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的本質詮釋

2014-02-14 08:57苑青松
西部學刊 2014年1期
關鍵詞:詮釋本質學校

苑青松

摘要:在英國傳教士柏格理發起和帶領下,貴州石門坎在20世紀初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文化成就,培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創造了學校教育的奇跡。反思和叩問這一現象,不得不引起人們對學校的本質的重新認識?;诮逃祟悓W的考察,對石門坎學校表現與存在的理解為:結構與反結構的賦形;愛與知的生態循環系統;喚醒和激蕩生命活力的空間。學校展現出三方面的特性:即學校的社會性、人本性、空間性。

關鍵詞:學校;本質;石門坎;詮釋

中圖分類號:G459

學校的本質是什么?學校應該是個什么樣子?作為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學校問題,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思考和叩問。另外,“提倡教育家辦學”成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筆者在研究中發現,自從《綱要》頒布以來,學者們對教育家的研究投入了更多的眼光,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對學校本質的研究較為薄弱。本文以一個一百年前的經典個案為支撐,運用教育人類學的方法進行梳理,力求獲得對學校本質的認識。

一、關于石門坎光華學校

貴州石門坎光華學校是英國傳教士塞繆爾·柏格理(Saumuel Pollard)帶領苗族群眾在1905年創辦的,此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該校就在整體文盲的平臺上,培養出了2名博士、30多位大學生以及數千名的識字人。在學校教育中,他們創造了西南教育史的奇跡,創制苗文、進行三語教學、掀起區域閱讀的熱潮等。在社會教育中,開辦了孤兒院、電報收發站、石門坎民族醫院、麻風病治療所、農業技術推廣部等社會組織,使石門坎名操一時,由西南的荒蕪之地,一舉成為當時的“西南苗疆最高文化區”。石門坎的諸多成就,在國民政府時期,就曾受到當局的特別關注。解放后,石門坎光華學校的畢業生一度成為貴州文化的主要支撐者。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胡錦濤等也曾在一些重要場合談起石門坎光華學校。因此,石門坎光華學校的豐富內涵,對于研究學校本質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二、基于教育人類學的考察

對學校表現與存在的理解,本研究以貴州石門坎光華學校為對象,通過深入的田野工作,運用敘事的方式,真實地呈現石門坎光華學校的特性,對“小世界”進行直接地描述,旨在打通一條由感性呈現到理性認識的關照路徑,并由此獲得對學校本質的認識。

(一)結構與反結構的賦形

貴州石門坎因一條石路而得名,站在石路上看,其左右兩邊橫臥著兩座大山,左邊是橫臥的“野依梁子”, 海拔2000多米;右邊是海拔2800多米的薄刀嶺,兩山前方形成“夾角”的對面,是一座叫“猴子巖”的險山。野依梁子、薄刀嶺、猴子巖三座山天然地圍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正是石門坎的地理賦形。

順著石門坎溝的溝底由東往西,走近一個弓背形的地方,一座大山橫在面前,山中間有一條縫隙,石門坎溝水從中間穿過,左右山體都是陡峭的巖壁,右手邊一個由碎石形成的斜坡,寬約丈余,長約百余米,坡度近乎垂直,從下往上看,酷似由碎石形成的“瀑布”,頂端有一個貌似山洞一樣的入口,洞口可以堵上巨石,外人若想私自進去比登天還難,這就是進出石門坎的唯一通道,因其險峻駭人,人稱“獅子洞”。

石門坎地理質地為封閉的性質,這種地理結構形成自然的雙重阻隔,一是石門坎自身的三角形封閉結構,使人極難跨越。二是真正致命的隔絕是人,是不同的種群,它像千年的“木乃伊”一樣牢牢地封存著石門坎。

石門坎封閉的地理質地形成了超強穩定的社會結構。擁有石門坎一切的彝族土司,主宰著石門坎及土地上的一切;花苗是后來者,是真正的 “無產階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擁有一切和一無所有的“兩極性”社會結構。由于兩極能量差距的絕對性,在土目與花苗之間形成了一種超強穩定的社會結構,當然這種穩定結構是被迫的結果?!氨恢湔叩谋慌懦夂捅粔褐?,正是他們自身合作的結果,叫做合謀現象(collusion)?!?sup>[1]26無論是中原正史的記載,還是花苗尚存古歌的傳唱,都確認著苗族曾是一個古老強盛的部落,擁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地位。涿鹿大戰后,石門坎花苗成了一支無根的民族,歷經千年的遷徙流浪和無數失敗而慢慢墜入沉醉的深淵。

“合謀”構成的石門坎社會結構,它使兩極位置的行動者處于“機械團結”的狀態,如果沒有第三種勢力進入,這種超穩定的社會結構極難被打破,就是有些許的變化,也不可能是顛覆性的。相反,隨著一方對另一方控制的不斷增強,石門坎社會結構朝著超穩定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控制的逐漸放松,環境、土地是恒定的,人口是一個變量,人口減少,控制可能會放松,人口增加,控制自然會增強,人口的增減與控制的增減存在著比例上的恒定。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悠閑、淳樸、明凈,讓人向往,二律背反的原則,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只是人的心向而已,恰恰顯示出世內的污濁、黑暗、算計等;封閉大山深處的石門坎,它確實是置身“世外”,但決不是桃源生活,而是實質上的“收容站”、“看守所”、“集中營”。超穩定社會結構的兩極,由于上下位行動者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它消解了行動者參與社會游戲的熱情,消解了行動者的內在動力,游戲資本的缺失使石門坎花苗失去了游戲的資格,由此,石門坎花苗的歷史在實踐中斷裂,因為“只有當人們反抗、革命、采取行動時,才存在歷史?!?sup>[1]141石門坎社會組織表現為一種秩序、一種結構,重復而不變化的秩序和結構,歷史在這里是停滯的,弱勢者在這里沒有歷史,他們的生活和其它都在深深的谷底,感覺不到希望,千年的日子日復一日,只是循環沒有變化。

結構的變化需要一種反結構力量的介入,對現結構形成制衡,制衡程度的大小取決于反結構力量的強弱,反結構的介入才能使弱勢個體由沉醉走向清醒,由黑暗走向光明,石門坎學校就是對抗性結構力量介入的產物。

英國傳教士塞繆爾·柏格理1904年在石門坎創辦了光華學校,由于柏格理從土司手里智慧要地的緣由,被稱為“牛皮大的學?!?,石門坎光華小學是一所完全小學,設高小、初小兩級,分男、女兩部。石門坎光華學校是一所中心學校,既進行教學實踐,又具領導其他分校的職責,學校內掛有“循道公會西南教區苗疆部教育委員會”的牌子,它是一個以石門坎為中心、涉及滇黔川三省的教育體系,各分校皆冠以“光華小學第X分?!?,這標示著它既是一所學校,也是一個教育領導機構。石門坎光華小學是石門坎教育系統的業務中心,所有分支小學的課程開設、時間設定、考試安排都與石門坎光華小學保持統一。王建明先生在二十世紀20年代作過一個統計:“石門坎的教育勢力范圍,計滇黔境界二十七所分校,川境十五所分校,共計四十二分校?!?sup>[2]

猜你喜歡
詮釋本質學校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論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六經皆史料”:“六經皆史”論的近代詮釋及其意蘊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