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管理在商業銀行分行經營管理中的現實意義

2014-04-03 04:52王曦村
關鍵詞:總行商業銀行資本

邢 馨,王曦村

(1.山西廣播電視大學財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2.中信銀行太原分行,山西 太原 030001)

去年以來,“表外融資”,“非標債權”,“影子銀行”等逐漸成為國內銀行業的熱詞和熱點,這些現象的背后,隱現得是“資本稀缺”觸發的銀行業務發展方式的轉變。為了盡可能地減少資本占用,商業銀行愿意信貸業務向資金業務轉化,使得表外融資迅速膨脹,影子銀行規模不斷擴大。①基于此,監管機構對信貸資源提出了“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使用要求。發展“低資本消耗,高技術含量,高資產收益”的業務也就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的唯一出路。商業銀行強化資本管理被賦予了更多的現實意義。

一、資本約束:商業銀行經營轉型成敗的關鍵

(一)商業銀行目前面臨的挑戰: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 利率市場化進程無疑將對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經營轉型帶來重大影響。一系列金融新氣象已經或者正在發生:存款下降;信貸規模增長放緩;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年終短期、高收益理財的白熱化競爭等等。這對商業銀行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一是社會融資規模的主要構成是信貸規模,而目前商業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于存貸利差,信貸規模的下降必然導致資本的稀缺,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削弱;二是商業銀行對高資本消耗的業務,如:一般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依賴性依然強勁,資本是銀行自己積累的真金白銀,是稀缺資源。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就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資本積累能力隨之弱化,資本積累趕不上信貸規模的需求沖動。在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現實環境下,“開源”上已難解短期之渴,“節流”無疑成為唯一倚重。

(二)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對資本管理提出了新的監管要求,“權重法”的實施,對資產風險權重的設定更為精細,風險敏感進一步上升 新資本管理辦法實施后,對信用風險的計量由“現行法”(指銀監會《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中定義的方法)改為“權重法”計量,這有利于加快推動商業銀行對資產結構進行調整的步伐,增加直接融資的比例。新資本管理辦法對資產業務設置進一步細化:一是對小微企業的風險權重設置為75%,較之前100%降低;二是取消了公共企業優惠權重,重新確定公共部門定義和風險權重;三是個人房貸延續50%風險權重,同時對個人其他債權風險權重明確為75%,較之前100%進行了下調,反映監管機構鼓勵發展零售業務的監管動機;四是對表外“1年以內且不可隨時無條件撤銷的”貸款承諾按20%權重計量風險資產,“1年以上且不可隨時無條件撤銷的”的貸款承諾按50%權重計量風險資產;五是對境外主權和銀行債權的風險權重進行了細化;六是小幅上調了對國內銀行債權的風險權重,3個月以內對其他商業銀行債權風險權重由0增加至20%;3個月以上對其他商業銀行債權風險權重仍按25%執行。

(三)資本管理也是全面風險管理管理的內在要求重視資本管理不僅是“收益覆蓋風險”理念的題中之義,也是從簡單的追求“規模、速度”的擴張轉變為“規模、速度、效益”的統一,追求過濾掉風險的利潤的主要抓手。資本節約也是發展能力建設的內在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在業務結構調整,信貸資源的高效利用上下功夫。以“資本”為中心的經營發展模式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全面風險管理與以資本管理為中心的資產負債管理是有機統一的。全面風險管理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了管理平臺和管理框架。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更加突出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資本約束,要求商業銀行更加重視風險因素,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可接受的風險限額內對其資產負債組合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對業務策略做出前瞻性選擇,以實現既定經營目標。全面風險管理還要求商業銀行對其資本的配置效率、配置方向作出合適的選擇。

二、資本管理在分行的演進

“資本”的稀缺不能簡單的靠內部積累②或外部積累③來解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科學的資本管理體系。從資本獲取、資本消耗、資本節約、資本計量、績效考核等全過程進行謀劃。以中信銀行為例:

首先,在工作機構的建設上,總行整合了資產負債、利率定價、中間業務、研究規劃等職能,組建成立了資產負債管理部。同時,完善出臺了資產負債委員會及相應工作制度,將以EVA④、RAROC⑤為中心的資本管理工作統籌協調起來。

其次,從管理體系的搭建上,總行借助各種管理工具(如:FTP、管理會計等)的使用,搭建了以“經濟利潤,風險資本回報率”為中心的效益考核模式,初步具備了資本全流程管控的基礎。

(一)以FTP為手段,建立了評價資本成本后利潤的基礎

1、FTP就是資金轉移定價,它是商業銀行內部資金中心按照一定規則與業務單位進行全額的資金轉移定價,從而達到核算資金收益或成本的目的。FTP解決了資金如何定價的問題,這成為識別經濟利潤的關鍵。

2、FTP有效剝離了利率風險(主要是期限錯配即重定價風險),統一了全行的資金價格,并在利差中分離出了相對應的風險成本。例:目前的FTP分析報告已經對風險成本(即總行指定的10%的資本成本率乘以10.5%的資本充足率)進行了計量。

3、FTP通過采用不同的定價方法,對不同的產品進行了準確定價,為各種風險定價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例如:目前使用“權重法”對所有產品進行信用風險資產計量。

(二)建立了資本配置的基礎性機制

1、確定分行的風險資產總量目標。具體而言,總行每年初對分行下達風險資產基數,同時下達風險資產指導增量,運用限額管理手段,用以調控分行風險資產實際的使用總量及增速,督促分行重視資本節約。

2、通過經濟利潤測算系統、風險資產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的建設,準確的在事前、事后對分行各項業務、各項產品資本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科學的測算與計量。前者主要是指導客戶經理在營銷過程中“算好賬”,后者是事后評價、考核、管理會計中成本分攤的基礎。同時,通過對具體產品的風險轉化系數的設定,明確鼓勵和限制的業務品種,實現經營向資本節約型業務轉變。

3、通過FTP的通道,連接了資本計劃與資金來源運用的計劃。通過FTP,合理的實現了各項業務資本消耗的劃分⑥,準確評估了各業務條線,各產品各自創造的經濟利潤。為資本的使用,資金的來源與運用渠道指明了方向:發展低耗資本、高收益的資產業務,吸收低成本、低流動性資金。

(三)將經濟利潤、風險資產回報率等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總行在綜合績效考核體系的指標設置中,涵蓋了經濟利潤指標和風險資本回報率指標,同時將中間業務、定價管理等相關指標與之銜接,有效地將追求“資本節約、產出高效”的經營理念傳導給分行。

立足于分行,資本管理就是在控制風險資產增量及增速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經濟資本總量增長,大力提升非息收入,提高風險資本回報率,尋求資產的最優組合,達到“資本投入-產出”的帕累托最優。

最后,從完善資本管理體系的機制上,進行了提前部署。一是提出了強化表外業務管理,重視資產表內、表外的全面風險控制;二是提出了評級工作的科學化進程,因為評級技術的先進與否,直接影響資本計量的可靠性,從技術手段提高資本儲備;三是強化了績效考核對資本約束的引導作用,通過逐年優化的考核方案,逐步深化增量EVA的考核,提高分行考核的積極性和區分度;四是更加強調風險定價,強化貸款投向管理和貸款審核量化管理。

三、資本管理在分行經營中的具體作用

在總行初步搭建起資本管理的框架后,從經營戰略、客戶選擇、結構調整、績效考核等方面,對分行的資本管理工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戰。

(一)促進分行經營戰略的調整 分行經營戰略的重心由單純追求規模、片面強調利差收益向“低資本消耗,高技術含量,高資產收益”的業務調整,強調濾掉風險的利潤,追求“規模、效益、質量”的協調發展;創新管理體制,強化資本約束的指導作用,強調長期發展能力建設,深化全面資產負債管理體制建設;深化資本成本意識,倡導“資本節約”的企業經營發展文化。

(二)促使分行在基礎客戶的篩選、客戶維護、關系營銷上更加注重風險資本回報率的比較 通過經濟利潤測算系統、管理會計系統等一系列信息系統的應用,在基礎客戶的營銷選擇上,更加注重評價客戶的綜合回報,促使分行在客戶拓展、服務中進行高效、優質的資源配置。關系營銷上,更注重對客戶整個上下游、產品的全方位覆蓋,用有限的資本耗用,爭取到最大的資本回報,豐富單個客戶的回報。

(三)引導分行進行客戶結構、盈利結構、業務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 結構調整是分行經營轉型的主線,資本約束下的結構調整圍繞EVA、RAROC的最大化為著力點。

首先是對客戶結構進行合理分類,在客觀分析自身信貸規模、定價能力等資源基礎上,調整對大客戶極度依賴的發展模式,逐步轉向以中小型客戶數量為重,深耕主要大客戶,進而帶動客戶經營結構的轉型。

其次,促使分行大力發展國際業務、投行業務、零售業務等資本占用較少的業務,促進業務結構轉型;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強化定價管理,從而達到提升資本回報水平、優化盈利結構的目的。

第三,是促進分行發展從資源依賴型向產品依賴型轉變,改變分行過去“有困難,找總行”,向總行要資源、要政策的發展模式,轉為向總行要產品設計、要產品規模,通過低資本消耗產品的設計與創新,促進分行長期發展能力建設。

(四)規范分行對基層行的績效考核、發揮好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貫徹強化資本管理的思路從績效考核體系的傳導上,分行準確對總行的績效考核思路進行識別,傳導,以考核的指揮棒推進資本管理工作的落地,以總行的績效考核為依據,科學設計對基層行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以考核促發展,促資本管理理念的全員貫徹。

四、分行資本管理工作的啟示

具體到分行,資本管理除了完整傳導總行的相關理念與資本管理方式外,基于分行自身特色與不同發展階段,需要對資本管理體系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創新。

(一)資本管理理念傳導不夠有力,全面風險管理與全面資產負債管理的有機統一認識尚不深入要強化FTP理念,樹立FTP的權威性,準確把握總行每次FTP價格調整的目的,完整的將總行的調整目的傳導給全行,使得資本的使用與資金的來源運用通道及時順暢。同時,規范FTP收益率曲線的使用,尤其是重點加強對FTP市場收益率曲線的使用,避免資金套利,FTP套利等不規范的行為的發生。

要細化新資本管理辦法的解讀,同時以總行設置的內部調節系數為依據,為全行指明本年度總行的戰略意圖及業務的發展方向。提高全員資本成本意識。要改變資本管理文化浮飄的作風,將資本管理理念滲透到員工行為之中。

(二)業務轉型、盈利模式轉型推進進程仍需加快,結構轉型刻不容緩 降低對貸款規模高度依賴的敏感度,大力發展國際業務、投行業務、代理擔保、零售業務等低資本消耗,高資產收益類業務,積極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提高低資本消耗業務占比。

大力發展不耗用資本的綠色中間業務收入,提高凈息差。資本使用效率是否高效與資產收益率的高低緊密相關。提高資產收益率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大力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強化中間業務收入尤其是托管、代理等不占用資本的綠色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降低信貸成本,營業成本來提高凈息差水平。

(三)完善考核機制建設,增加科技投入,支撐考核的過程化、規范化 目前,對基層支行的考核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無法對虛擬網點進行考核;二是無法準確區分客戶與基層支行的一一對應關系;三是沒有建立有效的資本預算制度。

一方面需要分行對現有的科技系統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分行應更準備建立增量EVA、增量RAROC的考核體系建設,通過不斷完善的考核體系,激勵全員重視資本約束,提升分行競爭力;此外還可以采取模擬記賬、模擬分配資本額度、模擬計算經濟利潤的形式,使各類業務均可以進行資本計量。樹立以“考核”為主線,以“資本”為中心的業績文化。

總之,做好分行資本管理工作,首要的要調整對收益增長的觀點:重視零售業務,及中間業務增長。然后再從資本節約上下功夫:重視信貸資源的管理;貸款定價要更能體現風險收益。從信貸資源投放上,加大短期貸款的投放力度,縮短中長期貸款的重定價周期,建立分類定價制度;從存量信貸資源的管理上,要提高信貸資產的周轉率,退出潛在風險貸款。最后要豐富管理工具的內涵,創新資本管理工具,嘗試分行內部調節系數的構建。

注釋:

①2013年1-10月,社會融資總量14.82萬億.

②股東投入的利潤等.

③引入戰略投資者,發行次級債等投融資工具.

④經濟利潤(EVA)=凈利潤-經濟資本成本.

⑤風險調整后資本回報率(RAROC)=(賬面利潤-經濟資本成本)/經濟資本.

⑥FTP的功能之一就是轉移利差,但其不分割利差,由于FTP在利差中能體現風險成本,所以也就對各種業務實現了資本消耗的劃分.

[1]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Z].2012.

[2]巴曙松,朱元倩.巴塞爾資本協議III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3]馮宗憲,郭建偉.銀行利率定價原理與方法[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4]中國銀行業協會.解讀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5]曹國強等.商業銀行資金轉移定價實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陳小憲.資本約束下商業銀行的發展之道[J].銀行家,2011(10):27-31.

[7]李 文.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8]朱小黃.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演變[J].中信銀行理論研究,2013(28):30.

[9]沈 凡.資本管理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新金融,2012(11):52-55.

猜你喜歡
總行商業銀行資本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Regulating the Carbon/Electrolyt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Toward Enhanced K+ Storage
黨史學習教育專欄
金茂資本 上地J SPACE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資本策局變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第一資本觀
VR 資本之路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經驗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