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建甌市創建新農村文藝小分隊的實踐

2014-07-13 13:46建甌市文化館3531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小分隊文藝創作

陳 玲 (建甌市文化館 353100)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繼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也越來越迫切。但是,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物質資源和人才資源匱乏,制約著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必須創新方式方法,尋找新的途徑和有效的載體。

近年來,建甌市主動對接人民群眾求知、求樂、求富、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探索創建新農村文藝小分隊,著力引文化“甘霖”,澆農村“綠州”,涵養農村發展。使之成為活躍農村文娛生活、傳播先進文化、倡導文明鄉風、全面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生力軍。

一、整合規范 凝心聚力

幾年來,建甌市通過整編隊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配合協調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積極引導、支持新農村文藝小分隊開展群眾喜聞樂見、文明健康的宣傳教育演出活動。使之成為“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百姓受益”的有效載體。

1.整編表演隊伍,強化核心力。建甌歷史悠久,民間文化底蘊豐厚?!疤翎Α薄俺小薄俺ㄗ小钡扔螛?、曲藝的文藝表演人才資源豐富,農民自發組建70多支民間文藝演出隊伍,特別是有民間藝術資源,有特色、特點的,像吉陽巧溪村、龍村擎天巖村等具有一定價值的農村文化的村級業余文藝隊伍,呈現出“群芳爭艷”現象。我市針對這種現象,堅持以引導為主,扶持為輔,通過政府授牌的形式,將原有70多支民間文藝演出隊伍,整合成24支具有一定演出規模和水準的“新農村文藝小分隊”。這些隊伍分布在城區及全市14個鄉鎮,有演職人員600余人。經過整編后的每支隊伍既有編劇團隊,又有演出團隊,還有后勤服務團隊,提升了隊伍的演出水平。

2.建立聯席制度,強化向心力。建甌市文體局召集,相關部門參與,每季度召集一次工作聯席會。聯席會主要是了解掌握演出情況,活動經費等問題,及時指導、協調、幫助小分隊解決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每半年召開一次經驗交流會,就參與社會宣傳、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等情況進行匯報交流。充分利用各支小分隊的優勢資源共享、互補互促,推動小分隊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3.建立激勵機制,強化推動力。建甌市為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分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定出臺《建甌市文化精品體育精英獎勵辦法》。通過“政府撥、鄉鎮投、企業捐、社會籌”的方式扶持,市、鄉(鎮)財政將新農村文藝小分隊經費列入預算。每年開展新農村文藝小分隊自創自編節目的“三比三看”(比內容看誰的新,比形式看誰的活,比場次看誰的多)的調演、匯演活動,對優秀?。ü潱┠康谋硌輬F隊和演員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獎勵,促進全市各小分隊的交流、提高和發展。此外,我市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對新農村文藝小分隊演出辦證“特別關愛”,工商、稅務等部門對文藝小分隊開展演出活動實行減免稅措施。

二、精品打造 增添活力

建甌市堅持“兩條腿”走路方針,育“田秀才”,簽“名家”,建立新農村文藝創作小組,充分發揮創作組職能,創作一批體現和諧、謳歌真善美的文藝作品。春風化雨、潛移默化,讓先進文化在農村廣泛傳播,讓文藝小分隊真正成為黨委政府引導群眾、感化群眾的有效載體。

1.挖掘創作隊伍,增強合力。在群眾自愿報名和基層單位推薦的基礎上,從市文化館、民俗學會、詩詞楹聯學會等,吸聚有志于方言研究、對方言創作有濃厚興趣的人才,并在音樂、舞蹈、曲藝、藝術編導等方面有一定專長的文藝工作者組織起來,組成一支35人的“新農村文藝創作小組”。創作組緊貼實際、扎根鄉土,用群眾喜歡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方針政策演繹出來,切實增強了演出的感染力、滲透力和影響力。

2.提煉創作精品,增強表現力。隨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為此,創作組在推動宣傳文化建設上始終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性。創作小組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形勢政策宣講重點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組織開展5次以上采風和培訓活動,深入挖掘、收集民間熟語、謠諺等,加以整合、改造、創作,將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計劃生育、社會治安、公民道德和新農村建設等內容,創作了《家和曲》《酒城新曲》《全城之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來喝彩》等218個深受干部群眾歡迎的方言快板、小品、相聲、戲曲、三句半等,匯編成《建甌風情》演唱材料專輯,刻成光盤,免費提供給20支文藝小分隊。同時,邀請專業演員為其講經驗,理思路,指導他們編排文藝節目,提高演出節目藝術性和觀賞性,提升演出的質量和水平。目前,已推出了《春筍拔節噼噼啪》《撿栗娃》《全城之母》等一大批優秀文藝節目在省、南平市展演并獲獎。

三、演出活躍 奉獻給力

建甌市新農村文藝小分隊用方言快板、相聲、戲曲等形式,常年在城鄉巡回演出,讓群眾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中進行著思想教育、文化傳播、矛盾化解,使之成為新農村建設中“傳時政音、念致富經、普和諧曲、唱歡樂歌”的有效載體。

1.緊扣中心工作,宣傳政策不“吃力”。適應形勢任務要求,開展形勢政策主題宣傳,大力宣傳各時期黨的方針政策、市委、市政府的各項中心工作。如緊扣建設海西綠色腹地經濟強市、打造中國筍竹城的奮斗目標,創作了方言歌曲《中國筍竹城之歌》;緊扣計生政策的宣傳,創作群口相聲《幸福工程贊》等。結合新農村建設創作了方言快板劇《惠農小貸幫大忙》,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創作了小品《爭推老婆當先進》等,把黨的方針政策用通俗、生動、幽默的語言,通過各文藝小分隊在城鄉表演,改變了以往念文件、分發宣傳材料和枯燥的說教方式,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2.注重經濟發展,宣傳也出“生產力”。文藝小分隊開展活動時,突出發展主題宣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痘仡櫴晃?、展望十二五》方言快板,回顧了建甌經濟社會發展,把“十二五”宏偉藍圖展現在人民的眼前,掀起建甌市新一輪創業高潮的熱情。同時,把農村實用科技知識滲透到劇目中去,用吹拉彈唱的方式把黨的富民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給人民群眾。各文藝宣傳隊還注重把文化宣傳與群眾增產增收結合,《建甌農民致富歌》《市場經濟歌》等對口快板反映農民如何致富、闖市場、帶動群眾致富,當好科學技術“二傳手”,領引廣大群眾成為“產銷明白人”,使群眾在參加文藝宣傳活動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增強致富能力,調動、激發了人民群眾奮發向上的創業激情,讓農民富了口袋又富腦袋。

3.突出文明建設,宣傳方顯戰斗力。堅持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群眾身邊可親、可信的人和事教育引導群眾。人民群眾在參與活動中接受先進思想、先進文化的熏陶,并內化為自我教育,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使時代道德風尚蔚然成風。文藝小分隊編排、巡演《禁賭謠》《“六合彩”害死人》《大操大辦討人厭》等節目,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進而引導人民群眾自覺破除封建迷信,改變大操大辦的陋習,樹立新型婚育觀念,自覺遠離“六合彩”、賭博等不良活動,樹立起崇尚文明、遵紀守法、鄰里和睦、健康向上的社會新風尚。

4.活躍文娛生活,宣傳才有吸引力。據統計,自建甌市新農村文藝小分隊創建以來,平均每年演出600多場,受眾達10余萬人。小分隊以“農民演,演農民,農民看”的方式,將城市資源導入農村,讓文化活動開展在農民身邊,始終根植于農村土壤,變“送”為“種”,深受農民群眾的歡迎,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文化常下鄉、文化留在鄉”的問題。

猜你喜歡
小分隊文藝創作
02 中老鐵路:“搜山”小分隊日行萬步備戰首個“防洪大考”
1942,文藝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一墻之隔》創作談
我們是誰?我們是拖稿小分隊!
水痘小分隊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現代都市里文藝青年們的 困惑、掙扎和追求
創作心得
節日暢想曲
鸚鵡小分隊逗逗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