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還是“傷害”

2014-02-26 03:52王秀清
實踐新課程 2013年12期
關鍵詞:幫助助學金放學

王秀清

前些天,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以“傷人的助學金”為題,報道了一所學校讓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按照學校的要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來訴說自己的家到底窮成什么樣,由同學來進行評選,按照評選得票的高低來決定同學們都能夠獲得什么樣等級的助學金。為了拿到助學金就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演講,要自證貧窮,學校方面也一再說我們進行的不能說是演講,是在班集體內部進行摸情況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們將心比心,如果換了我們,用這樣的一種方式,站在講臺上跟同學們訴說自己的家庭貧困情況,我們又會怎么想呢?央視新聞和搜狐網一起進行的調查顯示,有67.5%的人認為,這樣的一種方式是當眾揭傷疤,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由此我不禁想到,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這種“善意的傷害”確實屢見不鮮——

為了使某學困生的學習有所進步,老師特意安排他與全班成績好的同學同桌,希望“以優帶差”。結果,在優秀的同桌面前該生感覺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無所適從,心理壓力倍增,對學習反而失去了信心。

為教育犯錯誤的學生小劉,老師將他叫到辦公室,苦口婆心地開導。面對其他老師異樣的目光,這名同學頓時感覺到臉面全無,顯得極其不耐煩。結果談話后他依然我行我素,沒有什么大的改變。

為了幫助部分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放學后某老師點名請他們幾個留下,老師愿意放棄休息給他們補補課??蓪W生學得并不起勁兒,因為這些同學覺得自己是被老師留下的,在同學面前很沒面子,抬不起頭來。

凡此種種,教師可謂用心良苦,而學生卻“不領情”。做為教師,如何才能擺脫這種教育尷尬的局面呢?我們還是先從上述現象說起。

對于某學困生的座位安排,教師不妨尊重學生本人的意見,給他一定的自由選擇的空間,在此前提下再建議他選擇與自己情投意合的成績較好的同學同桌,并經常給他們以協調與指導,能夠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對學生小劉的教育,不應該在人多“耳”雜的教師辦公室里進行,因為這樣的談話一般需要單獨空間,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理;如果不方便,邊走邊聊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即使叫到辦公室,也應讓他坐下說話,而且教師要盡可能地心平氣和,并認真傾聽他的解釋和想法。至于怎樣讓學生樂意補課,我們不妨看看一位老師的做法。這位老師事先找到那幾名學生,將補課的打算告訴他們,并征求他們的意見,然后確定補課的時間。這天放學前,教師滿面笑容地對同學們說:“今天天色還早,如果哪些同學還想在教室里多復習一會兒功課,放學后可以主動留下。老師可是很愿意幫助你們喲!”話音剛落,班上幾十雙小手竟都舉了起來。老師開始有些驚訝,隨后誠懇地說:“由于時間關系,只能選幾名同學留下來?,F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誰幸運地被我摸中了頭誰就留下?!苯Y果沒被老師摸頭的同學在一陣惋惜聲中離開了教室。那幾名學生當然被摸中了頭,不過這次他們是自豪而愉快地讓老師補課的。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的心靈?!笔前?,學生稚嫩的心靈就似露珠,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教師是播撒愛心的天使。教師應對學生傾滿腔的愛,在學生生活、學習、成長中遇到困難或困惑的時候伸出愛的雙手,幫他們一把,扶他們一下,使孩子們都能愉悅地生活,健康地成長。這無疑的確是教師愛心的體現。但是,教師的愛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和體驗到,就必須關注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如果教師的關心與幫助,有意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還能稱其為“愛”嗎?所以,教師在通過各種形式扶持和幫助學生的時候,首先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保護他們做人的尊嚴,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他們——而這正是孩子們成長、向上的原動力。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為師者,能夠想出更聰明,更智慧的辦法,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因人而異巧妙施助,使這些孩子在受助的同時真切地感覺受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都能“抬起頭來走路”。只有這樣,我們對學生的關愛與幫助才能真正促進其品德、智力和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以確實達到預期的幫助目標。

(作者單位:河北省武邑縣職教中心)

責編/齊魯青

猜你喜歡
幫助助學金放學
放學
放學歌
給予初中后進生更多的愛
現代教育技術與圖書館的關系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放學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