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院校國貿專業開設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探討

2014-03-29 12:38楊玲
當代經濟 2014年20期
關鍵詞:國際金融雙語教材

○楊玲

(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地方院校國貿專業開設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探討

○楊玲

(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為跟上經濟全球化腳步,培養優秀國際經濟與貿易(以下簡稱“國貿”)畢業生,滿足外貿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各地方院校紛紛在國貿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國際金融作為國貿核心主干課程因其開放性、涉外性,成為高校雙語教學首選課程之一。文章從國貿專業國際金融雙語課程教學定位、語言使用、教學水平、師資、教師積極性、教材選擇、學生語言環境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院校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地方院校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國際金融雙語教學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倡地方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并指出應在國貿、金融等六個涉外專業中實施雙語教學。國貿專業本身具有外向性、國際性的特點,各高校在其專業課程已普遍設置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翻譯、專業英語口語等專業英語課程,但這些課程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所謂雙語教學,應是教師以雙語進行語言課程以外的某些公共課和專業課教授的教學模式。

我國重點高校師資力量強,學生基礎好,已率先在國貿專業大力開展相關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但地方院校還未系統開展。國際金融是國貿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而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涉外性,適合作為國貿專業雙語課程。為響應國家教育部的號召,跟上全球化步伐,培養具有英語專業操作及交流能力的優秀國貿專業人才,地方院校也開始實行雙語教學。湖南文理學院就于2009年在國貿專業試行國際金融雙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作者有很多授課體會。地方院校國貿專業國際金融課程雙語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改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二、地方院校國貿專業國際金融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定位不清,語言使用混亂

目前許多高校在雙語課程目標定位上存在誤區,沒有清晰的目標定位,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不明確該重專業還是重英語,以為課堂上用了英語就是雙語課,導致地方高校在開展雙語課時語言使用混亂。有的雙語課完全用英文教學,完全不添加中文講解,不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導致信息傳遞效率不高,甚至打擊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有的雙語課則是先用英文講述,再用中文講述一遍,把雙語課變成了翻譯課,專業英語及中文專業內容均無法深入。有的雙語課則只注重專業知識的講解,只提及概念性、專業性英語詞語,課堂上學生僅學習專業知識,專業英語涉及很少,導致專業英語方面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語言使用難以兼顧各學生群體等問題又加劇了這種混亂局面。各地方高校在開展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時也不例外,對于英語與國際金融專業知識孰重孰輕,普遍沒有清晰的定位及教學觀念,課堂教學的開展,也缺乏合理安排,導致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效果欠佳。

2、雙語教學水平高低不均,合格師資匱乏

教師雙語水平的良莠不齊,直接導致不同的授課水平和學習效果。合格的國際金融雙語教師能夠正確教授,自如表達,授課流暢,讓學生也感覺如沐春風,這樣的教師能激勵學生以老師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克服雙語學習困難,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相關專業知識及專業英語。相反,有的國際金融雙語課程由于教師自身水平的限制,課堂上只對個別重要專業名詞做英文標注簡單介紹,不使用英語闡述,使雙語課流于形式,失去意義。有的雙語教師硬著頭皮,用蹩腳英文講授,則易使學生滿意度低,甚至失去學習興趣。

對于雙語課而言,合格的雙語教師是成功關鍵。國際金融雙語授課對教師有著苛刻要求,既要精通國際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具有閱讀、學習、研究英文原版教材、文獻的專業英語水準,在滿足這兩個前提的基礎上,更困難的還在于要能將國際金融專業知識與英語相融合,在授課中運用英語思維、自如表達、標準發音、傳授專業知識,這要求教師要有國際金融專業及專業英語素養和熟練度。本土金融專業碩士、博士,金融專業能力強、英語基礎較扎實,而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較差,普遍難以達到英文授課水準;英語教師英語能力強而專業知識幾乎一竅不通。因而沒有在英語國家語言環境中長期學習或工作經歷的教師,難以同時達到國際金融雙語課程對于專業和語言這兩方面的要求。而能夠達到此要求的國際金融雙語教師在重點高校尚且為數不多,在地方院校則是少之又少。

3、雙語教師積極性不高

首先,一門合格的雙語課需要教師付出極多心血,相對于常規專業課,雙語課要求的專業及英語的修養更高,國際金融雙語教師需要作出很多隱性的付出。授課教師需要長期堅持積累以具備合格條件,備課時又需深入研究中英文教材及金融前沿英文文獻,合理規劃課堂內容并精心設計制作P P T,甚至親自翻譯準備中文預習材料及相關詞匯表,耗用大量時間精力。授課時,需使用英文思維并進行中英文語言切換,腦力活動強度更高。而這些隱性工作付出往往不能等量體現在年度的績效考核或工作量上,付出與收獲不對等,打擊了雙語教師授課積極性。其次,對雙語課時間精力的投入占用了課題及科研時間,影響雙語教師評優評先,甚至影響評職稱,使教師不愿承擔國際金融雙語課重擔。再次,地方高校不重視雙語教學,只在總結匯報或教學評估是才提及重視雙語課也易使教師從事雙語教學積極性受挫。

4、教材選擇困難

國際金融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各有其優缺點,任課教師難以選擇。本土雙語教材編寫從國內教學大綱要求出發,編寫思路較親切,難度不大,但語言語法正確而表述欠純正,且本土國際金融雙語教材相對匱乏。原版教材內容相對豐富、經典、信息量大、刷新速度快、時代感強,采用原版教材能使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金融英語,保證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然而原版教材并非為中國學生量身定做的,其內容未按國內課程教學大綱開展,存在脫節的問題,其中對于中國相關內容的介紹很有限,解釋不充足,完全采用原版教材易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

5、學生學習缺乏語言環境

我國非英語母語國家,語言環境的缺失是中國人學習外語難以具備的先天條件。我國學生接觸英語課程從小學階段才開始,并大多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書本,偏重讀和寫,一般不習慣使用英語思維。雖然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開放程度較高,有一定數量的外籍人士工作、居住或旅游,其城市英語語言氛圍相對內陸地區較濃厚,但大多數學生還是長期處在一個非英語的語言環境中。大部分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由于其所處城市相對閉塞,學生接觸英語語言環境的機會更少。語言環境的缺失直接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影響英文思維能力的培養,阻礙學生對國際金融原版教材信息的清晰認識,造成學生在國際金融雙語課上對課堂信息的轉換障礙。

三、改進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建議

1、合理定位,循序漸進

國際金融雙語課應定位為雙語講授的專業課。其性質應是專業課而不是外語課,學習專業知識仍是第一目標,而提高專業英語素養為第二目標。在國際金融雙語課上,應堅持以英語作為主要知識傳播載體,以英語講授為主,漢語為輔。在課堂上優先選擇英語講解闡述,對于重點難點可采取反復講解和減慢語速的方法,在學生仍普遍不能理解時再使用中文做進一步講解。另外,可將學生按英語水平分小班教學,方便教師因材施教,按不同英語層次選擇不同英漢語言使用比例,降低課程開展難度。

要搞好國際金融的雙語教學應要堅持循序漸進,不能只局限于該學期該課程的雙語教學上,而應將雙語教學形成體系,貫穿于本科四年學習中,避免“斷線”、造成生疏,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專門開設雙語課的先行課,專門預先學習專業雙語課中將涉及的專業概念及詞匯,為國際金融等雙語課打好基礎。

2、建立雙語教師資格審核制度,保證課程質量

為保證國際金融雙語課程質量,在授課前,應對擬授課教師進行資格審核。審核不能簡單限制于金融專業水平和單純英語功底考察上,而應建立一套雙語教師資格評價體系,對教師的金融專業素養,英語思維、表達、研究及引導能力進行綜合評價。資格審查合格的教師方可開展雙語教學,以保證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水平,提高國際金融雙語教學質量。

3、培養與引進雙語人才并重

當前國貿專業就業形勢緊迫,而專業英語水平是各外貿單位招聘考察的重點,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素養的直接有效辦法,而雙語教師對課程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解決雙語師資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為培養出優秀國貿人才,提高就業率,各高校應重視雙語師資問題,大幅增加對雙語教學的投入,高??蓮呐囵B和引進兩方面著手解決國際金融雙語師資匱乏問題。

在內部培養方面,地方高??蛇x拔一批有意向、有潛力從事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優秀青年金融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培養,如送往雙語課程開展較成功的重點高校聽課進修、為其創造出國培訓及交流機會等,提高其英語授課能力。地方院校也可考慮從英語教師入手,通過對英語教師進行系統的國際金融專業培養,使其具有國際金融專業基礎。

內部培養相對成本較低,但耗時較長。若要在短期內滿足對雙語教師的需要還要從“引進”入手?!耙M”可以是高薪聘請合格雙語人才長期擔任國際金融雙語教學工作,也可是邀請外籍教師或海外歸國學者進行短期講學。

4、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保障雙語教師利益

地方院校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讓雙語教師的辛勤付出獲得等量回報,以提高雙語教師積極性,保證雙語課程的持續開展。首先可在中文專業課課時基礎上雙語課設置一個合理系數,實現多勞多得。另外,地方院校應制定相關獎勵措施,對于課程開展良好的雙語教師,應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方面予以傾斜,在出國訪問深造方面予以優先考慮等,以保證雙語教師利益,提高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積極性。

5、巧妙運用原版教材,注重教學技巧

教材選擇也是決定雙語課成敗的重要因素。國際金融原版教材雖有與我國國情及教學大綱脫節的弊端,但語言純正、內容經典是其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原版教材應作為國際金融教材的首選。在選擇原版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可采取下列策略使其揚長避短:第一,兼顧我國教學大綱。原版教材相對發散,我國教學大綱的重點分散在原版教材各章節中,選擇原版教材的同時,要以教學大綱為基準,調整原版教材授課先后順序,依據大綱重點保留原版教材中的優質經典章節,做重點講解,而對于脫離我國實際的部分章節可剔除或簡單帶過。第二,補充中國金融的相關內容。針對原版教材中有關中國金融市場、機構和管理部分的空白,教師可在課堂上選擇恰當的時機予以補充,彌補其缺陷,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第三,國外有關國際金融的教材眾多,應選擇內容經典,語言難度適中教材,最好是有中文譯本的原版教材,有針對中國國情的英文原版濃縮版本就更好了,以方便學生預習和復習。

在授課技巧上,無論對于哪種層次的學生都應由老師提前指出預習內容,預先準備并發放對應中文參考材料、詞匯表及概念表,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有了這點做基礎,可在每次課前提高學生相關專業及專業英語基礎,掃清課堂障礙,增進學生對原版教材及課堂內容的理解吸收,提高雙語課堂效率。

6、創造語言環境,大膽走出去

缺乏語言環境對雙語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與其它學習不同,學生語言學習的成果需要在語言環境中使用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從而是激勵學生繼續學生得到更多收獲,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然而,由于雙語課時有限,語言環境不能僅限于課堂。因此,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地方院??稍谛葎撛煺Z言環境,如開設英語角,安排專職英語、雙語教師負責組織,以保持其持續有序進行,定期邀請外教加入并不定期安排活動增加其吸引力。另外,在國際金融雙語教學正常學時之外,可安排專門的討論課。雙語任課老師提前給出討論題目,將學生分組,請學生自行查閱英文資料,討論課上由雙語教師組織各組同學就相關論題進行英文發言及討論,為學生創造專業英文討論環境,提高金融專業英語閱讀、理解、聽力及表達能力。

另一方,學??蔀閲Q專業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能走出去。如組織學生參加涉外商品交易會貨博覽會等正規涉外活動,安排去外貿企業實習,選拔優秀大學生出國交換培養等,鍛煉學生的專業英語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早地適應國貿工作的需要。

(注:本文屬“在地方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探討”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1]朱強: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文教資料,2005(25).

[2]古廣靈: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理性思考[J].改革與戰略,2005(2).

[3]申兵、顧瑤:對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一點探討[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4(21).

猜你喜歡
國際金融雙語教材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區綺雯:水城魅力·環灣之芯 洞見國際金融島的灣區競爭力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基于“主動實踐”理念的國際金融課程實訓體系構建研究*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