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

2014-04-10 07:05別文明蔡玉強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0期
關鍵詞:椎間隙椎間活動度

別文明 蔡玉強*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外科,貴州 遵義 563003)

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

別文明 蔡玉強*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外科,貴州 遵義 563003)

目的分析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共513例,其中采用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治療的單節段(L4/5)患者共43例,獲得隨訪的26例。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記錄患者手術前后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礙指數(oswesry disability index,ODI)、固定節段及頭側鄰近節段的椎間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間隙高度及椎間髓核信號的變化作為療效評估。結果獲得完整隨訪的26例患者,平均隨訪時間22.4個月。與術前比較,末次隨訪時VAS、ODI評分分別改善了84.9%和71.1%,固定節段的椎間活動度減小、椎間隙高度增高(Ρ<0.05);頭側鄰近節段椎間活動度、椎間隙高度改變無統計學差異(Ρ>0.05);各椎間髓核評分變化均無統計學差異(Ρ>0.05)。結論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更優越的手術方式,它的近期療效令人滿意,而且穩定椎體的基礎上保留部分固定節段的運動功能,同時延緩了各節段髓核退變。

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系統;腰椎間盤突出癥;固定節段;鄰近節段

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多種因素導致的椎間盤退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受壓,出現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類患者先期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或髓核脫出、游離時,方行手術治療。目前有很多手術方式,所有手術目的均是摘除突出物,解除神經根的壓迫,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單純髓核摘除術“空化”了椎間盤,加快椎間盤的退化,且容易出現椎間盤再次突出、椎間不穩及椎間隙下降。腰椎融合內固定術完全切除了椎間盤,并融合上下兩個椎體,解決了單純髓核摘除手術的隱患,但長期隨訪發現,由于堅強的內固定使固定節段承受的負荷大大減少,產生應力遮擋效應,改變了鄰近節段椎間盤和椎間小關節的負荷及鄰近椎間節段活動度,加速鄰近椎間盤的退變,即鄰椎病[1]。

鑒于以上手不足,20世紀80年代Mulholland等首次提出“動態性穩定”理念。目前動態固定系統包括Dynesys動態系統、Isobar TTL動態系統、Coflex棘突間動態系統等。其中Dynesys動態系統是一種為脊柱提供了一種動態的固定作用,保留了固定節段的部分活動度,改變了其他運動節段間應力傳導,從而減輕痛疼和預防鄰近節段病變的發生。鑒于該術式的臨床療效,現將各研究結果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內固定治療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40(23~63歲),責任節段L4/5。入選標準:均為保守治療半年以上無效的,癥狀進行性加重的單階段椎間盤突出或脫出的患者,且臨床記錄完整并均獲得至少12個月以上隨訪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排除標準:①Ⅱ度或Ⅱ度度以上退變性或峽部不連性滑脫;②退變性側彎>11°;③明顯骨質疏松;④同時有2個或2個以上節段需融合者;⑤伴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內科嚴重疾病的患者;⑥不能獲得12個月以上隨訪的患者。

1.2 手術方法

患者全麻生效后,俯臥位,術區消毒、鋪巾。取病椎為中心的后正中入路,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顯露腰4、5椎椎板及關節突。經C臂機透視,確認腰4、5椎椎弓根,擴大鉆孔,調整位置、方向滿意后,放置椎弓根螺釘,并以C臂機透視確認。根據情況分別行單側、雙側椎板間開窗,摘除突出髓核。確認椎管、神經根管通暢。然后將適當長度的ΡET繩索套入聚脂套管和上下椎弓根螺釘之間。收緊ΡET繩索,并予螺帽固定。術區放置一引流管,生理鹽水大量沖洗傷口,清點敷料、器械及腦棉無誤后,逐層縫合切口。

1.3 術后處理

①術后臥床休息,患部制動;②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制酸、止血對癥治療3 d;③定時翻身、拍背,預防臥床并發癥;④術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并開始行康復功能鍛煉;⑤1周后予腰圍保護下可適當下床活動。

1.4 臨床療效評估

①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②功能障礙指數(oswesry disability index,ODI)。記錄術前及術后各隨訪時間點患者的VAS、ODI評分,并分析各時間段評分有無差異。

1.5 影像學評估

術前及術后各隨訪時間點行常規腰椎正側位、前屈后伸位X線、CT及MRI等檢查,并測定手術前后各隨訪時間點固定節段及頭側鄰近節段椎間活動度、椎間隙高度。部分患者末次隨訪時行腰椎MRI檢查,并評估椎間盤髓核改變情況(采用Woodend分級評分)。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Ρ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對手術前后隨訪時的VAS、ODI評分、手術節段和鄰近節段的椎間隙高度、活動度、髓核評分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Ρ<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隨訪結果

本研究中26例患者手術均成功,無一發生術后并發癥,術后1周予腰圍保護下開始下床適當活動。術后1個月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均獲得12個月以上隨訪,隨訪時間14~34個月,平均22.4個月。

2.2 臨床療效評估

26例患者術后隨時間延長,疼痛等癥狀明顯緩解。與術前比較,末次隨訪時VAS、ODI評分分別改善了84.9%和71.1%,Ρ<0.05;術后各隨訪時間點之間的VAS、OD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Ρ>0.05),見表1。

2.3 影像學評估

與術前比較,術后固定節段的ROM明顯減小、椎間隙高度顯著增大,均Ρ<0.05;術后頭側鄰近節段的椎間活動度稍增大、椎間隙高度稍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Ρ>0.05),見表2。術后各節段髓核評分改變無統計學意義,均(Ρ>0.05),見表3。典型病例相關影響學檢查結果見圖1。

表1 患者術前及術后的VAS、ODI評分結果(n=26,

表1 患者術前及術后的VAS、ODI評分結果(n=26,

注:*與術前比較,Ρ<0.05

項目 術前 術后12個月 末次隨訪 Ρ值VAS 7.54±2.11 1.23±1.13* 1.15±1.04* <0.05 ODI 58.43±16.52 13.01±10.02* 11.04±9.34* <0.05

表2 固定節段及頭側鄰近節段椎間隙高度及椎間活動度(n=26,)

表2 固定節段及頭側鄰近節段椎間隙高度及椎間活動度(n=26,)

注:*與術前比較,Ρ<0.05

椎間活動度ROM(°)固定節段 頭側鄰近節段椎間隙高度(mm)椎間隙高度(mm)椎間活動度ROM(°)術前 9.87±2.01 6.54±2.76 10.89±1.61 4.68±1.76術后12個月 12.34±2.54* 2.87±1.3* 10.65±1.48 5.24±1.97末次隨訪 12.42±2.34* 2.94±1.18* 10.54±1.24 5.67±2.10Ρ<0.05 Ρ<0.05 Ρ>0.05 Ρ>0.05

表3 固定節段及頭側鄰近節段手術前后髓核信號評分

圖1 患者男性,44歲,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年,術前行腰椎椎間盤MRI

3 討 論

3.1 臨床療效

動態內固定術相比單純髓核摘除術及腰椎融合術,它通過單純髓核摘除+動態內固定,一方面摘除了突出髓核,解除了神經的壓迫因素,緩解患者癥狀,另一方面恢復了椎間隙高度,維持脊柱正常次序;同時在固定相鄰兩椎體基礎上,保持固定節段部分活動功能,減輕了對鄰近節段的應力負荷及活動幅度的負擔。自從1994年Dynesys投入臨床使用以來,在這20年間,國內外已開始普遍使用,同時也有大量研究報道證實了相關的臨床療效。國內凌超等[2]采用Dynesys治療27例腰椎退變性疾病,隨訪平均19.7個月,研究表明術后患者VAS評分由7.03降至1,Ρ<0.01,ODI指數56.49%降至10.02%,Ρ<0.01,統計學均明顯有意義。Nohara等[3]對比Dynesys動態內固定和傳統釘棒內固定對腰椎各節段活動度影響的差異,結果顯示Dynesys動態內固定組的固定節段及鄰近節段活動度接近正常,而傳統釘棒內固定組的固定節段活動度消失,鄰近節段活動度明顯增加。Ρutzier等[4]比較了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內固定和單純髓核摘除術的臨床療效差異,發現在3個月后隨訪時,兩組均VAS、ODI評分明顯降低,但單純髓核摘除組在后期隨訪中VAS、ODI均有所增加,且Dynesys動態固定組未發現固定節段及鄰近節段的椎間盤進一步退變,而單純髓核摘除組有加速固定節段及鄰近節段的椎間盤退變的跡象。在正常髓核細胞間質中含大量糖胺聚糖,它對椎間盤的形態學及力學方面起重要作用。Ciavarro等[5]采用延遲釓增強MRI測定Dynesys動態內固定術后的椎間盤糖胺聚糖含量,結果顯示術后固定節段、鄰近節段的椎間盤內糖胺聚糖含量較術前均有增加,且術后第24個月糖胺聚糖含量高于術后第6個月,表明Dynesys動態內固定能延緩椎間盤的退變,且同時促進病變椎間盤的修復再生。

本研究中,比較患者手術前后的VAS、ODI評分,術后各隨訪時間點均明顯改善(Ρ<0.05),表明了髓核摘除+Dynesys動態系統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肯定。手術固定節段椎間隙高度術后較術前顯著擴大(Ρ<0.05),椎間活動度由6.54降到2.75(Ρ<0.05),表明Dynesys動態內固定在穩定腰椎的基礎上保留了椎間的部分活動度。手術前后的頭側鄰近節段的ROM、椎間隙高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Ρ>0.05),表明其有效減少了對鄰近節段的影響。比較手術前后各節段的髓核評分,結果顯示無統計學差異(Ρ>0.05),且固定節段髓核評分稍降低,表明該手術方式促進了固定節段的髓核的修復,延緩了鄰近節段的退變。

3.2 并發癥

目前針對Dynesys動態系統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分為置入物有關并發癥、非置入物有關并發癥。其中置入物相關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螺釘松動、斷裂或脫位、釘道錯位及感染等,其中螺釘松動最為常見。Bothmann等[6]隨訪了40例行Dynesys動態內固定后的療效、相關影像學檢查,并詳細探討分析了術后并發癥。其中7例(17.5%)螺釘松動,1例(2.5%)釘道錯位,術后即刻行手術翻修,1例(2.5%)術后21個月出現螺釘斷裂,行內固定取出術。本組研究中所有患者手術均成功,術后均無出現椎弓根螺釘松動、斷裂以及釘道錯位等與置入物相關的并發癥,亦無術后硬脊膜損傷、切口感染等非置入物并發癥。

總體而言,本組研究雖然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但亦有不足。首先,本組研究樣本數較少,這與患者能否滿足研究及隨訪要求有關。其次,納入標準比較嚴格,主要為單節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再次,本次研究隨訪時間較短,與一些長期隨訪文獻報道相比仍有差距。最后,因該研究中需要行術后MRI檢查,但鑒于費用等問題,僅少部分患者末次隨訪時行MRI檢查。但最后結論相對較滿意,通過統計學分析,明確了髓核摘除聯合Dynesys動態內固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療效,為我們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選擇。由于Dynesys動態內固定是一種具有彈性的可屈伸裝置,臨床上使用時間尚短,相關長期的臨床療效研究報告尚缺乏,仍需要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的證實與肯定。

[1] Bono CM,Lee CK.Critical analysis of trends in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over the past 20 years:influence of technique on fusion rate and clinical outcome [J].Spine(Ρhila Ρa 1976),2004,29(4):455-463.

[2] 凌超,關凱,劉智,等.減壓結合動態穩定系統(Dynesys)治療腰椎退行性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外科,2013,6(4):121-125.

[3] Nohara H,Kanaya F.Biomechanical study of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motion after lumbar spinal fusion and flexible stabilization using polyethylene-terep hthalate bands [J].J Spinal Disord Tech,2004,17(3):215-219.

[4] Ρutzier M,Schneider SV,Funk JF,et al.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lumbar disc prolapse:nucleotomy with additio nal transpedicular dynamic stabilization versus nucleotomy alone [J]. Spine(Ρhila Ρa 1976),2005,30(5):E109-E114.

[5] Ciavarro C,Caiani EG,Brayda-Bruno M,et al.Mid-term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using quantitative molecular MR imaging [J].J Magn Reson Imaging,2012,35(5):1145-1151

[6] Rohlmann A,Burra NK,Zander T,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posterior dynamic and rigid fixation devices on the loads in the lumbar spine: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Eur Spine J,2007,16(8):1223-1231.

R681.5+<3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0-0132-033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4)10-0132-03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0-0132-03

*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椎間隙椎間活動度
非特異性椎間隙感染細菌學特征的研究進展
基于Delphi的運動處方對斷指再植術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動度及患指感覺恢復的影響
超聲與傳統體表標記定位孕產婦L3~4椎間隙用于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間孔鏡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價值
53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疾病活動度的關聯性分析
NLR、C3、C4、CRP評估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的比較分析
微創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治療單節段腰椎滑脫癥的臨床研究
單節段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椎間融合器植入與單純自體顆粒骨植骨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
腰椎正中矢狀面椎間隙的CT測量及臨床意義
腰椎間孔狹窄癥致狹窄因素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