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古鎮文化景觀空間格局設計研究

2014-01-28 14:52周甜甜嘉興學院浙江嘉興314000
大眾文藝 2014年4期
關鍵詞:文化景觀西塘民居

陳 慧 陳 琳 周甜甜?。闻d學院 浙江嘉興 314000)

一、概念

(一) 江南古鎮

江南古鎮主要分布在江蘇南部蘇揚地區和浙江北部杭嘉平原、浙東地區,處于河汊縱橫的華東平原地區。而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分析江南古鎮的六大代表古鎮,分別是位于浙江省的西塘、烏鎮、南潯和江蘇省的周莊、甪直、同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江南古鎮的定義就是一種介于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人類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為中心的網絡體系。

(二) 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就是指在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被人為地設計利用起來,經過一個長期的演變活動,所保留下來的具有人文和自然相結合的一個特色區域。根據世界遺產委員會公布的《實施世界遺產保護的操作導則》文化景觀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類別:設計的景觀、進化而形成的景觀(包括連續景觀和殘留景觀)、關聯性景觀。江南古鎮經過長期的積累與變化,其歷史建筑、構筑物、周邊環境以及獨特的人文風俗所構成的就是進化而成的文化景觀。

(三) 景觀空間格局

空間格局是指自然地理環境與人類設計的環境共同組成限定或者圍合的物質空間,可以是具體環境特征的具體表達,也可以是抽象的特征定義。景觀各要素的數量、大小、類型、形狀及在空間上的組合形式構成了景觀的空間結構,即景觀空間格局。

二、江南古鎮文化景觀空間格局分析

文化景觀立足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基礎之上,離不開人與自然?,F如今的江南古鎮大多于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的發達與水運交通的便利的發展保留下來的,是典型的進化而成的文化景觀。從景觀空間格局來說的話,江南古鎮的大多是外湖環列,古鎮中河港縱橫,民居依水而建,因河成街,因水成路,整個空間而言就是河、水、建筑相融為一體江南特色,其景觀空間格局不是用某一種形式的格局能夠定論的。其基本類型可概括為單一型與復合型兩種分布格局,下面從不同類型方面了解江南古鎮的景觀空間格局。

(一) 單一型空間分布格局

單一型空間分布格局,就是指各層次空間結構要素較為整體,結構清晰規整,但相對較為單調的一種空間結構格局??v觀江南古鎮,建筑依水而建,順水直下,如西塘西大街一側的沿河街坊空間格局,街坊一側沿河建房,另一側又為街道。如烏鎮東柵區,整個房屋建筑呈一字排開,彼此緊密相連,房屋對面緊接著就是街道,街道又連著房子,房屋背面臨河,而河的另一面又是房屋,諸如此類簡單的組合排列是屬于單一型空間分布。而復合型景觀格局就是在單一型的基礎上縱橫交錯而形成的。

(二) 復合型空間分布格局

復合型空間分格局不單有縱向構成還有橫向并列的組合方式,例如河流、廊棚、民居建筑、街道、等組成各個不同的復式結構的空間格局。江南古鎮基本多以復合結構的空間關系構成。復合型空間分布格局亦分為四種類型:(1)某一特定屬性的景觀要素在景觀中的空間關系基本相同、距離基本一致的“十”字交叉型分布格局;(2)同一類型的元素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面積分布的網狀型空間分布格局;(3)同一類景觀要素呈“井”字型分布的交錯型格局;(4)同類型景觀要素的發散式分布的樹干分散性型空間格局。江南古鎮復合型景觀空間格局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十”字交叉型空間分布格局

江南古鎮中的烏鎮可以說是典型的“十”字型空間分布格局。烏鎮分為東柵區、西柵區兩個部分,東有東柵河、西有西柵河。而鎮中有南北流向的市河穿鎮而過,分別與東、西柵河相連,形成“十”字分區。每個分區河區基本都是家家相連,戶戶相望,民居與水、街道緊密相連,整個空間顯得規整有序。南潯也是南北東西穿河流穿插,運河由西向東,市河由南而北,穿過南潯鎮,形成一個十字形水道。而房屋建筑順水而建,形成東西大街、南東街、南西街,各街坊道路亦沿水道鋪開,以致整個鎮區形制呈現為“十字形”。

2.“井”字交錯型空間分布格局

江南古鎮中各個空間組成復雜多樣。例如周莊的空間格局排列就是依水交錯,縱橫的發展的“井”字型的空間組合方式。周莊處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四面環水;北有急水港、白蜆湖;南有南湖、淀山湖;南北市河、后巷河、東漾河、中視河四條井字河型河道構成古鎮腹地,使整個周莊形成井字形方鎮。整個古鎮小河流縱橫交錯看上去比較分散,但是又被水流包圍著,形成一個整體。

3.網狀型空間分布格局

江南古鎮中的甪直、同里古鎮均是屬于網狀型分布的,甪直整個古鎮被各個方向的河流分割開來,形成網狀一塊塊的集聚地,東西南北均有河流穿插而過,河湖環繞。河流交匯處形成古鎮商業經濟中心地帶,向四周發散。建筑依然圍水而建,街坊、小路、商鋪、民居兩兩相連,依水而相望。而同里鎮中十五條河流把古鎮分割成許多小島,四十九座橋梁又把古鎮連為一體,鎮內街巷逶迤,也是典型的網狀型分布城鎮。

4.枝干分散性型空間格局

江南古鎮中的西塘古鎮是屬于枝干型空間分布,與其他古鎮一樣,西塘的建筑民居也是因地制宜的依水而建,整個古鎮順著水流,房屋、廊棚、小路緊密相連,形成一條彎曲扭直的街道,如塔灣街、煙雨長廊等。煙雨長廊東邊盡頭的一端接著南北走向的北柵街、塘東街并發散開來,形成枝狀空間分布格局。整個鎮中被發散開來的支流分散,但在支流匯聚交錯的地方,民居聚集人流相對集中,長久以來便形成鎮中的經濟商業區。

三、形成原因

江南古鎮的文化景觀空間格局,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下的產物,是人類在大自然提供的地理條件上最大化的因地制宜改造而成,使其發展至今形成獨有的江南古鎮格局。此外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自然地理、人為等因素,在時間的積累下慢慢融合形成的。具體有以下的一些方面的原因:

(一) 地理位置及河流走向

江南古鎮景觀空間格局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古鎮的民居建筑因地制宜的依河而建,而江南古鎮各鎮中均河流縱橫交錯,因而形成各個不同的分布格局,其次再加上江南古鎮地處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等使其得以長久發展,形成統一的江南風格。

(二) 因地制宜的開發方式

江南古鎮的發展,不僅因其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因為人們利用了地理條件,因地制宜的發展方式,把房屋民居、街道小巷就建在河流邊上,人為的順其自然的發展。

(三) 文化淵源

淵源長久的江南文化底蘊是推動江南古鎮空間格局的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七千多年以前,江南就有了人類居住繁衍,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都留下了珍貴的遺物遺址,慢慢的隨著人們的創新與發展又逐漸形成了新的文化—吳越文化。不同文化領域的逐漸交融,在此過程之中江南地區不斷的發展積累,成就現在的江南古鎮,形成獨有的空間格局。

四、影響

江南古鎮的文化景觀空間格局是江浙地區特有的城鎮文化空間形態,通過其獨特的古鎮景觀特色表達。如:“十”字型空間格局分布的烏鎮、南??;“井”字型空間格局分布的周莊;網狀型空間格局分布的甪直、同里;枝干分散型空間格局的西塘等,河街相鄰、戶戶相望的獨特空間布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寶貴資產。如此的江南古鎮景觀空間格局為其自身保護、及其周邊區域保護與發展、江南水鄉的新農村規劃建設提供依據和參考。

五、總結

江南古鎮的文化景觀空間格局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多樣性、復雜性、長久性的特點,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這樣的宜居空間十分值得我們珍惜并借鑒其景觀空間組成的方式。在未來的江南古鎮以及江南古鎮周邊區域的的發展中,我們應該在原有的依水而建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景觀空間格局,讓江南古鎮的規劃發展的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郭婷婷.論江南六大古鎮景觀的審美特征及現實意義[J].科技資訊.2006(4).

[3]李和平,肖競.我國文化景觀的類型及其構成要素[J].中國園林.2009(2).

[4]阮儀三.江南六鎮[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張毅, 周甜甜.淺談西塘景觀格局[J].《建筑與設備》2013(1).

[6]周甜甜.西塘古鎮景觀格局研究[J].《嘉興學院報》2013(12).

猜你喜歡
文化景觀西塘民居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煙雨西塘
去西塘發呆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現狀及發展趨勢
區域特色文化與城市空間的景觀語言生產
西塘古鎮
情感休閑文化與當代文學思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