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氣血神論治消化性潰瘍的經驗

2014-05-30 10:48滕立平趙曉峰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柴胡疏肝散臨證經驗消化性潰瘍

滕立平 趙曉峰

【摘要】 本文總結趙曉峰主任醫師從氣血神論治消化性潰瘍的經驗,認為消化性潰瘍多存在肝郁脾虛,既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外邪侵襲,也有脾胃虛弱之正虛,氣血神均參與了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展。治療當以疏肝健脾為基本治法,配合扶正祛邪,注重氣血神并調,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左金丸合理化裁,才能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趙曉峰主任;柴胡疏肝散;消化性潰瘍;臨證經驗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055-01

趙曉峰主任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臨證30余載,學驗俱豐,病者云集,尤其診治消化性潰瘍有獨到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F將趙曉峰主任醫師從氣血神論治消化性潰瘍的經驗總結如下,以饗同道。

1 注重疏肝健脾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消化性潰瘍多存在肝郁脾虛。多因肝氣郁結,橫逆犯胃引起。肝為厥陰,風木之臟,性剛強,喜條達,主疏泄。若憂思惱怒,情志不暢,氣機紊亂,肝氣郁滯,失于疏泄,則橫逆犯脾胃,造成木郁脾虛,肝脾不和,脾失健運,成為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機。常見胃脘脹痛,食后加重或牽引兩肋,掣及背部,泛酸納呆,情志不舒,善太息,每因情志因素而變化,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沉弦。治宜疏肝健脾,理氣和胃,常見于潰瘍病的早期和急性活動期。常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左金丸加減,藥用枳殼、香附、陳皮、川楝子、佛手等疏肝理氣;白芍、當歸等以柔肝體,養肝血,緩急止痛;半夏、黨參、生姜等健脾和胃;延胡索增強止痛且收斂潰瘍,促進潰瘍愈合。

肝郁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學者研究發現消化性潰瘍患者與健康人之間的肝臟象情緒狀態存在著明顯差異,其中醫肝臟象情緒量表總分、Beck焦慮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積分均高于健康組,說明消化性潰瘍患者存在較明顯的肝經定位特征和焦慮抑郁情緒。進一步將消化性潰瘍患者的5種證型比較,氣滯型和郁熱型的Beck焦慮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積分以及中醫肝臟象情緒量表總分、肝經維度積分、焦慮積分和抑郁積分均顯著高于陰虛型、虛寒型和瘀血型,表明氣滯型和郁熱型的臨床表現具有更多的肝經定位癥狀,有較多的焦慮抑郁情緒。納入研究的165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中,與肝證有關的證型氣滯型占25.5%,郁熱型占33.9%,占總病例的多數[1],都說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與消化性潰瘍有關,治療消化性潰瘍疏肝是重要的環節。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治療消化性潰瘍,不論調肝氣之疏泄太過與不及,柴胡與芍藥為必用之品。柴胡與芍藥是常用疏肝藥對,柴胡舒肝解郁,疏散肝氣,但柴胡辛散過用則易傷肝陰,易動肝之相火,配酸苦微寒之白芍,斂降肝氣,二者相伍一散一收,一升一降而調理肝氣。這也是嚴格遵守古人“六腑以通為用”,“通則不痛”的治療原則,更要從廣義的角度理解運用“通”法,因于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因于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因于陰虛者,益胃養陰即所以通,只有具體結合病機而取治法,有的放矢[2],善用“通”法,方能提高臨床療效。

2 注重扶正祛邪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脾胃虛弱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病過程中也有重要影響,脾胃虛損是消化性潰瘍發病之本[3]。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氣升清使精微物質輸布得以充養肌體,胃氣降濁使糟粕廢物傳送得以排除體外,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使氣血津液生化有源,從而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中醫脾胃生理功能與現代醫學中的免疫系統功能類似,脾胃健旺,人體免疫力強,能較好地抵御損傷因素的侵襲而不易發生潰瘍,反之脾胃虛損則易發生潰瘍。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有學者對寒區軍人消化性潰瘍中醫證候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63.7%(223/350)。肝胃不和與胃熱熾盛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感染程度較其他各型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4]。趙曉峰主任醫師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脾胃虛弱引起。有學者研究發現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細胞均明顯降低;而且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比十二指腸潰瘍更低,表明消化性潰瘍患者確實存在機體細胞免疫的低下,在胃、十二指腸粘膜則可表現局部防御功能減弱,易引起生物因子如幽門螺桿菌的侵襲,使潰瘍更加嚴重。研究還發現中醫實證的消化性潰瘍僅見NK細胞的降低,而中醫虛證的消化性潰瘍CD3+,CD4+,CD4+/CD8+及NK細胞均明顯降低,且其CD3+,CD4+,CD4.+/CD8+及NK均低與實證患者,反映了消化性潰瘍中,虛證的細胞免疫明顯比實證低下[5],這項研究也表明脾胃虛弱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也為我們治療消化性潰瘍時有意識地選用黨參,山藥等增強細胞免疫的中藥提供了理論依據。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幽門螺桿菌(Hp)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病和復發的重要病因,屬中醫學“邪氣”范疇,Hp入侵后又可損傷脾胃,進一步加重脾胃虛弱,最終使病程遷延不愈,反復發作。臨床治療必須注意扶正祛邪,既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又要保護脾胃運化功能,臨床常在柴胡疏肝散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半夏瀉心湯健運脾胃,配用左金丸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酌加蒲公英、黃芩,但須隨證嚴格配伍,切忌妄用苦寒,以免損傷脾胃之氣。有學者也認為治療消化性潰瘍應用半夏瀉心湯時,可適當加重芩、連用量以增加抗菌力度,同時增加生姜、半夏、大棗用量,溫以制之,可固護正氣[6]。

3 注重氣血神并調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氣血神均參與了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展。消化性潰瘍所表現出的肝郁和脾虛屬于氣分,而經常會伴發便血、黑便、嘔血等血分證表現。并且常會表現出精神緊張、抑郁等神的異常表現,臨床要注重氣血神并調。對于出現便血、黑便、嘔血要常配伍三七、白芨等活血止血藥品,既可止血,減輕潰瘍面的滲血,也可防止因止血而形成瘀血,加重病情。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情緒應激是消化性潰瘍的一個重要誘因,同時也是消化性潰瘍恢復、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去除情緒因素,則胃潰瘍恢復減慢,病程延長,甚至是反復遷延難愈。但如進行有效的干預,給予抗應激或是緩解情緒因素所造成的壓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要注重調神,常在使用柴胡疏肝散的基礎上加用茯神、夜交藤舒緩精神,減輕緊張情緒。有學者觀察柴胡疏肝散對應激狀態下大鼠胃潰瘍的治療作用,結果發現通過乙酸燒灼形成慢性胃潰瘍的對照組大鼠胃組織漿膜層較多炎性滲出,炎性細胞浸潤;黏膜層炎性細胞多,腺體排列中度紊亂;肌層細胞排列紊亂較多,炎性細胞較多,有炎性滲出。而柴胡疏肝散治療組的大鼠胃組織漿膜層滲出減少甚至消失。炎性細胞明顯減少;黏膜層,腺體恢復正常,僅有個別炎性細胞;肌層,肌肉排列清晰,僅有少量炎癥細胞存在,并且柴胡疏肝散具有一定的降低血漿皮質Cr含量的作用,證明柴胡疏肝散對緩解不良情緒有一定的作用[7]。

趙曉峰主任醫師認為,消化性潰瘍屬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疇,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會因素都對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有很重要的意義。樂觀的情緒、規律的生活,避免過度的緊張與勞累,在本病的發病與治療中都很重要;并且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疏導患者的情志,培養其良好的心性,對疾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一定的輔助作用[8]。飲食方面,應避免或少食某些刺激性食物,更不能暴飲暴食,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應戒煙、酒,盡量不食咖啡、濃茶、辛辣醋等刺激性食物及損傷胃黏膜的藥物;飲食不宜過飽,以防胃竇部因過度擴張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等等[2]。

總之,趙曉峰主任醫師主張從氣血神論治消化性潰瘍,認為消化性潰瘍多存在肝郁脾虛,既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外邪侵襲,也有脾胃虛弱之正虛,氣血神均參與了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展。治療當以疏肝健脾為基本治法,配合扶正祛邪,注重氣血神并調,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左金丸合理化裁,才能提高治療效果,獲得滿意療效。

參考文獻

[1] 宋煒熙.消化性潰瘍中醫五證型的情緒測量分析[J].中醫藥學刊,2006,7(24):1236-1237.

[2] 薛進福.消化性潰瘍的中西醫結合診治要點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0,19(8):190.

[3] 孫俊.從肝脾論治消化性潰瘍的探討[J].陜西中醫,2009,1(30):55-57.

[4] 邢安輝.寒區軍人消化性潰瘍中醫證候的流行病學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2,1(30):13-16.

[5] 葉蔚.消化性潰瘍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中醫虛實的關系[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5,1(29):24-25.

[6] 李志濤.淺談消化性潰瘍中醫藥治療體會[J].杏林中醫藥,2010,2(30):117-118.

[7] 馮育航,董湘玉.柴胡疏肝散對應激狀態下大鼠胃潰瘍的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0(1):26-27.

[8] 韋昌國.消化性潰瘍的中醫常見證型及治療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6):18.

猜你喜歡
柴胡疏肝散臨證經驗消化性潰瘍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胃痛的臨床分析
張靖敏教授治療肝郁脾虛型經間期出血經驗舉隅
潘妥拉唑鈉注射液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研究
哈薩克醫家運用放血療法的治病經驗
丁義江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證經驗
郁寧湯治療抑郁癥的臨證經驗
柴胡疏肝散治療中風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
柴胡疏肝散在中醫內科的臨床運用
柴胡疏肝散聯合枸櫞酸鉍鉀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