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2014-05-30 10:49胡景民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預防并發癥

胡景民

【關鍵詞】 靜脈留置針;并發癥;預防;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14-01

靜脈留置針,因其操作方便,能減少血管損傷、減少穿刺次數、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活動不受限制等優點,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深受病人歡迎,但作為侵入性操作,仍然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并發癥,現就靜脈留置針常見的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作一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62例患者,其中女30例,男32例,年齡5-86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腦外傷病人40例,骨盆骨折9例,四肢骨折10例,肝破裂3例。置管時間7-20天,置管時間平均15天。

1.2 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一般選擇血管較直,避開關節部位的靜脈血管,常規消毒鋪巾,按靜脈穿刺方法進針,見有回血后退出導絲,邊退邊把靜脈針順血管方向推進少許,使之更加牢固,用敷貼固定好針柄和管口。

2 結 果

本組有6例發生并發癥,其中導管脫出2例,靜脈炎3例,導管阻塞1例。

3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3.1 導管意外脫出 在導管使用過程中,禁止牽拉導管,使用前要嚴密觀察導管是否固定牢固,避免置管肢體活動過度,特別是天氣炎熱、出汗較多時,敷貼容易脫落,發現異常及時更換。

3.2 感染 留置靜脈針后,要在敷貼上注明日期、時間,以便及時更換,要每隔3天更換敷貼一次,更換時,如有分泌物或血痂,不可強行去掉,要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濕潤后輕輕去除,再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擦洗穿刺口周圍皮膚,用2%碘酊消毒皮膚及導管,再用75%酒精脫碘,消毒范圍要大于敷貼覆蓋范圍。原則上靜脈留置針留置一周,如需要,重新選擇血管,更換留置針再次留置。如病人需要洗澡時,選用其粘附性、可塑性強的家用保鮮膜,包裹置管肢體針眼處無菌敷貼外及導管接頭,上下端用“通氣膠布”黏貼堅固,淋浴后撕去保鮮膜擦拭周圍皮膚即可。

3.3 靜脈炎 靜脈留置針植入后,特別是輸入高滲或刺激性藥物后,常常在血管前方出現紅色條索狀血管,這都是靜脈炎的癥狀,因此,輸注刺激性藥物時,如果不是特別要求滴速快者,盡量放慢滴速,減少刺激,如果發現有靜脈炎癥狀,盡量更換其他藥物,并用熱毛巾進行濕熱敷,或用硫酸鎂進行濕熱敷效果更好。

3.4 凝血塊堵塞 長期使用,導管內會形成血栓或纖維蛋白酶,使導管堵塞,回抽不回血,為防止堵塞,每天靜脈輸液完成后,要用2ml含1000-1250IU肝素的生理鹽水或用尿激酶稀釋液封管,并以肝素帽封口,以防導管內血栓形成,堵塞導管,因此,要每天進行注射前,用5ml注射器回抽,看回血是否通暢,有沒有堵管發生,堅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3.5 尖端貼壁 在使用靜脈留置針過程中,由于病人的肢體不受活動限制,有時候,無意中,會使靜脈內導管發生彎曲,管部尖端易緊貼血管壁,影響輸液,處理方法是避免病人過度活動,出現液體滴速不暢時,輕輕調動留置針位置,改變留置針方向,使之順利滴完。

3.6 局部滲血及血腫 一般情況下,是發生在拔針后,處理方法是拔針后,要按壓針眼5分鐘以上。

4 體 會

靜脈留置針的使用減少了穿刺次數,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節約了醫療資源,減少了護患糾紛,融洽了護患關系,同時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為了減少使用靜脈留置針所發生的并發癥,需要我們護理人員要有過硬的穿刺技術,規范操作過程,嚴格無菌操作,把并發癥消滅在萌芽之中,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徑霽,閆秀蘭.淺靜脈留置針保護膜更換時間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6):46.

猜你喜歡
靜脈留置針預防并發癥
集束化護理減少靜脈留置針患兒并發癥的作用
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的護理與預防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艾滋病患者應用靜脈留置針配合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的護理分析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研究與護理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