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蘇武對衛律和李陵勸降的態度

2014-03-12 15:49蘇雪影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4年11期
關鍵詞:李陵蘇武信仰

蘇雪影

淺析蘇武對衛律和李陵勸降的態度

蘇雪影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文言文單元第二課《蘇武傳》選自班固的《漢書》,“蘇武牧羊”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他那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歷經兩千多年而不倒,巋然屹立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一.蘇武對待衛律勸降:不懼,不屑,不齒

蘇武出使匈奴之時,“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坝莩T跐h時,素與副張勝相知”,所以在起事之前,“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瘡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焙髞?,由于虞常部下有一個人夜晚逃走跑去告密,謀反事敗,虞常等被活捉。在審訊中虞常招供了蘇武的副中郎將張勝,致使蘇武受到牽連而被抓。單于命衛律“治其事”,審訊蘇武等人。

衛律勸降時,使盡了招數。先是“舉劍擬之”,用死來威脅蘇武,結果“武不動”,因為蘇武根本不怕死。在衛律勸降之前,蘇武知道了副中郎將張勝與虞常有過私下許諾,現在事情敗露,就說:“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為保國格“欲自殺”,是張勝和?;菁皶r制止才沒殺成。而且衛律忘記了,在“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時,“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笔且驗樗l律及時抱住蘇武,太醫搶救及時,“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才使得蘇武的身體漸漸恢復。因此,用死來威脅蘇武,可見衛律的愚蠢。

衛律見一招不成,又使一招——以利誘之:“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笨墒恰拔洳粦?,因為蘇武根本不屑屈節辱命換來的榮華富貴。蘇武要的是活得堂堂正正,坦坦然然。在蘇武心里,與其屈節辱命而活著,不如昂首挺胸而死去。

此招不靈,衛律便使出殺手锏——軟硬兼施:“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這幾句話,讓因“不懼”、“不屑”而沉默的蘇武忍無可忍,開口大罵:“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從衛律勸降的言辭里,蘇武看到了一個貪圖榮華富貴,不講仁義道德,品格低劣,靈魂卑污的人,這是蘇武最不齒的,所以蘇武化沉默為怒罵,大義凜然,氣壯河山。

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享受榮華富貴更是封建士大夫的夢想。對衛律來說,他所說的都是掏心窩的話,句句真言,語語至誠;更何況在那個利益已成為唯一價值的時代里,像他衛律這等崇拜權勢和金錢,鄙夷理想和志氣的人多了去,并不只是他衛律一人。但是,蘇武是那個時代的奇葩——在利益成為唯一的價值,信仰、理想、道德都可作為交易籌碼,氣節低廉,利己主義泛濫的社會里——蘇武依然堅定自己的信仰,堅持自己的信念。所以,在蘇武眼里,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最必須具有的道德底線,是“顧恩義”——念君主、父母恩,行忠君之義。而衛律“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是可恥的行為。

二.蘇武對待李陵的勸降:堅定信仰,堅貞不屈

李陵與蘇武曾經共事,李家與蘇家是世交,他了解蘇武的思想性格,所以在肩負單于使命勸降蘇武的時候,他沒有如衛律“以死懼之”和“以利誘之”,更沒有“軟硬兼施”,而是“以情動之”。

一見面李陵就從封建士大夫的價值觀出發,開誠布公告訴蘇武:“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

沒等蘇武回答,李陵接著向蘇武細細地講述了蘇家骨肉兄弟慘死的錐心之事:“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p>

兄弟至親的接連慘死已是人間慘劇。這是李陵向蘇武射出的第一支利箭,直接刺穿蘇武的胸膛,讓蘇武內心淌血。李陵沒有讓蘇武在悲痛之中緩過神來止血,而是繼續射出第二支利箭——告訴蘇武更為慘不忍聞的家庭境況:“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碧K家白發娘,望兒歸,如今已是陰陽相隔,紅妝不能長守空??;家里的姐妹,女兒、兒子已是“家破人亡兩不知”。這是要蘇武明白:不要說你“終不得歸漢”,即使,假設你“得歸漢”,沒有親人,沒有妻兒的“漢”也是滿目悲涼、捶心痛楚之地??;“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欲慈而子何處?”蘇武你情何以堪!

古人云:“忠孝不能兩全?!崩盍旰芮宄?,也許蘇武你可以強忍失去親人的痛苦而堅持明月可鑒的忠心,堅持“信義”,但如果讓你知道如今的武帝已不是當年前那個神勇英明的帝王,而是一個昏聵的君主,那你的忠心之堡壘該會倒塌吧?所以李陵還是沒讓蘇武從再度沉陷的巨大悲痛中緩過神來,而是向蘇武射出第三支利箭,他向蘇武講述了“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的現實狀況,用極其關懷、誠摯的心為蘇武著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在李陵的眼里,人生短暫,在這荒無人煙的北海孤獨地堅強著,承受著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折磨,是多么不值得。

李陵的勸降可謂字字帶血,句句含淚,語語至誠。每一句話都是一支支利箭,狠狠地刺穿蘇武最柔軟的胸膛,讓蘇武的心天崩地裂,碎成一地。

李陵的勸降,可以說是“悲天地,泣鬼神”,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會也為之動容。蘇武非草木,更非鐵石心腸之人,李陵的每句話,都透入了他的骨髓,痛徹了每一條血脈。然而,令李陵想不到的是,他的支支利箭,只能刺穿蘇武的肉體,卻無法摧毀他心中堅固的信仰堡壘。茫茫的貝加爾湖,孤零零的蘇武,沒有食物,他掘野鼠,收草籽;沒有人,他夜半聽風嘯,冷寂的明月伴他眠。但蘇武“誠甘受之”,無怨無恨。被李陵萬箭穿心的蘇武沒有悲傷欲絕,痛不欲生,舉手投降,而是在李陵的面前燦爛地綻放著信仰之花:“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p>

在李陵眼中,忠賢明之君是常理,你蘇武寧愿自己受折磨不愿歸降享受榮華富貴,是因為你對年輕有為的漢武帝忠心耿耿,可現如今的皇帝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那個皇帝,現在的漢武帝糊涂昏庸,濫殺無辜,已無可忠之處,“良禽擇木而棲”,該是你拋棄忠心的時候了??梢哉f李陵的這番話,是很有殺傷力的,如果換成別人,勝率很高。但蘇武不管現在的皇帝怎么樣,更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在他的心中,“知恩圖報”是人之必須,“臣為君死”是世之常理。所以蘇武選擇堅守,選擇高貴,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他不在乎自己的這份堅守能否名垂青史,這份“信義”誰能見證,誰會贊美,他只聽從靈魂的呼喚,只需要內心的寧靜。

“世上無難事,最怕認死理!”蘇武所認的這個“死理”,是堅貞的氣節,是“顧恩義”的道德情操,是無愧的內心和屹立的人格。這是他永遠的信仰,堅不可摧!在這個巨人面前,李陵愧疚而涕泣:“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三.蘇武精神的歷史價值

細讀《蘇武傳》之“衛律、李陵勸降”片段,我仿佛看到一個鮮活的生命攜著一份真摯的情感向我們款步走來。在那個懷疑理想、氣節、信念、道德的時代,蘇武高揚著那顆高尚的靈魂,用那高貴的品格向所有的后來人昭示著生命的真諦。

在后來人中,有誓死不降,揮毫書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慷慨就義,仰天長嘯“若變法須流血者,請從嗣同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譚嗣同;有視死如歸,高聲吶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夏明翰;有食樹皮,吞棉絮,不理會“放下武器,保留生命,保你富貴”,誓死捍衛祖國河山的楊靖宇將軍;有……

在中華文明浩浩的歷史長河中,蘇武的精神,是一朵耀眼的浪花,是照耀中華兒女奮然前行的燈塔,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體現,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之源。

四.蘇武精神的當代意義

當今時代,我們的國人也正在把利益看成是唯一價值,把對金錢和權勢的崇拜看成是人生的終極理想和追求;人們的價值觀出現了嚴重的偏差,成功的概念已被界定為“有權或有錢”。而信仰、理想、道德、良心在利益面前儼然蛻化成了交易的籌碼,“精致利己主義”在我們的社會里彌漫開來,我們的民族精神氣兒正在逐漸丟失,中華民族高貴的品質正在漸漸遺失。商業道德在利潤面前失去理智,理想信仰在金錢面前黯然失魂,人權人道在權勢面前彎腰低眉。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已尖銳地刺痛國民的心。

蘇武的精神,當有棒喝的警示作用。

蘇雪影,教師,現居福建廈門。

猜你喜歡
李陵蘇武信仰
《李陵變文》非正統英雄觀新探
蘇武廟
朔風又起
與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李陵,沒有任何偉業能和做個忠臣相比
奮不顧身
論信仰
鐵的信仰
蘇武:七千個日日夜夜的堅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