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課堂活動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2014-04-17 04:47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英語課堂學報英語

許 敏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50)

英語課堂活動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許 敏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50)

本文基于近10年來的文獻資料,總結了英語課堂活動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成果,并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評述,進而提出英語課堂活動研究反思與展望。

英語教學;課堂活動;述評

通過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方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及交際能力,一直受到教育研究者特別是一線教師的重視,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為此,筆者以課堂活動、英語課堂活動、課堂的有效性為關鍵詞,檢索了近10年來中國期刊網核心期刊及EBSCO(ERIC)外文數據庫中收錄的文獻。截至2013年6月,有關課堂活動研究的文獻114篇,其中中文文獻87篇,外文文獻27篇。筆者深入分析了49篇來源于重點或核心期刊或被引用頻次居前列的中文文獻和15篇關鍵詞為“英語課堂”“課堂活動”的外文文獻,對國內外課堂活動研究的現狀進行了綜述。

一、英語課課堂活動國內外研究現狀

活動教學是交際教學的一個分支,它的出現增強了交際教學的活力,推動了交際教學運動的發展。英語課堂活動研究的活躍期是在20世紀最后十幾年,如今依然還在發展。Harmer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1983年提出了平衡教學法(balanced-activities approach),他認為課堂教學活動包括“呈現新語言→練習→交際運用”,這一理論使活動教學理論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我國對活動教育思想越來越重視,還將活動理念寫入《英語課程標準》(2001年實驗稿)。

從總體數量看,在這64篇文獻中,中文文獻按年份呈逐年增長趨勢,且外文文獻的總體走勢基本一致??梢钥吹秸n堂活動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它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他們基于輸出理論、構建主義理論、元認知策略等開展了一系列關于課堂活動的研究,從多個層面不同角度來揭示課堂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國內外文獻對課堂活動研究主要體現在對自然語言環境下課堂互動本質與特點的研究,這類研究主要是采取通過觀察,然后描寫的研究方法,圍繞話題轉換與分配、教師話語、學生參與、參與類型、互動類型以及話題如何發展等領域展開。

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課堂教學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特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廣泛的信息交流、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中自覺形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課堂中運用活動理念體現了現代教育觀,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轉變了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教師充當配角,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通過參與小組合作、自由辯論、角色扮演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真實語言交際能力,并提高學習效率,發現和發展學生學習潛能,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好英語。

二、英語課課堂活動研究的主要成果

從檢索到的文獻可以看出,英語課堂活動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組織課堂活動的原則和策略、教師的課堂語言和行為、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三個方面。

(一)組織課堂活動的原則和策略

1.活動內容新穎,具有趣味性。研究者們認為千篇一律的教學活動難以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而內容新穎、貼近生活的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巴班斯基提出:“一堂課上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并非為了引起笑聲和耗費精力,趣味性應使得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活動過程要循序漸進,做好熱身準備,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提供充足的材料。

2.活動體現語言的交際和實用功能。英語是交際的工具,因此,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用英語做事的原則,通過完成“任務”(貼近生活的任務如問路、購物等)掌握這門語言。此外,要使習得高效化,必須設計合理的環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輸入、輸出的外部條件。教師要設計生動、形象的英語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潑、真實氛圍中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克服羞怯的心態,積極融入到英語課堂活動中來。

3.活動形式多樣,具有拓展性。課堂活動的多樣性,不僅體現在內容上而且體現在結構上。課堂活動內容單一會影響學習效率,會造成個別學生參與或機械性模仿,多樣、靈活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快樂學習并熱心參與。同時,在課堂活動設計上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使之“個性化(personality-oriented)”,并不斷發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健康、和諧的發展,真正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教師的課堂行為

教師的課堂行為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如今,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因此,以教學理念為導向的教師行為的研究逐漸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課題。

1.教師課堂行為的分類。按照教師課堂行為方式來劃分,教師課堂行為可分為教學行為、輔助教學行為和課堂管理行為,這三種行為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關注學生的發展,實現師生充分互動是有效教學的關鍵,這里說的“良好的課堂氛圍、關注學生發展、實現師生充分互動”主要指輔助教學行為??梢?,教師在具體教學情景下,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合理有效的互動等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師課堂行為對課堂活動的影響。檢索到的近10年文獻中,對課堂活動產生影響的教師行為主要集中在教師課堂提問、教師的反饋方式以及教師的體態語言三個方面。課堂提問既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又可以讓學生逐漸調整語言達到教學目標。然而,研究者們對教師話語做的抽樣調查顯示,教師在課堂上說話的時間稍高于學生的時間,說話的內容主要是提問而且大部分提問都屬于展示式問題,這導致學生與教師的有意義交際不足,學生在課堂中的語言輸出數量少。因此,教師應減少提問,做到少且精,要少使用展示性問題,多用參考性問題,這有助于讓學生的語言更接近實際生活,而且學生的語言輸出也會增多。積極的反饋比消極的反饋更有益于改進學習者的學習,積極的反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活學習情緒,調節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的積極反應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鼓勵或判斷上,應該通過更深層次的追問來拓展學生能力,啟發學生思維。教師的體態語言和話語一樣都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具有不可忽視的交際溝通作用。教師的體態語言影響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制約著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適當的目光接觸、點頭、微笑等體態語言能傳達鼓勵、激發熱情,降低學生的焦慮和緊張。教師應將體態語和話語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有趣、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信息技術時代,如何運用先進技術和教學手段逐漸成為教學研究特別是語言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檢索的文獻中,研究者們提出將BBS、交互白板、活動積件庫等先進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活動中去,為教學提供了新鮮有趣、更有價值的參考?,F代教學手段對英語課堂活動的作用和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有利于創建交際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等特點,它可以調動學生感官,引起學的好奇心,進而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交互白板的出現也為語言教學帶來福音。交互白板是一個大尺寸的交互顯示界面,它融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成為計算機的一種輸入輸出設備和人與計算機交互的智能平臺。調查顯示,學生們對交互白板非常感興趣,通過使用交互白板課堂氣氛活躍,交互充分,有效地促進了英語課堂的言語交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化繁為簡,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便利。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師節省了大量板書時間,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與學生互動交流上;學生借助更直觀教學方式學得更牢固,同時學生的思考機會和交際密度也明顯增加。例如,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操作平臺指定學生回答問題或小組對話,這樣既節省了老師分組的時間,也給予學生更多鍛煉機會。

3.豐富授課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趣味、生動、貼近生活的氛圍中學習,增加了語言輸入的接收量,這也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準備了足夠的材料。此外,利用多媒體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英語課堂活動研究反思與展望

近10年來,國內外有關課堂活動的研究已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些成果被廣泛應用。但是,現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拓展研究對象的層次范圍

縱觀國內外相關文獻,國外有關課堂互動的研究比國內的研究更深入、更廣泛,而我國有關課堂活動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學,大學英語課堂活動關注只停留在表面,不夠深入?!洞髮W英語教學大綱》規定,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的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同時,為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交際中有效地使用英語這一工具,必須在英語課堂上給予他們更多的訓練機會。如今關于英語課堂活動的研究雖多,然而很多研究結果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大學教師,再加上探討大學教師課堂活動的文章大多只是教師的經驗之談。因此,研究者們應加大對大學英語課堂活動的研究力度。

(二)拓寬研究方法

從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可以發現有關課堂活動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統、綜合的研究,大多是觀察法、問卷法、描述法、解釋法、預測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歸納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等定性分析的方法并不多見。目前,多數研究僅僅是一種理論設想,沒有實踐層面的驗證,無法為教師提供有利參考。由此可見,應拓寬課堂活動研究方法,利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行動研究法、深度描述法等研究方法。

(三)豐富加深研究內容

從已有文獻中可以看出,關于英語課堂活動的研究還只是停留于現狀靜態研究,分析原因,提出策略方面,應進一步加深動態研究和實證分析。因此,研究者要走進課堂,親身體會課堂互動,關注基于差異的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教師課堂行為的個性化研究等。后續研究要將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以及影響課堂活動的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更深層次發掘師生互動、師生關系的性質和影響因素等。

參考文獻:

[1]Ioana Iacob.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Assisted Classes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Annal Computer Science Series,2009(1).

[2]Kyle Peceny.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ransitioning Bilingual Students into Mainstreamed Classrooms[J].Illinois Reading Council Journal,2011(1).

[3]Fenice B.Boyd.Experiencing things not seen:Educative events centered on a study of Shabanu[J].Journal of Adolescent&Adult Literacy,2003(3).

[4]Nathenson-Mejia,S.&Escamilla,K..Connecting with Latino children:Bridging cultural gaps with children's literature[J].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003(27):101-11.

[5]Brice,A.,Miller,K.&Brice,R.G.Language in th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A tutorial[J].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2006(4):240-247.

[6]Chen,Y.Equality and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education:Chinese emergent bilingual children in the English mainstream classroom[J].Language,Culture&Curriculum,2007(1):36-51.

[7]Kerry Moran,K.J.Nurturing emergent readers through readers theater[J].Early Child 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6(5):317-323.

[8]Rillero,P.Building teamwork through Science[J].2005,Early Childhood Today(19)6,8-9.New York:Scholastic.

[9]Tompkins,G.Language arts patterns of practice.(7th ed.) [J].2009,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10]Rosenow,N.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natural world:Learning to love the earth and each other[J].Young Children.2008,10-1.

[11]Felix,Uschi.Analysing Recent CAL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J].Towards a Common Agenda in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Feb,2005,pp.1-32(32).

[12]Anjel Tozcu,James Coady.Successful Learning of Frequent Vocabulary through CALL also Benefi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peed in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Dec,2004,pp.473-495(23).

[13]Dornyei,Z.Attitudes,orientation,and motivations in language learning:Advances in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J].Language Learning,2003(53):3-32.

[14]Masgoret,A.M.&Gardner,R.C.Attitudes,motivation,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conducted by Gardner and associates[J].Language Learning,2003(53):123-63.

[15]Lazaraton,A.Gesture and speech in the vocabulary explanations of one ESL teacher:a microanalytic Inquiry[J].Language Learning,2004(54):79-117.

[16]馬云霞.外語課堂焦慮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17]高桂玲.英語課堂中的沉默現象及其對策 [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2).

[18]王坤,郎碧琪.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調查與提高教師話語效度研究 [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1).

[19]陳周云.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理論依據及原則 [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

[20]唐偉清.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3).

[21]湯聲平,張金陵.教學行動研究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J].教學與管理,2006(3).

[22]姜蕾.英語課堂提問的藝術 [J].沈陽大學學報,2003(2).

[23]莫詠儀,梁悅.EFL課堂上的教師話語特點分析 [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

[24]葉素文.高職高專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 [J].中外企業家,2009(18).

[25]朱曉東.英語課堂“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研究 [J].當代教育科學,2006(12).

[26]歐光蓮.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型英語班的應用 [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27]劉麗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初探 [J].現代教育論叢,2007(10).

[28]韓紅.合作學習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29]魏崢.英語學生對口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直覺認識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

[30]楊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行動研究 [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4(4).

[31]何畏,李輝.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激發大學生英語課堂參與意識 [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

[32]肖春艷,鄭琳靜.關于建立高職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探討 [J].承德職業學院學報,2006(3).

[33]余立,張燁.初中學生英語課堂參與行為的研究 [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3).

[34]呂愛軍,崔穎.簡論英語課堂互動教學 [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6).

[35]彭劍娥.醫學生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影視剪輯的運用 [J].醫學教育探索,2007(4).

[36]何青青.淺談大學英語課堂活動 [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9).

[37]任怡霖.關于大學英語課堂環境的幾點思考 [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3(4).

[38]胡海蘭,候素玲.小組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J].甘肅科技,2004(4).

[39]王曉紋.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提問策略 [J].蘭州學刊,2004(4).1

[40]陸夢菊,唐愛燕,李月.自尊與英語課堂沉默行為關系解析 [J].教學與管理,2011(6).

[41]弋亞娜.淺析大學英語課堂活動的優化 [J].科技信息,2009(29).

[42]孫翠蘭.高校英語課堂中英文電影輔助教學的應用 [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

[43]孫惠莉.怎樣營造英語課堂互動交際氛圍 [J].中國電力教育,2010(24).

[44]葛麗萍.高職英語課堂沉默現象及其解析 [J].中國電力教育,2010(36).

[45]單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J].瓊州大學學報,2006(1).

[46]鄭秋萍.論學生英語課堂參與意識的培養 [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10).

[47]吳愛寧.大學英語課堂環境的優化與改善 [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7(6).

[48]張家進.英語課堂學生有效參與問題的研究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4).

[49]李莉.淺論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

[50]余祥越.“活動”及“參與”與英語課堂教學 [J].零陵學院學報,2003(5).

[51]孫蕊.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素研究 [D].華中師范大學,2009.

[52]徐飛.國內外課堂互動研究狀況評述 [J].國外外語教學,2005(2).

[53]劉賢鳳.影響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外在因素 [J].教學與管理,2004(10).

[54]常玲玲.淺談影響學生參與英語活動積極性的因素 [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

[55]鄭成棟.交互白板在國內外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10.

[56]彭華.英語教師如何自行建立活動積件庫及框架式教案 [J].中國電化教育2003(2).

[57]陳羚.國內外有關教師課堂提問的研究綜述 [J].基礎教育研究,2006(9).

[58]蔡寶來,車偉艷.國外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熱點問題及未來趨向 [J].2008(12).

[59]裴雪梅,李敏.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和教師話語抽樣調查 [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

[60]劉旭亮.大班英語大班教學環境下的師生互動策略研究 [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

[61]魯阿鳳.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活動設計 [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8).

[62]操時堯,魯永紅.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英語課堂活動的設計原則 [J].教學與管理,2011(3).

[63]孫芙蓉,謝利民.國外課堂生態研究及啟示 [J].比較教育研究,2006(10).

[64]王志玲.基于輸出理論的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活動 [J].教學與管理,2011(4).

H0-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302011(2014)01-0071-05

2013-10-07

許 敏(1984—),女,湖北仙桃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猜你喜歡
英語課堂學報英語
用愛澆灌英語課堂
致敬學報40年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讀英語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
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活力
酷酷英語林
《深空探測學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