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天見報的圖片版如何抓住讀者?——《燕趙都市報》“鏡像”圖版策劃編輯思路解析

2014-05-30 06:11崔中波李麗芳
中國記者 2014年2期
關鍵詞:專版燕趙都市報

□ 文/崔中波 李麗芳

近年來,許多生活類報紙為爭奪讀者,或因改版需要,紛紛開設圖片專版。圖片專版既為新聞攝影開辟了一個廣闊空間,又以其形象直觀、現場感強等特點受到讀者歡迎。在這種背景下,《燕趙都市報》于2013年下半年醞釀創設了每周一期、星期日見報的“鏡像”版,明確定位為“打造民生萬象圖”,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提升報紙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周日見報的“鏡像”圖版怎么做?

跟所有生活類報紙一樣,《燕趙都市報》也強烈感受到來自網絡等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做出積極調整和改革勢在必行。推出星期日版是一系列變革中的重要一項。一方面為了報紙耐讀好看,豐富報紙出版形態,另一方面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做到張弛有度、深淺有度,增加讀者的閱讀感受。

周日見報的《燕趙都市報》“鏡像”版主要做什么呢?做報紙平日版面不易做、讀者在工作日不易讀到的內容。眾所周知,大多數報紙的圖片版常常周一至周五見報,《燕趙都市報》也不例外,工作日有“影像河北”版。但平時版面經常面對大量新聞素材,無論是重磅新聞,還是小事件、小人物,囿于時間的局限性、信息的動態性、報道的快速反應性,采編人員往往將新聞圖片定位在“美化版面”上,難以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因此淺顯、單薄的信息以及快餐類圖片,不能滿足讀者。星期日出版的“鏡像”圖版,由于刊發周期較長,采編人員可以通過精心策劃,對其內容、形式進行雕琢,在深度上拓展延伸,挖掘新聞背景,使讀者深入了解,升華報紙的閱讀品位。

同時,編輯部通過一系列讀者調查了解到“星期天報紙”與“平日版報紙”最大的區別在于“休息日”與“工作日”的差異,即讀者閱讀時間、情景不同。由此決定了星期日所有見報版面,包括“鏡像”版選擇的新聞既要滿足讀者新聞需求,更要提供適合于休息日鑒賞的內容。所以,選擇圖片時,編輯部以強烈的“現場感、貼近性、厚重感”,形成“展示文化意蘊”的風格,通過豐富的信息、視覺沖擊力,提供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整個過程既包含著對讀者個體文化追求的肯定,又賦予閱讀活動極高的價值感。

策劃選題:講人的故事

做好圖片專版,確定好選題最重要,編輯部把很大精力放在了定選題上。在這個過程中,“鏡像”版始終堅持自己的選圖標準:關注人物命運、緊扣時代脈搏、記錄社會變遷。

《燕趙都市報》“鏡像”版的圖片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一組圖片表現一人一事的圖片故事,比如《控訴日本性暴第一人最后的日子》《淬火女保鏢》等;另一類是以某一主題集納而成的一組專題圖片,比如《在家搞定》《瘋狂的小廣告》《所以光頭》《對號入座》等。

關注人物命運

總有一些特別的人物躍出人群,走進我們的視野。在關注人性命運方面,比如,2013年9月4日,中國控訴日本性暴第一人萬愛花帶著未了的心愿含恨離世,享年85歲。遺漏掉對這樣一位歷史活化石的關注,將是我們的失職?!扮R像”版于2013年9月15日應時推出了《控訴日本性暴第一人最后的日子》這組照片。版面關注了老人屈辱痛苦的經歷:14歲起,三次被日軍抓走遭受非人虐待、性侵,全身多處骨折,終身不育,后半生遭受諸多后遺癥困擾;關注了老人為等到日本政府賠禮道歉那一天,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抗爭;關注了老人去世前的點點滴滴……老人那倔強的眼神、爬滿皺紋的臉,強烈沖擊著讀者,警醒人們不能忘卻歷史。

緊扣時代脈搏

圍繞時下熱點做文章,也是“鏡像”版的使命。比如,政府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這不僅是計生政策的重大調整與完善,也是對失獨者的最好慰藉。2014年年初,各省相繼推出落實“單獨二孩”政策的時間表,在這樣的歷史節點,“鏡像”版于今年1月19日順勢推出了《最高齡產婦》這組照片。版面關注了60歲的安徽人盛海琳在失去獨女后冒險選擇了試管嬰兒手術,并成功誕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創造了最高齡產婦的一個奇跡。這樣的故事讓人驚羨,令人心酸。版面盡最大努力還原了盛海琳做決定的過程、一路走來的艱辛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通過一張張充滿張力的照片,無聲訴說了失獨家庭共同的凄愴與壓抑,高齡產子的艱苦可畏與百感交集,展示了失獨家庭自我拯救的強烈渴望。當然,更深刻的意義在于呼喚社會管理者更多地關注民生話題,幫助民眾規避風險,制定更人性的政策。

記錄社會變遷

我們處于一個轉型的時代,一個不斷創造奇跡而瞬息萬變的時代?!扮R像”版不能缺位自己的責任:記錄社會變遷,展示歷史脈絡。比如,2013年11月3日的《空凳子:農村之痛》,記錄的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部分農村人口為了擺脫貧苦、提高家庭收入,通過各種途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農村“男耕女織”的傳統生存方式在許多地方已不復存在,此情此景令人唏噓;2013年11月17日的《淘夢中國》,記錄的是經過改革開放,中國在全球的地位愈發重要,很多非洲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奮斗淘金?!扮R像”版諸多版面都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

圖版的文字要能引發思考

圖片專版普遍對文字說明不夠重視,這是我們極力避免的。我們把每一期的文字確定在六七百字左右,以簡潔為宜。每一期“鏡像”版在選好圖片的前提下,用最凝練的文字把圖片的新聞要素、背景表達清楚,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更重要的是,賦予圖片思想的力量——利用有限的文字,揭示圖片以外的信息,把圖片本身所呈現的內容引向一個更深的層次,引導讀者思考。2013年10月13日的《對號入座》,給讀者呈現了“十一黃金周”期間種種不文明行為,但我們并沒有簡單地立此存照,而是引申開來,希望每一個人比照這組圖片,“照鏡子、正衣冠”,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提升社會文明共同努力,進一步拓展思想、升華主題。

版面打破常規,精心編排圖片

打造好圖片專版,編排至關重要。編輯部經過與版式部門商議后確定,首先,要打破常規,把兩個相鄰的單版打通做成通版,彰顯沖擊力。其次,大膽留白,通過恰當的留白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圖片上,達到強化視覺的效果。再次,整版圖片不能平均用力,主打圖片在版面安排上要形成視覺中心。主打圖片以近景或特寫、典型瞬間為主。比如,2013年11月24日的《淬火女保鏢》,主圖為剛剛匍匐爬過極低鐵絲網的保鏢學校女學員,那疲憊不堪的眼神,那多人圍觀的近景,把保鏢學校的魔鬼訓練體現得淋漓盡致;2013年9月8日的《瘋狂的小廣告》,主圖為一座被小廣告貼得密不透風的便民服務欄,嚴嚴實實的服務欄早已面目全非,小廣告把有用的信息擠得無處插身,其瘋狂性躍然紙上,讓人頓生憎惡之感。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與實踐,《燕趙都市報》“鏡像”版漸次成型,呈現出一幅恢弘的“民生萬象圖”?!扮R像”版陸續收獲讀者及老報人的肯定,“炫目的鏡像版,是周末的一大亮點”……編輯部將繼續不懈探索,透過光與影交織的世界,進一步解讀社會、記錄時代、洞悉人性、啟迪心靈。

猜你喜歡
專版燕趙都市報
決勝脫貧攻堅的燕趙答卷
以15秒播出一個溫暖的片斷——溫州都市報的抖音號運營實踐
后資源經營專版
慷慨悲歌話燕趙
水黑燕趙
燕趙英杰
海門市五港幼兒園專版
特別專版
“奧運專版”今日推出
試論《都市報道》與“民生民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