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民主在現代語境下的良性發展

2014-02-12 16:30張俊杰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民主民眾政治

張俊杰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網絡民主統稱指大眾以網絡空間為活動場地,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數字互動形式,來積極參與公眾事物、表達政治事務的一種現代型民主方式。網絡民主是現代信息化,多媒體廣泛運用的一個必然結果。以計算機網絡化多媒體的大量運用帶來了信息社會化的大發展和信息處理、創制以及傳播方式的網絡化發展大前進,這種網絡化的發展必然帶來了民眾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觀念模式的變化,形成一種新的網絡文化趨勢,網絡民主便是網絡大發展,民眾廣泛利用的必然產物。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民主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廣泛興起。作為網絡技術催生的現代政治模式,使網絡技術與政治關系日益聯系起來,極大的推動了政治的變革,改變著傳統政治的模式,產生了巨大的革命性變化。廣大的網民數量,讓中國的互聯網成為世界上最熱鬧、最嘈雜、也最輿論化的網絡?;ヂ摼W本身具有覆蓋廣、傳播快、更新及時的特點,一旦網絡熱點形成,各種輿論就會交織在一起,排山倒海而來,無論正負面的言論,都會出現,起到一呼百應的結果。它開啟了言論自由、觀點自由、平等參與的公共空間,在社會生活廣闊的領域內廣泛地影響著社會。在我國,互聯網技術比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公民的網絡表達、網絡交流、網絡宣泄、網絡結社、網絡監督等日漸興起。網絡民主是對現有民主的拓展,重塑了傳統的代議民主形式,它為民眾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工具,擴大了直接民主的范圍,給予民眾更多的參與渠道,克服了代議民主的局限性??梢哉f,網絡民主的興起很大程度上緣于現實政治的需要,它的快速發展是現實政治民主快速進步要求的召喚?!熬W絡民主將為真正的直接的民主提供了可能?!彼?,網絡民主在如今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對網絡民主期望值是非常高的,人們希望網絡民主能夠完全滿足他們的政治訴求,但縱觀網絡民主的發展和現狀,網絡民主還有許多有待健康發展的空間。在現實社會中,網絡民主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健康發展網絡民主日益提上日程。

一、網絡民主在現代語境下的消極表現

在看到網絡民主的同時必須看到其不好的一面。網絡廣泛的運用,并不能一定帶來民主參與和政治進步,更不能必然快速的改變民主政治的一些困局,網絡民主需要與當前社會現實條件有機化結合,更需要與現實的政治民主制度恰當地融合與銜接。毫無疑問,網絡民主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助力器,盡管這樣,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絡不是完美的,網絡存在著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在當前網絡環境下,隨意詆毀他人,發布虛假信息,網絡詐騙層出不窮,更有甚者為了吸引眼球,在網上播放不負責的言論和視頻。因此,如果政治民主不從現實的土壤中建設,僅僅希望網絡來單項建設將是舍本逐末,也是網絡不能完成的任務。盡管網絡作為一種新興媒介,大大改變了以往的控制結構和互動空間,對傳統的政治運行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是如果沒有與現實政治的互動,網絡民主就不可能有這么大的社會影響,如果沒有現實政治對網絡輿論的有機融合,它的功能將會大打折扣。

(一)非理性的民主左右決策

利用互聯網,可以很便捷地實現公民的政治參與,變向地實現直接民主,網絡民主的實現,促進了公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公眾越來越多地針對政府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網絡的匿名性和隱蔽性使得網民能夠以隱形人的身份在網上自由沖浪,毫無顧忌地擺脫社會規范,放縱自己的行為,不但降低了網絡參與的安全感,而且還導致非常規政治參與的擴大。表現在中國網絡輿論的兩個傾向,是對外網絡民族主義,對內網絡批判現實主義。這種非理性的情緒化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它使得非理性的情緒思想在網絡上蔓延,甚至變味和擴大,帶給公眾思想不理性的誤導,進而左右了政府的決策。

(二)表面化泛濫,缺乏深層次的網絡民主行為

在網絡民主的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著網絡過度娛樂化的難題。一些以重口味、惡趣事、情色等八卦吸引觀眾。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大眾更傾向借助網絡放松身心,網絡成為大眾娛樂的最好平臺,許多網站的娛樂資訊占很大的比例,更有論壇以娛樂八卦新聞為主題,網絡空間缺乏理性化的討論,網絡娛樂化的傾向明顯。網民利用網絡開展政治參與的活動較少,即使參與活動,也是停留在低層次的程度上,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媒體打造的娛樂世界中,越來越少的人關注政治。民主的走向,變成了一場缺乏公民參與的游戲?!本W絡過度娛樂化使公眾缺乏理性的思考問題,產生盲從心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政治民主的健康發展。

(三)網絡信息缺乏真實性

網絡作為一個發布信息的平臺,面臨著真假信息混雜的情況。由于網絡信息難以監控,網絡上的信息很容易誤導公眾,有些個人或團體,為了達到自己自私的目的,采取一些混淆視聽,影響、欺騙公眾的網絡參與。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欺騙”,尤其在官民矛盾、城管與攤販沖突、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中,一些網民接題發揮,盡其所能向公眾宣揚,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網絡進行惡意炒作,煽動民情、挾持民意、左右民意,致使網上輿論錯綜交織,簡單問題復雜化,局部問題擴大化。擾亂了正常的民主法治社會,對社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影響了人們正常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評價結果。

二、加強網絡民主現代語境下的良性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對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民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史無前例的,網絡民主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激發了億萬民眾的政治熱情,使民眾很便利地參與到民主政治的行為中去,在這一行為過程中自然就養成了自由、平等的民主元素,也自然的帶動推動了監督權的提高。因此,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大潮中,要積極利用網絡民主的優勢克服他對民主政治的負面影響,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創新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機制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傳統政府管理社會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政府已經從單純的管理走向了治理。實際上,政府治理社會的過程也就是對民眾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反饋的過程。民眾參與網絡活動為政府治理社會獲得信息提供無盡的資源。政府應當規范網民與政府互動的機制和機構,由這些機構來具體落實民眾和政府互動的內容。比如說在新的政策法規出臺前能不能征求民意,關系到民生大事的事項、人事變動、干部任免等等出臺前,能不能將方案在網上公開,給民眾留下充分的時間來思考,根據匯總意見認真修改和完善方案,并在網上向民眾反饋信息。這樣,政府部門通過與民眾真誠、平等的溝通和對話,能夠了解民眾的真實情況和愿望,掌握了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據這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和安排,很好的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二)信息公開更透明,民眾獲得更多的知情權

信息公開越透明,民眾對政府以及管理者越信任,只有民眾信任他們才能真正去參與監督,在互聯網時代,信息透明公開不是問題,只要政府和管理者愿意,民眾獲得信息很快,這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化,他為信息公開提供了條件。但現實的情況是,政府部門以及管理者的網站所提供的信息遠遠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即使有,一些信息也沒有及時的更新,不能使民眾第一時間獲得“保鮮”的信息,這大大影響了民眾的積極性。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及管理部門要設計、規劃好自己的網站,及時發布信息。

(三)民眾的監督權要得到保障

網絡民主監督實效性很快,他為相關部門提供了及時、有效和便捷的反腐線索。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制定出相應的法規,對網民提出意見和提供的線索要及時處理,不能涼了民眾的心,更不能讓民眾的政治參與熱情湮滅。

(四)提高網絡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信息領域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明顯落后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社會的發展。要大力加強網絡立法工作和執法力度,對網絡犯罪行為要嚴肅處理,對網絡管理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從而達到維護正常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網絡秩序。

(五)革新管理模式,給網絡民主提高寬松環境

網絡民主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傳統政府管理模式的更新和發展,首先,公務員群體的觀念要跟上時代的變化。在網絡時代大環境下,網絡民主是一個開放的互動交流空間,公務員群體要積極支持這一新型的民主載體,主動和民眾交流溝通,虛心聽取民意,真心實意地和民眾的交流,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和民眾商談。在網絡媒體中,信息即時性很快,但傳統的行政管理機構不能很好地適應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要大力改革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效率低下的情況,政府要從“裁判員和運動員”的身份中變為主要引導者,盡量減少決策行為。給更多的民眾參與到政治活動提供公平和諧的環境,使民眾積極參與政府決策中去,實現民眾的民主權利。

網絡民主很快打開了中國民主的閥門,改變了傳統政治的邏輯慣性,但是網絡民主在現實政治的發展過程中仍然道路艱辛,要想進入民主內部繼而進入到核心民主層面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網絡民主的發展將是一個艱辛和漫長的實踐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網絡民主觀念在民眾的心中生根發芽,也需要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有機配合和深度融合。他的健康發展,將極大地激發公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必將對中國民主法治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曹金龍.網絡民主民主政治的新思路[J].法制與社會,2013(5).

[2]張合營.我國網絡民主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J].中州學刊,2013(2).

[3]李斌.網絡政治學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83).

猜你喜歡
民主民眾政治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欲望的位置:論兩種慎議民主取向之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