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組織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

2014-07-13 13:46邱德芝浙江省武義縣王宅鎮文化站3212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農村基層培訓班村級

邱德芝 (浙江省武義縣王宅鎮文化站 321200)

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注重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是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促進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堅持以滿足多數農民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著力于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的創新

立足客觀實際,著眼于最廣大的農民群眾,著力創新能最大限度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群眾文化活動,是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實施過程中最需要把握的問題。因此,根據當前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的人員結構,設計出符合他們欣賞習慣,吸引他們積極參與的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是搞好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保證。

以筆者所在的浙江省武義縣為例,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均已進城經商或進企業打工,老年人已成為農村平時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因此,農村基層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就要盡可能組織一些符合老年人欣賞習慣,生活特點、身體要求的老年文化活動,以適應他們的要求。在一些農村傳統節日,特別春節,外出的青壯年大部分回鄉看望父母,回家與老人一起過節,而這些時間段的文化活動,則需要組織一些符合青壯年人要求的文化活動,以吸引他們的參與。并且,無論是適應老年人的活動,還是適應青壯年人的活動,都需要不斷地創新形式與內容,以“常辦常新”的活動來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不同文化需求。否則,如果農村文化活動長期一成不變,一年到頭內容依舊,形式老套,則難以吸引人們參與。

二、堅持以地域傳統文化為特色,著力于地方傳統文化活動的保護與發展

筆者所在的武義縣是一個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邑,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粗獷激昂的婺劇,充滿民間草根味的宣平昆劇成為人民群眾最為歡迎的地方戲;擎抬閣、迎龍燈、迎大蠟燭、花轎花燈、鯉魚跳龍門、拉線獅子、畬族舞蹈等民俗活動和民間舞蹈應有盡有,為當地群眾所深愛。因此,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只有根植于民族民間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地,才能確保農村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才能激發起人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和自覺,才能促進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才能促進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三、堅持以農村基層文化陣地活動為重點,著力于農村基層文化活動“日?;?/h2>

近幾年來,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村級文化室建設已全面普及,文化活動場所,文化活動設施基本得到了較好的配置,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然而,因為文化活動在開放活動中存在著開放管理人員工資待遇不落實,文化活動缺乏組織,后續文化經費不足等諸方面的原因,相當一部分村的文化活動室名存實亡,徒有虛名,文化活動陣地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由此可見,農村村級文化室不僅要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動經常開展起來,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因此,配好村級文化室管理人員,合理解決管理人員的工資報酬,較好的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使農村基層文化活動“日?;辈攀侨嗣袢罕娬嬲枰?,也是創辦村級文化室的目的所在。

四、堅持以農村文藝人才培訓為抓手,著力于農村業余文藝團隊建設

農村業余文藝人才,是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哪個村的文藝骨干多,哪個村的文化活動就活躍。近幾年來,武義縣文化館立足農村基層,以舉辦“小品曲藝創作培訓班”“書法藝術培訓班”“攝影藝術培訓班”“化妝知識培訓班”“群文舞蹈培訓班”“戲曲表演培訓班”“排舞培訓班”以及“村級文化員培訓班”等系列培訓,積極培養農村基層業余文藝人才。并對通過培訓,掌握一定文藝輔導能力的骨干頒發“農村文化輔導員”證書,在基層開展群眾文化輔導活動,有效地喚起了農村基層群眾的文化自覺,一些很少光顧文化活動的人紛紛加入到活動中來,也較好地緩解了文化館人員少,全縣文化活動輔導不過來的困難。同時,根據各村的業余文化骨干情況,組成各種業余文藝團隊,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促進了農村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普遍開展。

五、堅持以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為平臺,著力于農村基層文化活動“制度化”

根據各地的特點和優勢,積極培育“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品牌文化活動,著力打造屬于農民群眾自己的文化大餐,既可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舉辦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使之成為文化活動的主人,又能促進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常態,形成制度化。武義縣于1983年開始,創辦了縣、鄉、村三級文藝百花會制度,即每年首先由村級組織文藝會演,然后各村選拔優秀節目參加鄉(鎮)文藝會演。最后由各鄉鎮選拔最優秀的文藝節目參加全縣文藝會演,參演的節目要求必須是原創的,演員要求必須是本地的農民群眾。這項活動自創辦至今已經堅持了30多年,成為全縣人民家喻戶曉,積極參與的高檔次,高品位,而且“制度化”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成為當地最為響亮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實踐證明,制度化的群眾文化活動,是提高農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熱情,促進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

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事關農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事關新農村小康社會建設大局,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不斷探索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規律和方法,切實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業余文藝骨干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農村基層培訓班村級
村級義務消防隊值得一試
伊川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探索
誰為村級產業“接生”?
能尋下好產業,看得見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級社”破解“空殼村”
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
綿陽舉辦中青年作家培訓班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涼山彝區貧困農村基層治理創新實踐與探索
培訓班組圖
畫畫培訓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