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

2014-03-05 01:34羅亞娟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4期
關鍵詞:競技素質教育精神

羅亞娟,彭 崴

(瀘州醫學院 體育系,四川 瀘州 646000)

淺析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

羅亞娟,彭 崴

(瀘州醫學院 體育系,四川 瀘州 646000)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關于體育的素質教育改革已然成為了改革的重點內容,素質教育改革下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的程度上區別于傳統的體育教學,它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及體育精神的構建,而不是一味地以體育的水平和科學的指標來衡量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水平。在這一點上,社會體育學的宗旨和內容與這一點不謀而合,因此將社會體育學的觀念充分地與當前體育教育結合起來,對于當代的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社會體育學;視角;體育;教學

一、社會體育學視角下體育教育的目標

1.打破嚴格的競技標準,突出人性化發展。社會體育學是一種大眾化的體育學習,適用于社會的所有成員,強調的是體育的精神功能和社會功能,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有明確指標的體育教學,而是以學習者的體育素質為核心,以不斷地增強體育能力為根本,促進個人在體育練習過程中技能的提高,體育意識的增強及體育素質的上升。將社會體育學與當前的體育教學聯系起來,能夠不斷地促進真正素質意義上的體育教育的發展。

2.更加強調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融入社會體育學的核心價值,突出個體發展過程中的精神水平的提高,不斷地打破嚴格的競技標準,更加強調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更加強調個人情感的健康、身體體質的增強。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前體育教學的結合,能夠充分地構建學生的健全體魄和精神建設,對于個人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學能夠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教育,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至為關鍵的推動作用。

二、當前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1.一味地以競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目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一味地以競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忽視了個體的發展。競技只是體育教育結果考核的一個指標,而不是體育教學的全部內涵,但是在很多的體育教學課堂上卻忽視了這一方面,認為競技考核的標準是體育教學的最終意義,忽視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必要的技能的訓練,一味地重視考試和測試的結果,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對于素質教育改革的貫徹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要想充分地實現真正素質意義上的體育教學,就要首先改善這個局面和觀念。

2.從觀念上忽視了社會體育學的價值。對于社會體育學的認識不到位,是目前體育教學中問題產生的另一個因素。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錯誤地認為體育能力就是競技和考核的成績,忽視了體育素質和能力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體育學的發展就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完完全全地實現體育的精神功能和社會功能,不再單單地以一個人的體育成績來判斷其體育水平,在具體的體育學習中更加強調體育精神的構建、體育素質的提升及體育的實用價值的融合,實現體育學習與應用的相融合,這是素質教育改革下的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也是體育教學的關鍵。

3.在體育課堂上沒有更多地融入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很多的體育課堂上對于體育認識的錯誤導致了體育學習方向的偏頗,在具體的體育學習過程中,很多的老師只是嚴格地按照固定的體育學習標準來進行體育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例如體育學習和訓練中分成好多個不同的項目,不同的項目對于學生鍛煉的重點不同,但是錯誤的觀念認為,只有將所有的項目都做好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學生,這種認識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個人特長的發揮和學生體育能力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在有的項目達不到正常的標準卻在另一方面有超常的水平,如果只是一味地一刀切,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傷害。

三、如何實現社會體育學與體育教學的融合

1.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重心由競技向精神層面的轉化。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前的體育教學相融合,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具體的體育學習過程中要實現教學重心由競技層面向精神層面的轉化,就是說要更加重視體育帶給學生的精神意義的提高,讓這種精神逐漸地滲透在學生以后生活的各個領域,促進他們個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學習體育的終極意義就是為了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分地實現他們的各項技能的訓練,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社會體育學觀念對于體育教學的滲透,不斷地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歸根到底,體育的訓練和練習是為了提高個人的競技精神,而不是競技本身,這是一種追求形而上的理念,并將這種精神作用于形而下的學習和生活中。

2.充分地尊重學生個體的體育能力發展。充分地尊重學生個人的體育能力的發展,是體育教學的關鍵所在。在對于體育的教學和能力的訓練過程中,要把重視學生的體育

精神、體育能力放在首位,不斷地通過專項的訓練來達到這一目的,而不是以訓練過程本身作為最終目的。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能力的發展,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通過單一的訓練標準和評價指標來對學生做出片面的評價。個體的差異性是造就體育才能、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正如眾多的體育運動員,他們所擅長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個人的特長,同時也不能過多地強調個人學生的平衡性,要容許差異的存在。這種差異性能夠以人為本,充分地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

3.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要增強體育的社會功能和價值。積極地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融合社會體育學的因素,就要充分地重視社會體育學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關于體育的學習已不再簡簡單單的是一種學科的訓練,而要將它的發展與社會相結合,即將它部分實用化,這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同時也能夠極大地促進素質教育下的體育教育改革。社會教育學帶給學生的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育能力的訓練,包括個人的抗壓能力、生活狀態的調整等。因此在具體的體育學習和訓練中要充分地保證這種實用精神的實現,在授課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手段還是教學宗旨都要充分地體現這一點,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代體育教育的結合,能夠不斷地將社會體育的社會功能、精神功能與體育的教學相融合,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較為單一的體育教學標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體育教學。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體育能力的發展,突出體育本身的實用價值,即實現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而不再是僅僅的體育競技成績的提高。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不斷地融入社會體育學的內涵和標準,對于素質教育下的體育改革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1]徐曉燕:社會體育學教學初探[J].浙江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2010.

[2]黃靖:體育社會學的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2).

[3]矯禎玉:“三點式”教學法在學校體育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4]方千華、黃漢升: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特征分析——以1997年-2004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體育學立項課題為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6).

[5]陳曉斌:加強創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5).

[6]馬艷紅:《學校體育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程序及策略探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1).

G807

A

1674-9324(2014)04-0073-02

猜你喜歡
競技素質教育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競技精神
拿出精神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花與競技少女
競技體育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同臺競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