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適趣話》中的美國社會風氣

2014-06-09 20:26史式
文史雜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趣話餐會計程車

史式

臺灣《中外雜志》1991年6月號第49卷第6期(總第292期)刊有一篇《胡適趣話》(作者駱志伊),涉及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社會風氣?,F摘錄于下,以饗讀者。

1936年(民國25年),美國哈佛200周年紀念日,頒給胡適名譽博士學位。在極嚴肅的氣氛下,胡適登臺演講,大談學校門口的廣告,妙語如珠,令人叫絕。他擔任駐美大使任內,喜歡自己一個人出去吃頓小館。他一生中走遍世界各地,每到一地吃飯時,必攜走火柴一盒留念。結果為外國報紙發了花邊新聞,說胡博士有收藏火柴的嗜好。某火柴公司看了報紙,竟派人送了兩木箱火柴給他。胡適收到后啼笑皆非,把火柴全部轉送好友趙元任,用了幾年還用不完。

胡適一生榮獲36個博士學位,是一個有高度國際聲望的人。上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展望雜志》推舉出100位對當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偉人,“胡適”大名榮列其中。但是由該雜志聘請主其事者,只知胡適是國際學術界風云人物,而不知胡適究竟對學術界所貢獻的是什么?因此他們推存的理由竟是“發明簡體白話文”。這連胡適本人也不能接受。他笑著對人說:“世界上哪有什么人能‘發明一種文字呢?”

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前,有一位芝加哥大學教授史密斯當選了眾議員。胡適和他曾有過一飯之緣(和他同桌吃過一餐飯),知道他當選,于是柬請其到雙橡園大使館晚餐。誰知這位史議員,紗帽初戴,幾乎手忙腳亂。餐會時間已逼近,他才匆匆忙忙雇一輛計程車(出租車)。坐上車子后,他還不知道當天請客的大使叫什么名字,于是詢問計程車司機,司機哪里會知道!好在與“大使”吃飯并不要叫名字,滿口“閣下”、“大使”也就可以應付裕如了。因此一直到席終,都沒有露出馬腳,賓主盡歡而散。

餐會結束,主人送客,胡適說了一些歡迎到中國訪問一類的話,以示友好。史密斯終于露出了馬腳,他說:“我一定要到貴國觀光的。我第一個要拜訪的便是我的好朋友胡適博士。大使先生,胡適博士現在在什么地方?”胡適聽后,笑顏大開,回答史議員說:“議員先生,胡適就站在你的面前??!”二人相擁大笑。史密斯議員當時滿臉尷尬,太難為情了!

這幾則故事還算是謔而不虐,不過好笑而已。不過也足以說明那時的美國頗有浮夸、胡吹一類不良的社會風氣。

題圖:胡適(居中)在美國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成都)館員

猜你喜歡
趣話餐會計程車
趣話“虎”漢字
九月趣話九數
林中餐會
趣話宋朝四大名爹
趣話“羊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