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育人在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2014-03-21 11:48董燕艷
衛生職業教育 2014年16期
關鍵詞:校企育人社區

周 刊,董燕艷

(1.寧波市江東區白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寧波 315140;2.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000)

社區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工作之一。健康教育作為一項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健康教育能力是社區護理人員必備的專業技能之一[1]。研究表明,護士在實施健康教育時的突出問題是缺乏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2]。校企一體化合作育人就是要以職業為導向,根據崗位能力要求,確立職業化的價值標準,建立能力培養體系,著力培養高職護生的職業能力,以滿足高職護生的職業需要[3]。本研究在社區健康教育教學中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積極營造實踐環境,開展實境教學,實現學校教學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采取校內實訓與社區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方法,讓護生走進社區參加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為培養社區護理人才的健康教育職業能力提供一條途徑。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寧波市某高職院校2012級必修社區護理導論的三年制??谱o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抽取2012級護理9班和10班合班上課的88名護生為研究對象,9班38人為觀察組,10班50人為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兩組護生在年齡、入學考試成績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教學方法

按照護理專業課程標準設置的要求,社區護理導論健康教育內容的學習包括理論課2學時、實訓課2學時,共4學時。觀察組與對照組合班進行傳統的社區健康教育理論授課與校內健康教育實訓,上實訓課時,按照自愿原則,將對照組護生分為5組,觀察組分為4組,每組9~10名護生,每組分別進行課堂健康教育講座和設計相關宣傳手冊,任課教師分別在觀察組與對照組中隨機抽取2組,讓護生以模擬健康教育實踐的方式進行匯報,匯報時間為20~30分鐘,匯報完畢后由任課教師進行點評與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社區健康教育實踐1天,每組護生提前與社區帶教教師聯系,在社區帶教教師的幫助下,根據本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共同確定健康教育主題,由帶教教師聯系,每組護生完成一次社區居民健康教育講座,小組成員可針對不同對象選用個別教育、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圖片展示、現場演示等一種或多種方法。另外,由社區醫院提供宣傳展板,每組辦一期健康宣傳黑板報,內容和形式由護生確定。

1.3 評價方法

社區實踐結束后對護生進行理論考試,考試采用從“社區護理學”試卷庫隨機抽取健康教育相關試題進行閉卷考試的方式,考試時間為1 個小時,滿分100分,考核護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運用情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觀察組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通過文獻法和專家咨詢法等形式自制“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效果調查表”,主要包括社區實踐鍛煉是否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健康教育實踐能力”、“提高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意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精神與組織管理能力”、“增強社區護理的職業認同感”,問卷采取匿名形式,由觀察組護生自填。共發放問卷38份,回收有效問卷3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理論考試成績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使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社區實踐教學效果評價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以α=0.05為檢驗標準。

2 結果

2.1 社區健康教育相關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調查顯示,觀察組社區健康教育相關理論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

表1 社區健康教育相關理論考試成績(±s,分)

表1 社區健康教育相關理論考試成績(±s,分)

理論成績 t P觀察組對照組組別86.32±4.32 82.28±4.37 4.32 <0.01

2.2 觀察組護生對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

觀察組護生經過社區健康教育實踐鍛煉后,80%以上的護生認為校企合作育人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健康教育相關的職業能力、增強職業認同感,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護生對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n(%),人]

3 討論

高校社區護理實踐教學在實踐組織管理、師資培養及內容的安排上都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沒有形成較為科學、規范的實踐模式,影響了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4]。校企合作育人是一種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的新模式,采用此模式能解決傳統教學中學校教育與社區實踐脫節的問題。

3.1 校企合作育人有利于提高護生健康教育相關的職業能力

本研究將健康教育社區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采用實踐加服務社會的形式,加強校企合作育人,讓護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健康教育,促使護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會團結合作、科學思維、與人溝通交流,真正實現了“學中用”和“用中學”,并表現出良好的專業化行為和態度。在此過程中,護生課堂上學過的大量知識被激活,并獲得了應用的機會,從而鍛煉和發展了護生在健康教育中需要用到的人際溝通、語言表達、團隊協作、組織管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多種技能,初步形成了社區護理的科研思維。

3.2 校企合作育人有利于增強護生的職業認同感

社區實踐鍛煉加深了護生對社區護理的認識與了解,讓護生感受到廣大居民對健康教育的需求,認識到了社區護士可以通過應用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對社區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幫助人們恢復健康、維持健康、促進健康,使護生深切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價值,職業認同感得到增強,對社區護理工作有了強烈的自豪感與榮譽感,為今后從事社區護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84.21%的護生認為本次社區健康教育實踐增強了她們對社區護理的職業認同感。因此,校企合作育人、開展社區護理實踐是培養護生職業情感的有效途徑。

3.3 校企合作育人提高了社區護理教學質量

護生在遇到問題、意識到自己的知識不足時,學習的愿望就會增強,主動性就會提高,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問題,從而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護生通過自己設計健康教育方案及制作有創意的健康教育材料,從實踐中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從而提高了理論考試成績(P<0.01)。同時,護生給社區帶教教師的信息反饋可促進帶教教師自身的進步,從而將護生鍛煉成為具備高尚的品德、全面的業務知識和護理技術以及靈活溝通能力的高素質人才[5]。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社區帶教教師和學校專任教師間有更多機會進行溝通交流,這有利于專兼職教師間教學經驗的分享。

4 結語

校企合作育人是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本次研究以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為切入點,探討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應用效果。通過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護生對社區護理工作的內容和性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社區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提高,為將來從事社區護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建立校企之間長期有效的運行機制與育人機制,以此來提高社區護理課程的總體教學質量仍需要不斷摸索與改進。

[1]鄧莉瑩,雷芬芳.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護生職業能力培養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3):93-94.

[2]曹祝萍,李新輝,姬春.案例式PBL 教學法在社區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8):99-101.

[3]申曉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構建及其運用[J].中國培訓,2013(6):12-13.

[4]熊青,廖曉春.關于高校護生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3(7):37.

[5]王小林,楊曉麗.護理本科生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華西醫學,2013(9):1461-1464.■

猜你喜歡
校企育人社區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