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律動教學培養學前兒童的創造力

2014-05-26 01:00李晶
外語與翻譯 2014年2期
關鍵詞:小手樂句律動

李晶

(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傳媒系藝術實驗室,新疆阿拉爾市,843300)

二十一世紀以來,學前教育呈現出一個世界性的趨勢,即重視學前兒童創造力的培養。從我們目前培養學前兒童創造力的理論與實踐來看,多側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本文試圖根據律動教學等研究成果,在如何讓學前兒童創編律動動作或作品方面進行實踐,提出一些增強學前兒童創造力的建議,以求教于同行。

一、循序漸進培養學前兒童創造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先針對教材及孩子的實際水平,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地按創編的容量和難度,盡量使每個學前兒童都能體驗到其樂趣。

(一)由無主題到有主題

為了激發學前兒童的創編興趣,一開始,教師可以把創編范圍定得很大,待學前兒童產生興趣后,我們逐步向學前兒童提出有主題的創編要求,即某一律動反應某一主題,如在創編“拍拍小手做什么?”這一律動時,學前兒童可以根據拍身體、做刷牙、洗臉動作等,要求學前兒童圍繞成人勞動這一主題來創編動作。由此可以聯想出疊被子、擦窗戶、掃地、開汽車、打電話、修車等等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動作。

例:1=C 4/4 《拍拍小手做什么?》

歌詞譜:(1-4)拍 拍 小 手 站 站 好, 拍 拍 小手 做 做 好,

歌詞譜:1、 你 用 小 手 來 刷 牙, 我 們 大家 來 刷 牙。

2、你 用 小 手 來 洗 臉, 我 們 大 家 來 洗臉。

3、你 用 小 手 來 疊 被子, 我 們 大 家 來 疊被子。

4、你 用 小 手 來 擦 窗戶, 我 們 大 家 來 擦窗戶。

例:1=C 2/4 《舉你的小手擺一擺》

(二)由橫向到縱向

學前兒童剛進行律動創編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如創編“舉你的小手擺一擺”律動時,不僅要讓學前兒童想出手上動作向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不同方位擺動,在掌握學前兒童思路之后,啟發學前兒童根據律動的情節進行創編姿勢和動作,形成站著擺手、蹲著擺手、單手擺手、雙手擺手、大幅度擺手、小幅度擺手等多種擺動手勢的動作。

歌詞譜:(1-4)向 前 擺, 向 后 擺, 繞 一個 圓圈,跟 我 來。

向 左 擺, 向 右 擺, 繞 一個 圓圈,做 下 來。

(三)由小節、樂句過渡到段落以致完整音樂作品創編

由于學前兒童年齡層次不同,我們將分成a 、b 、 c 三個階段。

1. 創編終止造型

要求學前兒童在律動最后一拍或者最后一小節,做造型動作??梢允菃稳嗽煨?、根據樂曲創編相應動作,能激發學前兒童創編興趣[1]。

2. 為樂句或樂段創編動作

如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第一、第二段動作具有新疆風格,可以讓學前兒童隨節奏跳,第三段是表現兩個好朋友跳舞的內容,把這些動作詞匯聯系各自生活經驗引導學前兒童,啟發他們想出你躲、我藏、你站、我蹲、你跑、我跳等形態各異的動作。

例:1=C 4/4 《掀起你的蓋頭來》

歌詞譜:(1-3)掀 起了 你 的 蓋 頭 來, 讓 我 看你的 眉 毛,

掀 起了 你 的 蓋 頭 來, 讓 我 看你的 眼睛,

掀 起了 你 的 蓋 頭 來, 讓 我 看你的 臉兒,

歌詞譜:1、 你 的 眉 毛 細 又 長 啊,好象那樹梢的 彎 月 亮,

2、 你 的 眼 睛 明 又 亮 啊,好象那秋波的 一般 樣,

3、 你 的 臉 兒 紅 又 圓 啊,好象那蘋果的 到秋 天,

3. 根據樂曲情節線索創編相關動作

如創編律動《我是草原小牧民》時,教師先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學前兒童提供創編思路,還可以讓學前兒童觀看一些有關電視節目,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讓學前兒童了解一些蒙古族、藏族舞蹈動作的語匯,因而使他們有能力根據情節將跑馬步、揚鞭勒馬、風吹草動、喂馬、擠奶等動作提取、組合、創造出一個完整的律動小組合[2]。

例:1=C 2/4 《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引導學前兒童掌握動作變化和動作組合的創編規律

教師只有讓學前兒童掌握創編規律,才能進一步調動學前兒童創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前兒童獲得成功體驗[3]。

(一)動作變化規律

在教給學前兒童基本動作之后,可以讓學前兒童找出許多相似的動作,啟發學前兒童很多動作可以變換幅度,增大身體姿態的搖擺幅度等,讓學前兒童逐步體會到:可以通過改變某動作的姿態、節奏、幅度、力度、方向創編出別的風格的舞蹈來。

(二)動作組合規律

兩個以上的動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新的動作。誠然,學前兒童剛開始創編動作組合,多數是無意識的、沒有一定規律的創編,因此,我們教師可以做以下幾種規律引導教學。

1. 對稱規律

動作組合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引導學前兒童將同一動作反向重復,使之具有對稱美,以便學前兒童效仿后,再自己創編出新動作[4]。

2. 順序規律

組合時,教師可以幫助學前兒童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發展,即前后次序、上下次序、左右次序等等,千萬注意動作與動作之間跨度,以防學前兒童難以接受。

3. 多種組合規律

即反復規律,也就是主題動作加變化動作規律。主題動作加變化動作+主題動作加變化動作+主題動作加變化動作……反復式規律,這種組合使舞蹈具有整體感,也有利于學前兒童較快掌握并運用實踐中[5]。

4. 交替規律

即動靜交替進行組合,教師可以引導學前兒童將原地動作與進行動作交替,也可以將站的動作與蹲的動作交替等。

5. 隨音樂的節奏進行組合的規律

即給抒情樂句配上柔和動作,給歡樂樂句配上活潑的動作,給重復樂句配上反復動作等。

通過以上律動活動設計和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學前兒童自己創編一定范圍的舞蹈小組合,不僅使學前兒童在動作的技能靈巧方面獲得發展,更重要的是對學前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方式。

[1]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麗莎.論音樂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3]曾繁仁,高旭東.審美教育新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0.

[4]李俊,趙楓.世界音樂教育集萃[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

[5]張前,劉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小手樂句律動
作 品:景觀設計
——《光影律動》
“律動世界”展覽全接觸
律動之美
“三個經濟”律動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大手牽小手
鋼琴演奏中劃分樂句的方法及表現樂句的策略
大手牽小手 平安伴我走
我國傳統琴樂句尾疊音手法的運用及其美學意蘊
板式變奏原型結構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