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重點研究——以我院經濟管理(金融保險)專業為例

2014-02-18 07:33張海青
當代經濟 2014年20期
關鍵詞:金融保險職業指導職業

○張海青 陳 慶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經貿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20)

據《光明日報》2014年2月20日報道,2014年,高校畢業生有727萬。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前程無憂前不久發布的《2013典范企業人才招聘狀況報告》顯示,該機構認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計劃招聘2014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比2013年下降7.3%。這意味著2014年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難度與去年相比還會加劇?!痹诖饲闆r下,部分畢業生也對就業前景感到擔憂,少數畢業生甚至感到焦慮。本文從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角度,分析不同專業應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高校職業指導,以提高職業指導的效率和效果。

一、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涵義

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什么是高素質的人才呢?

1973年哈佛大學的戴維·麥克蘭德教授建立的“素質勝任力模型”指出,所謂素質,意指能將某一職位上表現優秀的員工與表現一般的員工區分開來的個體特征,包括動機、特質、自我概念、知識及技能等方面;所謂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衡量的個人特質,即包括:

1、知識——如金融專業知識、會計專業知識;

2、技能——如市場營銷能力、與客戶溝通的能力;

3、社會角色——如想成為工作團隊中的領導;

4、自我認知——如認為自己是某一領域的權威;

5、個性特征——如喜歡冒險或喜歡安靜;

6、動機/需要——如想獲得權利、喜歡追求名譽等。

由此可見,一方面,不同專業的人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高素質專業人才,必然是在其專業上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不同個性特征的人適合不同類型的工作,動機和需要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職業指導的涵義和作用

高校職業指導是指根據社會需要,針對大學生個人特點以及社會與家庭環境等條件,引導大學生提高職業素質,恰當地確定職業方向,是為大學生就業、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即:高校職業指導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職業指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指導學生找準個人職業發展方向;高校職業指導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自我職業生涯規劃,學會選擇。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職業指導要結合專業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特別是要結合各專業實際情況,進行職業認知引導和職業培訓指導。高校開展對不同專業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高校職業指導是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過去我國沒有職業指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機制成為人力資源配置的機制,職業指導應運而生。

其次,高校教育需要職業指導,職業指導推動高校教育的發展。目前全國高校100%均開設了“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各高校在隊伍建設與課程建設方面,與市場接軌,開展校企合作,融入職業指導理念,職業指導工作推動了高校教育的發展

再次,從目前大學生就業難情況看,存在的問題是,大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不足,就業預期非理性化等。表現在,一方面大學生找工作難,另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同時也表現在大學生就業流動性大,跳槽頻繁的情況,企業為此付出較高的人力資源成本。高校職業指導的現實意義在于,通過幫助學生分析自我、分析市場需求,讓學生學會調整自我、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職業技能、提高社會適應性。通過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解決學生就業的盲目性、非理性。

三、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重點內容

由于不同專業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各不相同,所以,在高校開展職業指導過程中,不能不分專業、實施千篇一律的內容。明確不同專業的職業指導內容,是做好職業指導工作的基礎。

以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金融保險)專業為例,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保險專業人才,職業指導工作重點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就業觀念指導

觀念的指導首先要解決“我是誰?”和“我為何而來?”的問題。能否把某件事情做好,取決于人的主觀意愿,觀念最重要。解決“我是誰?”的問題,就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包括性格、愛好、特長、家庭經濟狀況、社會關系等;認識社會環境,包括國家經濟發展對職業的需求,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自己可以扮演的社會角色和自身未來職業發展的潛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就業觀,幫助他們理性對待就業。

解決“我為何而來?”的問題,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要明確就業方向,就是將來要到企事業單位業務一線,從事與金融保險業務相關的基礎工作。主要就業崗位包括:銀行、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公司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機構,從事與金融保險、個人理財、客戶服務以及經濟業務和管理等相關的業務。有些同學對就業方向不明確,誤以為所學專業“只是賣保險”。保險行業是朝陽行業,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賣保險也同樣前途光明。

職業指導注重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未來,樹立職業理想,明確職業目標,建立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辜負學校、社會和家長的期望。

學生解決了“我是誰?”和“我為何而來?”的問題,就有了求進步、求發展的動力。

2、職業認知指導

職業認知指導要解決“我往何處去?”的問題,即要知道實現職業目標的具體化要求是什么。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大學生?這就需要職業指導教師,幫助學生認識職業,包括職業種類、職業發展趨勢,具體到某一崗位時,要清楚崗位描述的內容。例如,金融保險崗位的標準崗位說明書,通常包含職業名稱、職業定義、受教育程度、職業資格等級(反映職業勝任程度)、職業能力特征(從業者需要具備的能力要素)、職業人格特征(從業者需要具備的人格要素)、技術技能(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職業環境、職業報酬等內容。職業認知指導,把專業相關崗位說明和要求,向學生展示,最直接的辦法是帶學生到金融保險企業參觀實習,感受自己離企業的要求有多遠。通過幫助學生認識實現理想職業的必備條件,促進學生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學習專業識和技能。

應當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在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加強專業課學習,鼓勵學生考取各種相關的職業資格證。金融保險專業在校學生建議報考的職業資格證包括:保險代理人資格證、保險經紀人資格證、保險公估人資格證、個人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助理理財規劃師、期貨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等。

3、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職業生涯需規劃指導解決“我如何達成?”的問題。職業生涯需規劃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科學測評、分析、選擇來進行科學的決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霍蘭德,將人格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六種類型;他認為人的人格類型、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巨大動力。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認為,大學生處于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15—24歲),主要通過學校學習進行自我考察、角色鑒定和職業探索,完成擇業及初步就業。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在幫助學生在科學評估自己的能力,選擇相應的職業發展策略,開展相應的活動,學會選擇,學會發展。

不同專業發展路徑不同。對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而言,金融企業有操作崗和管理崗,內勤崗和外勤崗;有薪金制員工崗,也有無底薪無上限的業務崗。職業生涯規劃要幫助學生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發展道路。建議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結合到企業頂崗實習的體驗,做出理性科學的決策。

4、職業培訓指導

職業指導要解決“我如何做?”的問題。職業培訓是職業指導工作模型的重要一環,職業指導離不開職業培訓。根據T OP法則,一個人是否能夠事業成功,取決于個人的能力、組織需要和激情。

對于大學生來講,有激情,也有崗位工作需求,但是不會做或者不勝任,那是力不從心;有才能,有激情,但是單位不需要你或者不用你,那是懷才不遇;有才干,單位也需要你,但是你工作沒激情,那是缺乏動力。大學生的才能和激情,只有結合企業的需要,才能走向事業成功。高校開展指導,需要進行職業培訓,是幫助學生學習崗位技能、適應企業需要最直接的方法。

圖1

我校金融保險專業開展校企合作,采取工學交替模式,即邊培訓邊實習的模式。讓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到保險公司學習,采用上班和上課交替進行培訓的方式,保險公司每天按照經營管理流程,安排上午進行理論學習、經驗分享,下午實踐,學生邊學邊做,理論聯系實際,知識和能力同步提升。經過3年的實踐,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到保險公司上崗,受到企業的歡迎。

開展校企合作,是專業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難點,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企業有限,需要發揮社會的力量,如果國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則更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落實。

5、職業介紹指導

職業指導離不開職業介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崗位職業需求信息,可以提升職業指導的效率和效果。除了關注報刊、雜志、網站的企業招聘外,還要關注國家促進就業項目,例如“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到村任職”、“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職業介紹指導工作重點在于指導學生主動去了解、掌握更多的職業崗位需求信息,向學生提供了解職業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要關注國家、地區金融業發展動態,把目光投向未來。例如,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二五”重點項目有36項,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其中提出金融人才“十百千萬”工程,5年內引進10名國際頂尖金融人才、100名高級職業經理人,培養1000名金融骨干專業人才、10000名金融中介技術人才。我們的學生在未來的廣東經濟建設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6、就業心理指導

加強心理指導,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抗挫折的能力,用健康的心里對待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利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職業,完成角色轉換,實現人生價值。不同的專業,應對的問題不同,金融保險專業學生,更多的要克服面對市場、面對客戶所帶來的壓力。例如,我們每年邀請業界成功人士做專題分享,邀請專家指導實訓課程,學生與專家互動,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樹立了信心,堅定了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

7、社會適應性指導

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完成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社會適應性指導的工作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學會一般的職業禮儀、人際交往,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更好地融入社會。

對金融保險專業學生而言,我們讓學生直接到保險營銷團隊實踐,此項工作連續做了3年,收效很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從他們撰寫的總結報告來看,通過在營銷團隊實踐,學會了做人和做事,有的同學說“兩個星期的收獲比在校一年的收獲還大!”,對學校老師的安排充滿感激之情。

8、就業政策法規指導

包括國家、地區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大學生創業政策。明確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重點內容,是做好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前提。強調明確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重點內容,要結合專業內容和特點,是為了讓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開展系統化、全程化、科學化、多元化的職業指導工作,提高職業指導的效率和效果。

[1]田光哲、李祥偉等: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塞謬爾·奧西普著,顧雪英譯:生涯發展理論第四版(美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金融保險職業指導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當前金融保險精算與風險控制策略的探討
職業寫作
試論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我愛的職業
淺議高校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框架構建
金融保險業“營改增”面臨的難題與路徑選擇
混合經營對我國金融保險法律制度挑戰與對策
試論如何提升職業指導效果和效率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