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2014-03-05 01:34夏雷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4期
關鍵詞:國人創業者成功率

夏雷

(三峽大學 機械與材料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學校與社會】

論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夏雷

(三峽大學 機械與材料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近幾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更多人將目光投向創業。但充滿風險的創業未必就是一條出路。據調查,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長年居“低”不“上”。原因有多種,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缺乏對創業的理性認識。

就業壓力;創業;成功率;創業意識;理性認識

眼下,創業作為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詞匯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報刊上。而大學生創業更引人注意,不僅國家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各階層也紛紛獻言獻策。創業,以前所未有的氣勢像潮水般涌向大學生。再加上,2013年又被認為是“史上就業最難季”,近700萬人面臨著失業的壓力。這時,創業無疑又給大學生一個新的選擇。一時之間,人人追捧創業,人人向往創業。然而,當創業逐漸被廣大普通學生所認可時,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到底有多少人最終選擇創業,走上創業致富之路,而不是一時的熱血沸騰或者被逼無奈?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平均比例是0.3%,廣東地區為1%,而這一數據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約為20%。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近期,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2012年度江蘇省在校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據介紹,2012年度調查共收集有效樣本2302個。調查中發現,八成大學生希望嘗試創業,但真正投身創業的不到一成。另外,有研究表明大學生有創業想法的很多,但是畢業后去做的不足10%,在10%里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能成功。大學畢業生創業究竟難在哪兒?資金不夠,社會經驗不足,缺乏人脈資源等,這些都只是不成功的因素,而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意識行為派的學者和擁護者認為,人的一切行為,本質上都是由人的意識決定的。人的潛意識讓人做出符合潛意識的選擇。創業屬于行為中的一種,必然也受到潛意識的影響。通俗地講,如果人的意識層面上壓根沒有創業這個概念,那么他是肯定不會選擇創業的。創業的人,必定在此之前,意識層面上已經接受并認可了它,也就是說意識先于行動。要想讓大學生真正選擇創業,就必須在意識上給他們灌輸創業這個概念,讓他們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但是,這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難題——國人的保守思想。與歐美國家不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保守。國人的保守到了什么地步呢?可以說,保守思想已經深入到每個國人的骨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文化不僅對人的日常行為加以諸多限制,而且還束縛著人們的思想活動。在長時間的保守文化浸透下,國人就形成了一種“守著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守業意識。在古人(甚至包括不少現代人)看來,這似乎很浪漫。然而,這種浪漫于個人來講,是無益于成長的。于國家民族來講,則是遺害無窮的。普京曾說過,一個人人都想求安穩,都想當公務員的國家和民族是沒有未來的。然而,根據吉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公務員考試意向調查”顯示,已報考或者打算報考公務員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占66.3%,正在猶豫的占7%,沒有意愿報考公務員的只占26.7%。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結果。而他們選擇報考公務員的理由竟如此相似:工作穩定,生活有保障,沒有后顧之憂。

可以說,這些想求安穩不求聞達的大學生是不大可能選擇創業的。創業雖然很誘人,但是有風險。一心求安穩的人不愿意冒失去已有的風險。他們不想創新,不想改變,不愿拼,不愿闖,故而與創業無緣。一個國家可以容許有這一部分人,但如果大部分人都選擇安逸,那這個國家就有危險了。上面的調查足以說明國人的保守思想依然很嚴重。相應的,這也說明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很淡薄,還沒有根深蒂固。雖然新中國已成立了60多年,與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和深入,但幾千年積留在骨子里的保守還很難剔除干凈。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轟轟烈烈的創業背后,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幾率卻不到百分之一。這是因為從思想上、從意識上,大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個對創業的全面認識與了解。創業途

中,在遇到的困難與風險面前,猶豫不前,當斷不斷,致使錯失良機。未經充分考慮,就貿然創業,讓夭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創業成功率,就必須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叭娢磩?,糧草先行”,只有在創業意識上下足功夫,才能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執行力,保證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所以,當務之急,并不是大力宣傳創業的種種好處,鼓吹大學生一走出校門就創業,就向某位商界大佬看齊,更不應該將創業者橫加比較。單純地比較財富收入和時間效益會讓大學生陷入創業誤區。而應該將創業意識真正滲透到大學生的頭腦里,讓大學生建立起對創業的理性認識。由于國人的保守思想還很嚴重,可以說國人在創業意識方面底子薄,故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走。相比之下,歐美國家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尤其是美國,其第二大城市紐約被譽為創業者的天堂。美國人的創業意識可以說是從小就開始的。當中國孩子在父母懷里撒嬌時,美國孩子就已經開始幫父母做家務掙零花錢了。他們成年的時間比中國孩子早,而且美國自由開放的大環境非常有利于他們探索創業之路。美國知名企業林立,如微軟,施樂,??松梨诘?,在世界百強企業評選中也是一家獨大。在美國,創業可以說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小孩可以創業成為富翁,普通老太太也可以通過創業扭轉平凡人生。這樣的例子在美國比比皆是。

大學生是國家的精英階層,是承前啟后的重要力量,寄托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果大學生的腦子里想的只是安穩,只是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那么這個國家前進的步伐就會停止。創業,它需要有打破現時安逸的勇氣,有不斷創新的探索精神。而這恰恰是中國大學生所缺乏的。最近,《福布斯》中文版發布了“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與《福布斯》美國版發布的“美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對比后可以發現,中美兩國的年輕創業者在創業環境方面存在著較明顯的差距。雖然比較對象都是30歲及以下的創業者,但從兩國上榜者年齡細分來看,美國創業者在年齡上的優勢更為明顯。美國上榜者的平均年齡為26歲,而中國上榜者的平均年齡要比美國人大兩歲。另外,美國創業者的產品和服務很多都具有全球性和高科技性兩大特點;反觀中國創業者,絕大部分都盤踞于中國市場,絕少有影響世界的創新項目。著名真格基金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認為,通過中美30歲以下創業者在全球化和高科技這兩個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到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中國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在未來30年的競爭中將依然處于劣勢。

差距的背后折射出兩國文化背景的差異。那就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和美國自由開放的文化。要想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中國不妨參照美國的教育模式,從教育入手,大膽革新,讓中國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創業文化根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然而,文化的形成、意識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它需要深耕細作,我們不能急功近利。

讓中國成為創業者的國度,這一過程任重道遠,但前景值得期待。

[1][美]列納德·蒙洛迪諾.潛意識:控制你行為的秘密[M].趙崧惠,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2]陳旭.天才還是大師:中美教育的差異[M].臺北:東方出版社,2010.

G646

A

1674-9324(2014)04-0224-02

猜你喜歡
國人創業者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張冬棚賺40萬~50萬元,羅氏沼蝦今年將有多火?
郭江濤:一個青年創業者的“耕耘夢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口腔健康,為何不被國人重視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被嫌棄的宋國人
讓創業者贏在起跑線上
互聯網創業者
國人赴日“搶蓋”引反思
研究發現:面試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