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達成策略——以Book 12Moudule 8Unit 1為例

2014-03-30 03:17王福華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語篇課文閱讀教學

王福華

(大連教育學院 小學教師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116021)

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閱讀可以使小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從而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閱讀 教 學 可 分 為 閱 讀 前(Pre-reading)、閱 讀 中(While-reading)、閱 讀后(Post-reading)三個階 段,教師要在不同階段設定不同的達成目標,通過為學生設置閱讀任務,實施不同形式的閱讀策略,教會學生不同閱讀策略下的操作方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形成可以終身受益的閱讀思維。

一、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讀前環節(Pre-reading)達成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讀前環節,應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培養閱讀習慣,為后續的閱讀做好準備。為完成讀前環節的達成目標,教師要采用不同策略導入新課,常見導入形式有話題、提問、講故事、設置懸念、介紹背景、觀看影片等。這里談一談恰當話題引入法。話題導入是指教師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提問幫助學生建立起語篇文本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從而迅速自然地導入語篇話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恰當話題導入為課文閱讀教學做好鋪墊和準備,教師可以講述與閱讀材料有關的人物故事、背景故事等,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如在教授Book 12 Moudule 8Unit1Helen Keller(外研社版新標準英語)時,教師這樣開場:Boys and girls,last class we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Yang Liwei.Can you talk about him?這個問題能夠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教師然后引入課文學習:Yang Li wei is a famous man in China.We are very proud of him.Today we will learn another famous woman.Look:Who’s she?(Show the picture of Helen Keller)自然導入新授課文學習。另外,讀前環節一定要重視一定的語言輸入,教師本身的語言輸出,學生的英語語言儲備量、語言知識、思維能力、閱讀策略以及母語遷移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輸入、內化和輸出的效果。[1]因而,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學生必須積累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并且經過一定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二、設置閱讀任務,指導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技能

讀中環節(While-reading)達成目標是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進行有效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技能。讀中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取較詳細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課文中的功能語句、詞匯等語言現象。強烈的目標意識是閱讀成功的關鍵,因而閱讀任務的設計必不可缺。教師應根據不同閱讀階段設置不同閱讀任務,并且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策略完成任務,把閱讀策略的訓練細化到每個閱讀階段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為學生形成獨立閱讀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1.粗讀——了解語篇整體大意

讀中環節應按“整體—局部—整體”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和訓練。要求學生先粗讀課文,粗讀就是讓學生帶著幾個覆蓋故事大意的簡單問題,通過關鍵詞、主題句有針對性地分析理解點,并以點帶面,深化閱讀層次。[2]這樣既有助于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又有助于培養學生快速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同時產生的正確答案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針對文本設置閱讀任務是:Let’s watch the CD-ROM and number the pictures。讓學生聽錄音完成排序這個簡單閱讀任務,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掌握粗讀課文閱讀策略,并且產生繼續閱讀的沖動。

2.精讀——系統學習文章核心內容

精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不僅要理清課文的主要脈絡,還要對語言、句式、篇章結構進行系統學習。教師可以設置細節性問題,讓學生完成表格或畫圖等閱讀任務,然后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精讀階段要讓學生學會以默讀方式解決問題。小學生在默讀時經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讀,這既影響閱讀速度,又阻礙對句子的理解。教師要培養學生以意群為單位認讀,進而逐步擴大到整句認讀,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率。這個階段設計閱讀任務是:I have got a form about Helen Keller for you.Read the book silently and finish Part 1.

Helen Keller :age:87 Blind and deaf(______——______)

She couldn’t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e could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e is a ______for blind people and for you and me.

完成這個閱讀任務后,學生不僅通過精讀課文解決問題,明確語篇的核心內容,而且能夠根據表格提示掌握語篇結構,為下一步閱讀做好鋪墊。

3.尋讀——訓練學生明確閱讀目的

尋讀是另一種快速閱讀方式,其目的是從較長的文字資料中查尋特定的細節內容。[3]教師通過提供學習貼士,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來獲取細節信息。與略讀不同的是,它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尋讀既要求速度,又要求準確率。在尋讀時要指導小學生掌握尋讀策略,訓練學生不必字字句句過目,眼光要自上而下、一目十行地尋找與問題內容相關的詞句,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稍做停留,進行標記。這一階段設置的任務可以是選擇或填空形式。如:She was born in ______in 1880.A.America.B.England.C.French.

4.跳讀或略讀——捕捉重要信息的捷徑

跳讀或略讀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捕捉有關信息的能力。該環節旨在培養學生捕捉具體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進一步加深對閱讀材料中細節的理解。首先教師要提出跳讀或略讀具體目標,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因此,教師應結合閱讀材料的結構和特點,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讓學生提取、篩選、重組文章中的信息。使用這樣閱讀策略可以完成判斷正誤的任務。如:She wrote a book about her teacher.(F).2.The teacher drew letters in Helen’s hand.(T).

5.活讀——培養學生課內外閱讀情趣

在多層次閱讀讀課文后,為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可小組進行以分角色朗讀、表演等方式,再次深入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再現課文的內容,可以設置表演任務來直觀表現課文的內容。把課文讀活,既檢查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又提高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這樣的閱讀形式可以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課內轉移到課外,從而延續學生的閱讀情趣。

三、拓展閱讀思維,發展學生語用能力

讀后環節(Post-reading)是學生的理解印象高級階段,即在學生攝取語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式,為每個學生提供陳述自己觀點、看法的機會,使知識的學習升華到語用的高度。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并不等于會運用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動口、動筆進行實際的練習或操作。閱讀教學在讀后環節要從教材文本中跳出來,教師要將使用過的閱讀策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把文本內容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讓學生理解閱讀教學精華。教師可以按照相應的主題引導學生仿寫、試寫小短文,以寫作的形式輸出,將寫得好的文章推薦給學生閱讀,參加英語小文章投稿,匯編成冊,分發學校家長,調動學生輸出英語的積極性。[4]

1.仿寫、擴寫或縮寫

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仿寫其他人物的人生或生活,或者將文章進行擴寫或縮寫。本課教學中可以根據文中提示She wrote a book about her life.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試著猜想Helen Keller會怎樣寫自己,嘗試寫一寫。教師要強調學生要運用自己掌握的短語和句型,并且可以加上自己的生活實例,但要求擴寫要合情合理。寫好之后進行展示、評比,甚至幫助學生發表。

2.自問自答,自編自導

小學生有表演的天賦,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編自導課本劇,通過想象課文人物的生活是什么樣的,進行小組合作表演,并進行有效對話,即根據文章核心語句展開對話,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如本文提到She went all over the world and helped blind people.She is a model for blind people and for you and me.可以讓學生編寫Helen Keller幫助其他人物的場景。還可以采取有人表演,有人配音的形式,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度,使更多的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訓練。

3.復述所學故事

復述可以鍛煉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語言進行分析、歸類和總結。在復述時教師最好給出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教師要先進行復述示范,然后引導學生說,以此降低學生復述難度。當然提倡學生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嘗試著敘述課文,可以有創新點,但不能跑偏。

4.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在閱讀策略訓練中,讓學生給文章或段落加題目,找中心句,考察學生對文字材料的理解程度,以訓練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如可以引導學生為本文進行分段,并寫出小標題,當然學生分段標準不同,標題可以不同,不要求統一,只要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如小標題可以命名為:Helen Keller is sad;Helen Keller is luck;Helen Keller is helpful。

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雖是有難度的,卻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嘗試運用不同閱讀策略完成不同層次任務,就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能力與思維的目的,也能為學生終身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有效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效率。

[1]張曉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4C”[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1):4.

[2]黃小紅.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現代閱讀,2010(12):143.

[3]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79.

[4]姚惠嵐.設計語篇閱讀任務,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6):94.

猜你喜歡
語篇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背課文的小偷
背課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