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綜合排名中地方高校評價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2014-02-20 07:22朱淑華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6期
關鍵詞:排名榜研究型指標

[摘要]在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過程中,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關鍵部分。目前,大學綜合排名具有得分與科研層次、規模成正比,與人才培養層次、規模成正比,排名得分呈非正態分布等顯著特點。因其對地方高校的評價存在適用性、質量性、特色性等方面的問題,各大學排行榜需要將評價主體內容單一化,展現真正實力;評價指標質量化,實現評價與質量相結合;評價領域寬泛化,力爭融入特色理念,科學評價和引導地方院校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綜合排名 地方高校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110-04

[作者簡介]朱淑華,浙江海洋學院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秘書(浙江舟山316022)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校名單顯示,我國現有部委所屬高校100多所,主要是研究型大學;地方普通高等學校(含獨立學院)近2300所(占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比例已超過95%),主要是教學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從各種國內大學排名榜中不難發現,大多數地方高校屬于排名榜中的弱勢群體,其優勢與特色未得到充分體現,不利于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毋庸置疑,在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過程中,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而地方高校則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地方高校的辦學質量、辦學層次與類型將直接關系到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層次與類型,甚至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

一、武書連版國內大學綜合排名現狀

自1987年我國第一個大學排名榜問世以來,國內大學排名的研究主體越來越多,既有政府機構、民間機構,也有大學、科研院所和個人。本文以民間性、連續性、影響力及數據公開性為選取原則,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武書連等人以《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為基礎發布的2013年大學排名榜(以下簡稱“武書連榜”)為研究對象,分析地方高校的綜合排名現狀,以期更深入地研究國內大學綜合排名中地方高校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武書連榜的簡述

1993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武書連等人以《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為基礎開始發布中國大學排名榜,至今已走過20多個春秋。

武書連榜以全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學科專業排名為主,同時也對反應高校辦學質量的大學教師水平、教師績效、新生質量、本科畢業生質量等4項關鍵指標進行排名,今年首次設立了大學性價比排名。從一開始單一的科研評價到現在的綜合評價,其評價指標體系經歷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武書連榜的指標體系基本趨向穩定,具體如下:

(二)武書連版大學綜合排名顯著特點

從表1可以看出,武書連榜評價指標體系注重指標總量和規模,強調高校的輸出成果,2013年武書連榜的大學綜合排名呈現顯著特點如下:

1.排名得分與科研規模、層次成正比

武書連榜評價指標體系中,“科學研究”權重為0.4205,下設“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兩個二級指標,權重分別為0.3148和0.1056,前者權重明顯高于后者權重。根據“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下設的三級指標,我們不難發現,各項指標數量越多,規模越大,得分越高。

武書連榜按科研規模將國內高校劃分為四種類型: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2013年中國大學排名榜中共評價704所高校,其中36所研究型大學、106所研究教學型大學,176所教學研究型大學,386所教學型大學,四種類型高校在總排名榜中的具體分布情況分析如下:36所研究型大學在總排名中幾乎獨占鰲頭,屬于排名榜的第一梯隊;總排名榜的前36名高校中,研究型高校占據35個名額,僅有1所研究教學型高校(即鄭州大學)占據第36名,而蘇州大學這所研究型大學排在第37名。106所研究教學型高校排名次序緊隨研究型大學之后,屬于總排名榜的第二梯隊;總排名榜第38名至第125名高校中,全部是研究教學型高校;第126名至第136名高校中,7所研究教學型高校,4所教學研究型高校??偱琶竦?37名至第307名之間,有157所教學研究型高校、9所研究教學型高校及5所教學型高校,屬于總排名榜的第三梯隊??偱琶竦?08名至第704名之間,有376所教學型高校、20所教學研究型高校及1所研究教學型高校,屬于排名榜的第四梯隊。其中,9所研究教學型高校排名次序分布在教學研究型高校梯隊中,1所研究教學型高校、20所教學研究型高校排名次序分布在教學型高校梯隊中,這30所高校主要是屬于文科類、專業類(如語文類、藝術類、體育類、民族類等)高校,這與排名榜評價指標體系中“科學研究”的權重以及“自然科學研究”權重明顯高于“社會科學研究”權重都有直接關系。

因此,根據高校的類型,我們基本上可以大概確定該學校在總排名榜中所屬的梯隊。相對來說,科研規模大、實力強尤其是自然科學研究得分高的高校,常能獲得較好的排名表現。

2.排名得分與人才培養層次、規模成正比

在武書連版中國大學排名榜指標體系的人才培養指標中,只包括本科生培養和研究生培養兩部分,不包括高職??粕囵B部分。一級指標“人才培養”的權重為0.5795,二級指標“本科生培養”指標權重占人才培養權重的60.66%,“研究生培養”指標占人才培養指標權重的39.34%。因此,對于已成熟構建學士一碩士一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高校來說,其人才培養各指標得分點多,總得分相對會更高,而對于研究生教育剛剛起步或者還沒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來說,研究生培養指標得分點少甚至沒有得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偟梅?。同時,人才培養指標下設20項三級指標,其中除了“教師平均學術水平”、“畢業生平均學術水平”等反映人均情況的指標外,本科畢業生數、碩士畢業生數、博士畢業生數等指標基本上體現的是各指標總量情況。

從整體來看,人才培養規模大、層次高的高??偟梅指?,排名次序相對靠前,而人才培養規模相對小、培養層次低的高??偟梅植桓?,排名次序相對靠后。

3.高校排名得分呈非正態分布

在武書連版中國大學總排名榜中,共評價704所高校,該排名榜公布了前500名高校的各項得分數據,第501-704名高校,只公布了高校名單,而沒有相對應的排名次序和相關得分數據。在36所研究型大學中,第1名浙江大學總得分為196.71,第37名蘇州大學總得分為40.48,兩者總得分相差156.23;在106所研究教學型大學中,第36名鄭州大學總得分為40.51,第432名中央戲劇學院總得分為2.66,兩者總得分相差37.85;176所教學研究型大學,第108名貴州大學總得分為14.50,第467名湖北中醫藥大學總得分為2.28分,兩者總得分相差12.22;在386所教學型大學中,第242名內蒙古科技大學總得分為6.06,第704名高??偟梅植辉?,但兩者得分相差不會超過3.98(因第500名閩江學院總得分為2.08)。從以上分析可知,同一類型高校間的得分差距在縮小,不同類型高校的得分差距在拉大,高校排名得分呈非正態分布。

二、地方高校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適用性問題

每所高校都具有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及直接為社會服務等三大社會職能,但是教學和科研所占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其發展的重點各有異同,類型多元化。各大排行榜的指標體系構成是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基本維度,但較多的是反映高校的辦學規模、優質資源和科研水平,這種“一刀切”式評價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高校真正的綜合實力。從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來看,國家重點大學辦學規模、擁有的優質資源以及科研實力均優于地方院校,因此,這些指標在評價國家重點大學、科研實力強時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在評價辦學資源、科研實力處于中等或偏下水平的地方院校時效果較差。

(二)質量性問題

從上文高校排名得分分布狀態的分析結果可知,研究型大學與其他類型大學之間的得分差距很大,而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大學的得分差距很小,因此可知,武書連版大學排行榜能夠相對明顯區分大多數國家重點大學與地方院校的實力差距,而對于大多數地方院校來說,總得分本來就不高,很難說服人們將其得分差距等同于辦學水平差距。同時,因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大學總得分相對都很低,這樣很容易使人認為地方院校是水平不高、毫無優勢的“末位教育”,這樣的評價結果與我國地方院校的地位、重要作用是不相符的。

(三)特色性問題

從國內現有的的大學排名榜來看,其評價指標大多是共性的、量化了的指標,主要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選取指標切入點,其核心指標一般集中在辦學規模、優質辦學資源、科研水平等方面,缺少實質性的特色化評價指標,因此,大多數大學排行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高校某些方面的優勢,但并不能呈現高校的特色。以武書連榜為例,在其評價體系的33項三級指標中,我們找不出一項體現高校不同特色的指標,因其比較注重優質教育資源和科研實力,重點大學和科研實力強的高校脫穎而出。對于大多數地方院校而言,在各大排名榜中既無辦學資源和科研方面的優勢,也無特色可言。這樣很容易誘導地方院校丟掉自己的本色而盲目攀比,帶來千校一面、全無特色的后果。

三、發展策略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在經歷了新世紀首個十年的大發展、大跨越之后,正處在從外延擴張轉向內涵建設、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的新階段。大學發展評價既要對高校發展狀況進行準確和科學的反映,做完全的“事實研究”,也應該考慮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部署。國內大學排名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種排名形式的高等教育評估確實打破了我國單一的以政府為主的評估體系,是完善我國高等教育社會監督評價體系的一種探索與嘗試,必將在高等教育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針對大學綜合排名對地方院校評價存在的諸多問題,各大學排行榜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評價體系、評價方式,科學引導地方院校發展,促進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統中發揮其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主體內容單一化,展現真正實力

地方高校的辦學層次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重在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承擔的社會職能側重點不在科學研究方面。而目前各大排行機構的綜合評價的側重點在科研方面,易造成對地方院校粗糙的、失真的評價,甚至會誤導其成長、奮進的方向。各大排行機構不能用一套評價體系來評價所有的高校,應充分考慮地方高校特點,進行更為細化的分類、分項排行,將評價內容單一化,客觀反映出每所地方高校的優勢領域和不足方面,更真實地展現地方院校的真正實力,充分尊重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邏輯。

(二)評價指標質量化,實現質量評價相結合

每所高校的綜合實力是軟、硬兩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體現。各大排行機構應充分考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要素,避免因采用可直觀測量的指標而造成評價結果失真的現象。各大排行機構應加強與社會、各地方高校之間的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和研究如何選取可測量的量化指標維度和不可測量的定性指標維度,完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質、量評價指標相結合,使之更為科學、有效。

(三)評價領域寬泛化,力爭融入特色理念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指出:“促進高校辦出特色。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贝蠖鄶档胤礁咝5膶I性、行業性較強,大學評價需考慮領域化的維度,融入特色理念,用不同類型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評價不同類型的大學,尊重地方高校之間的特色,引導地方院校的特色化發展。

(責任編輯:劉爽)

猜你喜歡
排名榜研究型指標
研究型教學在職業院校的應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世界拳擊最新排名榜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小學數學單元研究型整合學習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學視角下數學課程學習初探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英國:學校排行榜受抵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