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原因、實質及目的分析

2014-06-26 22:19田興瑞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14期
關鍵詞:目的實質

田興瑞

摘 要:通過分析比較我國歷來的刑法修正案中關于經濟犯罪處刑的調整,我們可以很明晰地看到我國經濟犯罪處刑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我國經濟發展、人權保護發展、法制體系構建的需要,也是我國法治文明化的表現。經濟犯罪處刑的變化有著一定的社會目的和法治目的,故在此對我國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原因、目的、實質做一簡要分析,旨在通過此分析進一步探究我國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合理性、先進性以及這種變化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經濟犯罪;處刑;原因;目的;實質

中圖分類號:D924.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291-02

一、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原因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教導我們要用聯系的、發展的、矛盾的視角去分析問題。我國經濟犯罪處刑的變化不是空穴來風,它有著一定的社會原因。下面將對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原因作一簡要分析。

(一)我國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自加入世貿組織后與國際經濟的發展接觸越來越多,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由于一開始我國刑法對經濟犯罪采取重刑化的態度,致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頗大的困擾,使一些市場經濟主體不敢放開了干,怕觸犯刑法。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化的加快,對經濟犯罪采取重刑化的態度會嚴重束縛經濟的發展,不對經濟犯罪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刑罰又會破會社會主義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的發展,所以在折中的條件下選擇采取改變經濟犯罪的處刑,使經濟犯罪處刑不斷輕化。經濟犯罪處刑的變化不但是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人權主義的發展

人權是人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和主體資格。尊重人權和保障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趨勢。在現時代,人權具有全球性話語的地位,人權狀況成為評判行為合法性的普遍標準。人權觀念得到人類文化多樣性的認同,人權制度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法律支持,由此帶來當今各國、各地區、乃至全球的人權事業的大發展。我國也不例外,不但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法律體系,也全面加強國內人權法制保障。把保護人權也寫入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中。隨著人權主義的發展,對人的生命進行深層次考慮,意識到生命權和健康權的重要性,我國也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于是,全球范圍內開始關注刑罰對人的懲治力度,逐步走上輕型化的道路,這對我國刑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必須融入到世界之中。法律國際化的發展促使中國的刑法必須摒棄傳統的重刑化思想,接受輕型化的刑法處罰。我國的經濟犯罪處刑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發生變化。

(三)國際立法思潮的影響

國際上一種新的立法思潮會對各國的立法實踐造成莫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立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立法思潮的影響。國際上取消死刑,實施輕型化已成為各國法學家的一致觀點,尤其是對不剝奪他人生命權的犯罪更應該取消死刑。所以,我國的刑法處罰中也越來越多地取消死刑,輕型化。我國經濟犯罪處刑受國際立法思潮的影響不斷地走向輕型化,死刑現基本不再是經濟犯罪的刑罰,也提升了經濟犯罪的標的額。

(四)我國傳統的重刑化刑事政策面臨困境

20余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重刑化刑事政策。但從現有的社會狀況以及逐年上升的刑事審判案件來看,我國并沒有有效控制經濟犯罪,且通過對相關官方公布的數據分析我們很明顯地發現,經濟犯罪的發案增長率遠遠高于刑事案件的整體發案增長率;在經過若干次的嚴打之后,經濟犯罪的高發勢頭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由此可見,重刑化刑事政策對于經濟犯罪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我們需要對經濟犯罪的刑法處罰進行一定的改觀。

二、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實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法治文明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犯罪處刑也不斷地呈現新的趨勢和走向。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之上,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實質所在。只有在充分了解實質的情況下才會明確法律制度的走向和其變化的社會需求性以及法治進步性。

(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經濟犯罪是為了規制社會經濟發展的秩序,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我國刑法對經濟犯罪的規定在整個刑法中占有重大的比例,這充分說明了刑法對經濟犯罪規制的重要性。相比較而言我國刑法頒布之初對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較大,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重刑化思想的影響下我國經濟犯罪處刑相當嚴重。但是秩序和自由自古就是法律的沖突所在,重刑化的處刑非常有利于經濟秩序的保護,但是這也會傷害或者抑制經濟主體的主動性,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經濟區域合作越來越頻繁,抑制經濟主體商自由發揮的法律措施非常不利于經濟的自由發展,所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刑法對經濟犯罪的處罰不斷地進行調整,經濟犯罪處刑不斷地發生變化。

(二)法治文明化的體現

現階段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法治文明程度的標準,除了法制建設的完善程度和法律規范化的程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人民對法律的擁護程度和法律對人民權利保護的力度。我國刑法頒布之初,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對很多的罪都實行重罰,死刑是一個應用比較多的刑種,我國的法治文明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隨著依法治國思想的提出,我國的法治文明化進程不斷加快,與國際法律的發展也逐漸接軌,我國的法治文明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國刑法中有很多不與法治文明化相符的內容。為了法治文明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與法律國際化的思潮相吻合,我國便積極出臺刑法修正案以達到法治的目的。刑法修正案對刑法法規的修正是我國法治文明化進程的一個很好見證,尤其是廢除已不存在的罪名和降低相應罪名的法定性等,充分體現出我國法治的文明化。

(三)權利觀念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法治建設不斷前進,普法教育的廣泛開展使我國民眾的法治思想不斷得到提升,廣大國民開始審視自己的權利,充分認識到國家的權力來自人民,國家公權力必須保障公民的權利,只有在公民權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會積極擁護國家的法律,國家公權力得到很好地落實。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刑法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需要,重刑思想已使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法律的牽制。尤其是經濟犯罪以剝奪人的生命為刑罰的制裁方式得到很多人的反思,這樣的懲治方式是否合乎立法的初衷,是否達到法律制裁的社會目的。在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國的法治建設不斷完善,權力和權利的解析更加清晰化,權利觀念深入人心。這就要求我國的經濟刑法不斷進行修正以達到目的。endprint

三、經濟犯罪處刑變化的目的

刑法的應受懲罰性是有一定的社會目的,是為了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懲治經濟犯罪是為了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保護公私財產。經濟犯罪處刑的不斷變化是有一定的社會目的和法治目的。

(一)適應經濟的發展,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經濟刑法是為了保護我國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正常運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模式、經濟發展方式、經濟主體等都會有新的變化。但是,由于法律是對未來社會的規制,在當下法學家們不可能完全預測到未來社會的樣子,因此,法律往往具有滯后性。其次,為了人們行為的常態性和穩定性,法律必須具有穩定性。法律的穩定性和滯后性有時候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經濟刑法也一樣,在某些時候會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刑法修正案和刑法理論對此作出調整,改變經濟犯罪的罪名、處刑等以適應經濟的發展,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保護人權,保障公民的權利

我國的人權發展一直是國際上樂道的話題之一。早先,我國的人權保護確實不及國際上某些發達國家,但是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國的人權發展也逐步走向新的境地。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也將保障人權寫入其中,這說明我國的人權事業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的普法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權利觀念深入人心。社會意識具有獨立性,有時候會先于社會存在而發展,有時候會滯后于社會存在,法律作為上層建筑也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它的滯后性會侵害廣大民眾的權利,導致憲法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得不到切實保障。刑法是懲罰犯罪的法律,對公民的權利保護具有終局性,因此刑法必須與時俱進,充分保障公民的權利,促進人權的發展。所以,我國刑法修正案需要對不適合社會發展的刑法法條需要修正,以達到法律保障的飽和狀態。

(三)懲治罪犯,保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公私財產

依據我國刑法第13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犯罪必須具備兩個本質屬性:一是具有社會危害性;二是應受刑罰處罰性。我國刑法是運用公權力對犯罪進行懲治保護刑法應保護的法益。經濟犯罪是指在商品經濟的運行領域中,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嚴重侵犯國家經濟管理制度、破壞社會經濟秩序,依照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中國刑法分則第三章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另一類是中國刑法分則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罪。除此之外,中國刑法分則其他章規定的某些侵害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犯罪,如制造、販賣假藥罪、販毒罪、賄賂罪,也屬于經濟犯罪的范疇。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經濟犯罪不斷呈現出新的犯罪形態,為了更好地保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保護公私財產,經濟刑法理應不斷進行修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公眾對刑法保護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馬克斯·韋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M].張乃根,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13-14.

[2] 馮軍.犯罪化的思考[J].法學研究,2008,(3).

[3] 莊乾龍.從刑法修正案看經濟刑法立法走向[J].研究生法學,2012,27(2).

[4] 周光權.刑法修改的回顧與展望[N].檢查日報,2011-08-08.

[5] 周光權.《刑法修正案(八)》的深度解讀[J].中國司法,2011,(9).

[6] 周光權.經濟犯罪死刑應逐步取消[N].新聞中心,2012-09-04.

[7] 季衛東.依法風險管理論[J].山東社會科學,2011,(1).

[8] 鐘安惠.我國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國家刑罰權[M]//蘇惠漁.市場經濟與刑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66.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

猜你喜歡
目的實質
照貓畫虎
例說追及問題的解法歸類
從判例法運作機制看司法預測的實質
明辨動機和效果,解構當政者的權力博弈及政策取向
廉潔校園文化建設在預防職務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談高校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
從關稅自主權喪失的過程看鴉片戰爭的實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