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心得體會

2014-03-20 07:18
科技視界 2014年21期
關鍵詞:程序設計編程案例

林 琳

(威海職業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0)

C 語言是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必修課,旨在培養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及編程素養。而高職教育以實用為原則,以建立一種基于行動的實務能力培養型的課堂教學形態為目標,不過分追求理論知識?,F有的教學內容體系,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有很大的改進,但與此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 課堂現狀

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在開始學習某門課程的時候還有一定的新鮮感,熱情很高。但隨著課堂內容的逐漸深入,難度的不斷加大,一些學生開始產生一些畏難厭學的情緒。如果學生僅僅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機械的完成布置的任務,沒有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是不會真正融會貫通的。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學內容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沒有真正的動腦去思考。

2 問題分析

C 語言是一門比較成熟的課程,關于這方面的教材書籍很多,運行版本也很多。大部分教材前幾章都是介紹有關C 的基本概念和語法知識,后半部分開始介紹程序設計。由于C 語言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比較多,很多知識點之間聯系密切。這就使教師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證明,大部分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弱。上課時太強調原理的來歷,理論推導和論證過程,會讓學生覺得難以理解。

因此,職業教育在選擇課程內容時應側重于過程性知識,以情境性為主,科學性為輔。在計算機教學中,將抽象理論及概念進行具體化改造,重點考慮如何用實際的案例和任務將課程內容銜接起來。這樣符合職業院校的學生特點,學生接受起來難度系數會大大降低。

3 什么是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把要學習的知識點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案例中。以典型的程序設計案例為中心,強調在應用中學習。在教學實施過程當中,案例教學法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不以教材為主線,避免了枯燥的理論說教,不僅增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

4 案例教學法的多種教學形態分析

4.1 互動式案例教學,在教學中從案例入手,改變老師是課堂上唯一主體形式的狀況,讓學生也作為主體形式參與到課堂上來。通過老師提問,讓學生演示自己的程序,分小組討論,對比各種方法的優缺點等。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避免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顯著,課堂活躍,學生的參與程度很高。

4.2 變抽象為具體,在計算機教學的情境案例設計中,盡量減少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增強課程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對程序設計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些問題的設計可能與教學無關,但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或者能夠引導學生思維,展現學科的邏輯魅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很好的掌握教學主題,能利用相關的背景知識組織教學過程,讓學生共同參與分析和思考的過程,掌握教學內容。

4.3 采用問題驅動式,將案例與一系列問題相結合,讓學生自己去動腦設計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僅僅只是將案例以實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把課堂的實例重復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務。沒有真正的理解案例背后的原理及方法,一旦問題出現變更,依然束手無策。這種案例教學是失敗的。

很多概念和程序設計步驟通過教師講述,和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結論,在理解深度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

4.4 培養學生讀程序的能力。讀程序是學習編程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要當成習題來練習,很多案例重在發現新思路。學生讀程序的過程,也是拓展自己編程思路的過程,很多編程的思想、方法、技巧都可以拿來歸為己用。要培養學生獨立編程的能力,首先應該讓學生多讀程序。

4.5 案例的成果展示法,即把項目完成的結果先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完成成果的預期,通過成果的精彩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由于只展示了結果和大致的構架,具體的實施細節和解決方案就需要學生自己去實現。學生需要充分理解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后,用這些方法去設計解決方案。

4.6 案例教學法的差異性實施。通過課堂提問、小測驗來摸底學生的基礎,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接受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將學生分組,每組會有一個對編程興趣濃厚,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任組長,帶動組里掌握程度差的學生。

在案例實施時,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余下約四分之一的時間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對已經較好完成任務的學生,引導其自主學習,擴展知識面。對一般的學生,針對一些普遍性問題進行示范性操作。對沒有完成任務、掌握程度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或者讓組長幫助講解。

學生層次的分布狀況基本能夠體現他們對本課程的整體接受水平。

4.7 行動導向教學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在實際授課中,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適當刪尤其是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將理論知識穿插在案例中進行授課,達到“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目標。

如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一個貫穿整門課程的綜合項目——班級成績管理。再將整個項目分為若干子任務。根據教學進度,每個小任務由一次或幾次課來完成,最后讓學生整合項目,最終完成這個大的綜合項目。從項目出發,再講解道理,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即“做中學”、“用中學”的教學模式。

結論:通過對本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作者羅列了案例教學法在C語言程序設計授課過程中的多種教學形態。并在進行闡釋后,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設想和思路。高職教育強調動手與動腦并重,教師在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賦予學生將來成為工程師極大可能性,為將來作為設計師做好儲備。

5 心得體會

對于軟件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程序設計是重點,C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把一個算法改寫成相應的程序而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習慣、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不僅僅是在學C 語言的語法。因此開始學習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時,盡量引導學生把精力放在最基本常用的內容上,不必要在每個語法規則上死摳。在有一定基礎后再滲入到細節,水到渠成。因為有一些細節是需要通過長期實踐才能熟練掌握的,剛開始接觸時過多強調容易使老師和學生都浪費一些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6 結束語

教師有組織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建立師生互動模式,培養良好協作關系,是我們共同的一致目標,愿與各位同仁分享。

[1]譚浩強.C 語言程序設計[M].3 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2]何元惠,高占國,楊靜.C 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科技息,2007(3).

[3]曹文梁,王科欣.案例教學法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工程師,2011(5).

[4]常本勤.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在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0(2).

猜你喜歡
程序設計編程案例
編程,是一種態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編程小能手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探索
紡織機上誕生的編程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從細節入手,談PLC程序設計技巧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職高專院校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索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