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圖書館如何應對免費開放

2014-03-20 07:18曾愛華
科技視界 2014年21期
關鍵詞:免費讀書圖書館

曾愛華

(鄆城縣體育中學,山東 鄆城274700)

0 引言

圖書館是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知識的重要陣地。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2011 年1 月26 日, 財政部與文化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免費開放的方法,制定了全國免費開放的時間表,為圖書館免費開放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忽如一夜春風來,祖國大地圖書館免費開放的變革如春雷滾滾。各地圖書館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優勢,努力為免費開放創造良好環境,以全新的姿態適應免費開放的格局。

1 要端正思想,深刻理解免費開放的深遠意義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免費開放是公共圖書館歷史發展的必然,是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精神體現。 圖書館的免費開放,既是文化部門的新課題,也是文化工作的系統工程,是加強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體現,是黨的十七大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實踐,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積極行動。目前,公益文化場所免費向社會開放已成主流,相對而言,圖書館免費開放過程還相對滯后,尚處在探索階段。 圖書館由傳統服務轉向新型的免費開放,其管理和服務工作都要有新的變化,因而免費開放圖書館,對于加強全民素質教育,提高社會的精神文化層次,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深遠而又重大的意義。

2 充分認識免費開放的環境現狀

首先,活動經費緊張,財政投入不足。對于免費開放的公共圖書館現狀,我們要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 就目前看,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還存在區域不平衡和城鄉之間的差距,特別是中西部圖書館存在經費嚴重不足、館藏資源匱乏、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這種現狀對于圖書館通過免費開放服務并逐步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無疑是一個現實問題。 雖然各級財政部門對文化事業單位的投入不斷增加,但經費不足將制約著圖書館的免費開放。

圖書館免費向社會開放,對廣大讀者而言,感受最深的變化是:以前需要花錢才能享受到的服務,現在不需要花錢就能享受到,其轉換過程好像是很簡單的一個變化。 但是對于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而言,這卻是一個會帶來一系列巨變的連鎖反應。 因為不收費了,群眾會有意識地認為:反正是不收費了,到圖書館逛逛,看看書、上上網、總不是壞事。 鑒于這種認識,免費開放后的圖書館將會在一定時期內面臨讀者劇增的狀態。因為讀者大量增加,就會使圖書館資源大量流出,這將導致館內可用資源在一個時間段內相對貧乏。 同時,因長時間超負荷運轉,人力配置需要加強,設施、設備老化損壞加快。而一旦出現設施、設備的損壞, 又會造成大量讀者得不到應有的服務而出現不滿意的現象。 這也將嚴重影響圖書館免費開放所追求的社會效益。 這一些連鎖性的新問題,如果處理不當,都會影響圖書館的服務形象,甚至導致免費開放的失敗,使免費開放這件好事變成了壞事。所以,仔細分析這些可能出現的新情況,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服務付出加大,管理運行成本提高,同時,運行經費也將會大幅度增加,因此圖書購置費也會增加。 隨之,采書、編書、存書和水電等各種維持費用也要增加。 同時,隨著流通量的增大,館內服務設施設備不僅需要添加,還因使用頻率提高致其老化損壞加快,各項維修費也要大幅度地提高。所以,圖書館的免費開放,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經費問題,而且其經費的補充,不僅是補齊因免費開放而造成的收入缺口,還要在補齊這些收入缺口的基礎上,根據可預見的服務增量,大幅度提高各項經費的投入額度。

其次,充分加深服務認識。 免費開放只是公共圖書館“無門檻”走近社會大眾的一個開端。 免費開放不等同于閱讀熱,免費服務不等同于優質服務。 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只是向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閱讀機會均等、免費的制度和保障,而如何通過完善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功能,引導全民多讀書、愛讀書,進而通過讀書和參加各種活動,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才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根本目的。因此,把免費開放服務的效果真正落到實處,比形式上的免費更為重要。

3 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方式

抓住免費開放的有利時機,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免費開放對公共圖書館來說,不但是一次服務形式的轉變,更是一次完善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良機。各圖書館應抓住免費開放的有利時機,通過整合文獻資源、服務和人力資源,不斷探索完善各種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為廣大社會民眾提供多樣化的免費服務項目和有效的服務內容與活動,促進全民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風氣的形成,把免費開放服務的社會效果落到實處,以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首先,優化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滿足公眾期待,將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落到實處。 1975 年國際圖聯將圖書館職能定義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 而圖書館“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確保了這一職能的實施。 社會需求的變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服務內容上將逐漸從提供傳統印刷型館藏向電子化、 信息化以及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信息化服務發展。 在服務方式上變被動為主動,由原來的以館藏為中心變為以讀者為中心。 在流通模式上從實體閱讀到信息傳遞,從館內閱覽發展為圖書館、辦公室、家庭等相結合。 打破了服務對象范圍的局限,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特別是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實行,服務觀念、服務技能被要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圖書館必須優化服務能力,滿足公眾的期待。 本著現代圖書館的平等、自由、免費的精神,用開放的態度、開放的行動、開放的空間,充分掌握現有館藏的開放利用方式,打開書架、打開閱覽室;走進社區、走進院校、走進工礦,向公眾提供自由選擇、快速獲取服務,堅持“以人為本”,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來開展服務。

其次,要充分發揮倡導讀書、組織讀書、服務讀書的作用。 不斷宣傳擴大影響,讓更多的公眾了解圖書館、進入到圖書館中來,通過讀書開闊眼界;通過各種媒介板報等形式來加強與公眾的交流互動,培養公眾的知識興趣和文化傾向,讓讀者成就自我。通過倡導、組織、服務,讓閱讀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圖書館服務深入人心。 圖書館可以開展活動,指導讀者熟悉數據庫的檢索方法,主動利用館藏文獻和網絡資源。 可以將文獻咨詢服務、情報檢索服務、重點課題服務、網上信息服務等一系列服務,編制網上導讀、引索。同時也要提供一些休閑娛樂活動服務,還可以為特殊人群提供個性服務。

再次,配備高素質的館員隊伍。 圖書館館員作為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源和信息咨詢服務的專業人員,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大力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也是免費開放的關鍵。 提高專業人員綜合素質,努力學習與免費開放以及其他業務工作密切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規則?新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和服務能力,對館內人員要多培訓,多進修學習,充實專業知識,吸納先進經驗以滿足免費開放后不同層次讀者的要求。同時要與讀者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的親密關系,才能將圖書館服務做實做好。 不因免費開放帶來的大工作量而影響服務質量,要將圖書管理員的工作能力推向更新更高的高度。滿足公眾期待,讓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寬。

綜上所述, 圖書館的免費開放將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開始,它對公共圖書館來說是一次事業發展的好機遇,是實現全民共享圖書館服務的重要基礎,但更是一份責任,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上下齊心,創新思路,完善職能,才能不斷推進圖書館的有序發展,讓免費開放真正落在實處,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共沐黨的光輝,迎來社會主義文化多彩的春天。

猜你喜歡
免費讀書圖書館
該不該免費送貨
我愛讀書
免費開放
二十四氣推拿 常年免費學習
圖書館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