 預防紅臀 ;做好眼睛、鼻腔、外耳道、口腔的清潔護理等。

2. 3 促進乳汁分泌 , 保證營養供給 新生兒在出生 2 h 內覓食反射最強烈 , 無特殊禁忌時主張生后 30 min 早接觸、早吸吮 , 促進乳汁分泌 , 母乳不足時應及時添加配方乳。

2. 4 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應嚴格按醫囑給藥 , 口服藥物時溫度以 30~40℃為宜。喂藥時抱起新生兒 , 抬高頭部 , 注意有無嘔吐 , 如發生嘔吐 , 立即將新生兒側臥拍背 , 必要時用低壓吸引器吸出嘔吐物 , 防止窒息。

2. 5 撫觸 嬰兒生后第 2 天進行撫觸護理 , 采用美國強生公司的嬰兒撫觸法 , 由護理人員對新生兒進行撫觸 , 按頭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順序的標準撫觸法進行。撫觸時力度適宜 , 撫觸頭頸及背部用指揉法 , 四肢用擠捏法 , 撫觸胸腹部時避開臍部及乳頭。撫觸時間 15~20 min/次 , 1 次 /d,隨著新生兒日齡的增加 , 撫觸時間可逐漸增加 15~30 min, 1 次 /d。

2. 6 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護理

2. 6. 1 光療前準備 嚴格掌握光療的指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充分評估患兒病情 , 向患兒家長解釋藍光治療的好處及可能的不良反應 , 消除其顧慮 , 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檢查光療箱是否正常運作 , 保持箱內清潔 , 溫度、濕度適宜 , 燈管與患兒距離為 35~40 cm。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干燥 , 嚴禁在皮膚上涂粉或油類 , 以免影響光療效果 ;患兒戴好黑布眼罩 , 以防損傷視網膜 ;除會陰及肛門用尿布遮蓋外 ,全身裸露 , 盡量使照射面積廣。

2. 6. 2 光療時護理 光療期間不顯性失水增多[2], 可口服或靜脈補充液體 ,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黃疸情況 , 觀察新生兒有無皮疹、腹瀉、嘔吐等癥狀。光療時每 2~4 小時測 1 次體溫 , 體溫過高時 , 調節箱溫或者停止光療并記錄大小便的次數和性狀。光照過程中將新生兒頭偏向一側 , 每 1~2 小時翻身 1 次 , 盡量提高照射效果。

2. 6. 3 生活護理 光療箱內采取鳥巢式護理 , 枕下墊小圈 ,在藍光箱邊緣加防護圈 , 注意保暖 , 基礎操作盡量在箱內集中進行 , 防止交叉感染 , 操作前消毒雙手。喂養宜少量多餐 ,喂奶后拍背并讓患兒側臥 , 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引起窒息。做好皮膚護理 ,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 及時更換尿墊?;純涸诠獐熯^程中哭鬧時 , 護理人員在排除饑餓和大小便的情況下 ,應輕輕撫摸患兒 , 為患兒提供一個溫暖、柔軟、舒適、安全的環境 , 滿足其安全感。

2. 6. 4 光療結束后 包好患兒并抱出箱外 , 在摘下黑眼罩時應用消毒小毛巾覆蓋眼部 , 以幫助眼睛適應光亮 ;給患兒洗澡或擦身 , 觀察皮膚顏色以及有無紅腫、皮疹 , 觀察皮膚黃染的消退情況以及生命體征、意識、四肢肌張力、吃奶等情況 , 并及時向醫生反映病情。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新生兒由于毛細血管豐富 , 當血清膽紅素超過 85 μmol/L, 即可出現肉眼黃疸[3]。非結合性膽紅素增高是新生兒黃疸最常見的表現形式 , 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 , 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 , 甚至死亡。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采用藥物、光照療法、換血、物理療法等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中給予盡早的護理干預 ,開展健康教育 , 做好心理護理 , 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是防止核黃疸發生的關鍵。

其中感染因素是新生兒黃疸的病因之一 , 做好基礎護理 ,嚴格無菌操作 , 做好新生兒臀部、臍部護理非常重要。早期母乳喂養能使含有大量膽紅素的胎糞過早地排出體外 , 縮短在體內的停留時間 , 降低了體內的膽紅素水平 , 故鼓勵早期喂養。

通過對新生兒體表撫觸刺激觸覺感受器及壓力感受器[4],促進胃泌素和胰島素的釋放 , 促進胃腸蠕動 , 利于膽紅素經腸道排出 , 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 , 降低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同時能增加攝入奶量 , 促進糖原、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 ,提高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 , 增強抵抗力。藍光治療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有效方法 , 將未結合膽紅素轉變成水溶性異構體 , 經膽汁和尿液排出 , 但治療期間可能出現腹瀉、皮疹、低鈣血癥等并發癥[5], 所以要對患兒進行精心的護理與觀察 , 患兒感覺不適哭鬧時 , 進行撫觸使新生兒獲得安全感 ,從而避免因哭鬧引起的發熱、出汗 , 從而提高新生兒黃疸治療的效果。

新生兒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其特殊性 , 因此護理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 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 , 運用嚴謹的護理措施 , 對新生兒出生期進行有效的干預 , 促進膽紅素的排泄 , 減少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 , 從而提高新生兒的生存質量。

[1]郭霞 .84 例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的護理體會 .中國醫藥指南 , 2012, 10(10):358-340.

[2]唐玲 .早期觀察與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 2012, 18(31):123-124.

[3]黃桂娥 .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研究 .護理研究 , 2011, 6(18) : 145.

[4]高偉 .早期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多項指標的影響 .臨床護理 , 2012, 2(19):25-26.

[5]井麗 , 李秀梅 , 曹燕飛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治療的護理 .實用醫藥雜志 , 2011, 28(6):528.

2014-04-14]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康體保健中心 (於海霞 ), 產科 (鄂桂娟 葉桂香 )

猜你喜歡
光療藍光黃疸
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不同光療策略的臨床效果研究
新生兒黃疸治療箱常見故障處置及預防性維護實踐
魯曉嵐:黃疸
丙種球蛋白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ABO溶血病的臨床療效
向你普及新生兒黃疸相關知識
碳氧血紅蛋白在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中的臨床意義
強光療與傳統光療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及安全性的比較/
藍光特別推薦
藍光特別推薦
藍光特別推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