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如何促進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

2014-07-13 13:46陳洪雷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5180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技術人員文化館機制

陳洪雷 (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 518000)

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導者,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起著平臺和載體的作用。面對社會大環境急劇變化的轉型期,以及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樣性、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文化館如何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不斷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已成為當前文化館共同關注的焦點。下面筆者針對如何促進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高度重視,積極促進文化館健康發展

開設文化館的最終目的是為群眾服務,是在文化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不斷增長的必然結果,是動員全社會成員廣泛參與文化活動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地區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文化館在建設文明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視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并且要依照大力支持、正確引導、積極鼓勵、依法管理等指導思想,將文化館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納入到城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規劃中,同時要分別對待,制定出符合各地文化館建設和發展的目標、措施,以及相關政策等。此外,各地的政府、民政、財政、文化等部門要加強協調,形成合力,通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將文化館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列舉出來,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以便文化館能夠在多個部門的支持、鼓勵、引導下健康科學的發展。

二、改革內部體制機制是核心

文化館要想獲得持續的科學的發展,不僅要轉變職能和運營方式,還要轉變原有的體制機制,并且要以此為核心來推進文化館的用人機制、分配制度和內部管理機制的革新,進而建立公平、激勵、競爭、約束的機制。

1.創新用人機制

文化館應當打破事業單位單一的編制體制,采用全員聘任和社會招聘相結合的用人機制。全員聘任即將原有的事業編制轉變為聘任制,兩年或三年簽一次合同,社會招聘包括義工制、兼職制、簽約制、合同制等多種形式,即文化館要以項目負責為基礎,設置科學合理的崗位,然后采用公開選拔的形式進行招聘,這樣的用人機制能夠大大增強員工的工作熱情,進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完善激勵機制,建立目標績效管理制度

文化館的獎勵分配制度應當采取崗位等級和績效相結合的形式,并且要嚴格按照“按崗定酬,多勞多得,突出效益,注重績效”的分配原則。此外,在分配機制中要結合考評制度、晉級制度、福利制度、獎勵制度等多種激勵性的制度,這樣就能使各部門的員工都心服口服。

3.創新內部管理機制

各地文化館應當創新內部管理機制,打破按職能進行部室劃分的組織結構,應當組建以項目負責制為主的組織結構,這樣能夠調動各個職位的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執行力。比如,館長作為總負責人,負責項目的宏觀發展和指導,副館長分別統領各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設項目負責人和項目成員,項目負責人只對其對應的上級領導負責。這樣的內部管理機制對權責進行了清晰界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為文化館的發展提供保障

目前文化館隊伍普遍的情況是:年齡老化,中間出現斷層;人員結構不合理,尤其表現在行政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當,專業技術人員中能獨當一面的也不多;創新能力不足,許多群眾文化活動了無新意,甚至十幾年都沒有變化。

當前文化館缺乏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首先緣于其外部管理體制。比如大部分地縣級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編制中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指標偏少,直接影響到館內人員工作的熱情和館外優秀人才的引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大型文化活動的轟動效應,斥巨資請明星和名編導,而忽視了當地文化館干部和群眾的參與,這也挫傷了現有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其次也緣于文化館自身的管理機制。比如對專業技術人員缺少有力的獎懲機制,缺乏系統、規范的業務培訓,缺乏系統內的交流和學習。

培養和引進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有利于文化館系統形成創新型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文化氛圍和成長環境,有利于開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視野,提高開展活動的水準。因此,文化館系統對此應當充分重視。一方面要建立規劃,確定培養和引進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的目標和任務;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方位引進人才的政策性通道,要針對文化館自身的組織結構和工作崗位,結合重點崗位和優勢文化活動項目,選準人、用準人。同時,目前文化館系統有一批有潛質、思維活躍、業務能力較強的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大膽使用他們,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能力,不斷產生新思路、推出新舉措;也要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不斷給予他們關心和激勵。

文化館事業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是加強文化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水平的需要,也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需要。

四、文化館要拓展服務領域

當前,有些專家和學者指出,文化館面臨很大危機,缺乏理論體系,缺乏政府和老百姓的普遍認知。針對這一現狀,文化館除了原有的功能,還要開拓新的服務領域,如果拘泥于原來的形式而不做改變,就會落伍。文化館的性質是政府為主導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文化館的基本職能是組織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整體性的、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權益,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形成一種文化親和力,這對創建和諧社會有很大作用。同時,文化館服務理念、服務范圍,服務手段、服務機制必須改變。一個事物的發展前景要看其反作用于人們的力量,看人們依賴于它的力量有多大。圖書館之所以存在,是因其對于人們獲取信息、提高知識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文化館要滿足各個人群的文化權利,就要樹立公共文化的概念,要在第一時間捕捉到政府和社會關注的東西,才會提供及時有效的文化服務。

綜上所述,文化館是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部門,是面向大眾、面向社會的,文化館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既要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也要改革內部體制,既要加強隊伍建設工作,又要開拓服務范圍,開展廣泛的群眾文化活動,為廣大百姓提供優秀的文化藝術,進而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1]彭利明.區級文化館如何發展[J].經營管理者, 2010(17).

[2]潘金.縣級文化館的創新及發展探討[J]. 時代報告,2012(6).

猜你喜歡
技術人員文化館機制
長治市植保站組織技術人員調研指導病蟲防控工作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建立激勵相容機制保護數據安全
煤礦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皮革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