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文化館“創新服務 提高效能”的實踐與思考

2014-07-13 13:46張連成江蘇建湖縣文化館2247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淮劇文化館群眾

張連成 (江蘇建湖縣文化館 224700)

文化館在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建設中,應積極發揮強化服務,提高文化效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作用。對此,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實踐,并有以下幾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突出文化服務主旨

1.明確主流價值導向

文化服務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引導人民群眾,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價值,鞏固共同理想,培育精神文明,讓人民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中受到教育和啟發,促進文化認同。

2.提升活動品位質量

在公共文化活動中,不能數年不變老面孔、老形式、老格調,而要注重活動的內涵與質量,在高端化下功夫。一是立意高。每舉辦一項重大文化活動,都要從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文化文明的宣傳和建設的高度來審視舉辦的活動。二是主題顯。每次重大活動總是賦予鮮明的文化特色主題,以主題帶動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展。三是規格高。重大活動組織精干力量或邀請外界專家、同行組織籌劃、參與。

3.貼近本地特色文化優勢

就我縣而言,緊緊圍繞以下特色創新文化服務:

一是凸現水鄉文化。建湖水域廣闊,水網密集,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城鄉利用綿延數公里的“雙河風光帶”、雙湖公園、九龍口旅游風景區等水鄉自然景觀,設置多個文化活動場所組織活動,每當氣候宜人季節,處處歌聲、琴聲、笑聲飛揚。

二是弘揚特色文化。建湖是著名雜技之鄉,淮劇發源地,利用這一優勢在雙湖公園建設建湖淮雜展覽館、培訓、演藝中心,讓人們親身感受和接受淮雜藝術的魅力和熏陶并進行互動。積極組織淮雜進課堂藝術教育,讓青少年一代了解淮雜藝術,熱愛淮雜藝術,享受淮雜藝術。

三是挖掘人文文化。建湖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人文遺存。古有陸秀夫、今有喬冠華,還有美麗傳統的東海王墓以及為革命獻身的抗日先驅丘東平、白果等烈士。充分利用這些人文景觀把他們納入到文藝創作、名人畫廊、名人碑林、名人故事演講等文化活動中,充分發揮人文文化活動意義。

四是開發旅游文化。充分利用九龍口、朦朧塔、喬冠華故居、南宋丞相陸秀夫紀念館等旅游資源為平臺,“穿森達皮鞋、著綠舒綢裝、品何老大醬醋、嘗九龍口螃蟹、聽糊涂街淮劇、觀十八團雜技”等一系列文化經貿服務活動。

五是展示現代文化。城鎮建設與文化設施建設同步發展,文化藝術中心、公園、廣場、舞廳、茶座、影城、網吧成為城市文化亮點,每當節日和夜幕降臨,處處歌舞升平、燈火闌珊,人們競相享受文化的熏陶,各取其樂。

六是繁榮群眾文化。多年來,我縣群眾文化活動日趨豐富多彩。如腰鼓、扭秧歌、舞龍、舞獅、廟會、游園踩街等。近年來,著力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全縣群眾文藝會演堅持30多年,參演團隊30多個,涌現了一批批優秀節目和演員?!盎措s藝術節”淮劇名家名段膾炙人口,雜技展演省內外名人同臺競技?!盎措s文化廟會”以先進文化引領宗教活動,廣大群眾享受文化大餐?!爸苣﹦觥睘闃I余文藝團隊搭建平臺,每周一場,政府補貼,群眾免費觀看。各鎮區各顯文化特色,詩詞之鄉、書畫之鄉、剪紙之鄉、小戲之鄉、龍舞之鄉等各顯風流。

二、加強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1.完善文化館、文廣中心、文化室三級保障設施

目前,我縣建有1個文化館、13個文廣中心、250個村(社區)文化室。文化館為國家級文化館,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對群眾免費開放。各鎮文廣中心、村居(社區)文化室設施設備達標,項目齊全,正常開放。上岡鎮文廣中心、建陽鎮文廣中心在全省位居前位。

2.加強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館應通過網絡手段為公眾提供公益性演出、活動信息預告、網上展廳、品牌活動的介紹、遠程協助和便民查詢等數字服務項目。網上展覽包括書畫展、攝影作品展、郵票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供公眾瀏覽欣賞。

3.鼓勵民間文化設施向群眾優惠或免費開放

目前,我縣由個人、企業、社會團體、社區等社會資本創辦的戲館、茶館、電影院、舞蹈、健身房、書美工作室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上百家。我們應積極爭取這些場所向群眾優惠或免費開放服務,或通過爭取企業贊助的形式扶持這些場所優惠或免費開放。

4.爭取和鼓勵社會力量彌補文化經費和設施不足

主動與經濟效益好的企業、房產開發商、經銷商等聯系,籌劃大型文化藝術活動。近年來,我們成功與一品梅卷煙廠、迎駕集團、地中?;ㄔ烽_發商合作贊助,邀請國家級歌舞演員來湖演出,舉辦大型文藝演出活動,讓廣大群眾免費觀賞高端藝術。同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口扶持企業、村(居)級文化設施,贊助書刊、電腦、球類、健身等文體活動器材。

三、完善文化服務體系

1.以高水平“龍頭館”帶動

目前,我縣文化館無論整體環境、硬件環境還是辦公條件等均達到全市乃至全省上乘水平,這為打造全省一流、獨具特色的縣級文化館奠定了堅定的基礎。我們要常年開放適應不同人群的音、舞、聲樂、器樂、書法、美術、攝影等培訓、比賽;組織“周末劇場”定期文藝演出;組織縣內外淮劇名家、淮劇票友演唱會;舉辦各種展覽,以高水平的館內活動帶動和輻射全縣文化服務工作。

2.以多層級的文化團隊聯動

豐富多彩、各具特長的文化團隊是開展基層文化服務活動的生力軍。目前,我縣擁有一定數量的基層文化團隊,為文化服務的基層化、普及化,我們還建立了一大批企業、校園、鄉鎮、街道、社區文化團隊。這些文化團隊的建立,大大地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度、參與度和受眾率,使群眾文化服務活動得到全方位滲透。

3.以大批文化志愿者互動

我們需積極采取發掘、培訓、創作、合作的組織模式,組織廣大文化志愿者服務文化。通過調查了解,建立一支龐大的業余文化志愿者隊伍;在此基礎上組織各類業務培訓,提高藝術水平;分頭進行藝術編排創作,由文化館統一組織安排無償文化服務活動,共同構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主體力量。

猜你喜歡
淮劇文化館群眾
淮劇還好吧
多讓群眾咧嘴笑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江蘇淮劇博物館漫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