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心聽覺在古箏演奏中的意義和培養分析

2014-07-13 13:46王宇婧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1630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演奏者古箏內心

王宇婧 (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163000)

一、內心聽覺的含義

所謂內心聽覺,其實是一種感覺和行為。感覺是指對自己演奏質量的評判,包含演奏的是不是準確、是否達到了理想的效果等。而行為則是對良好效果的追求。經過演奏之后,如果發現實際的演奏效果較之想象中有所差距,則要予以有針對性的完善和補充,并最終實現對內心高標準的要求。由此可見,內心聽覺是與演奏者素質和能力有著密切關系的,對于演奏效果的優劣有著直接的影響,應該得到演奏者的充分重視。

二、內心聽覺在古箏演奏中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演奏者形成美的聲音概念

不同層次和水平的演奏者,對于美的聲音的概念并不相同。而培養內心聽覺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幫助演奏者形成正確的、高標準的聲音概念。在經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后,演奏者就能夠對什么是美的聲音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經過思考和感悟后,最終形成自己的標準,并在后續的演奏中自覺朝著這個目標實現。

2.有助于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完善

在古箏演奏技術的練習中,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演奏者在付出了很大努力之后,還是沒能克服某一個演奏難關。這其實是陷入了一個為技術而技術的誤區,也是一種沒有和內心聽覺相聯系的表現。如果有了內心聽覺標準,這種技術練習和提高就有了方向,不但提高了練習的效率,而且也不會再感到枯燥,由此獲得演奏技術的提高和完善。

3.有助于作品的情感表達

表現作品和演奏者自身的情感,正是古箏演奏的根本目的之一。在心中形成一個標準之后,演奏者除了技術方面的準備之外,更要加強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方能獲得飽含情感的演奏效果,在作品理解和作品處理兩個方面獲得演奏質量的提高。

三、古箏演奏中內心聽覺的培養分析

1.重視對音樂本體知識的學習

音樂本體知識是音樂存在的基礎,如果該類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以視唱為例,有著良好視唱能力的演奏者,能夠通過視唱獲得對作品的最初感悟,繼而對作品進行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的把握,形成了心目中理想的演奏效果。反之,如果演奏者連基本的音準、音樂記號都掌握不住,內心聽覺的形成也就無從談起。又比如音樂史。相關的音樂史知識,能夠對全面了解作品起到巨大的幫助。比如在古箏流派的方面,每一個流派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奏風格,特別是在演奏這些流派的代表曲目時,要對這些風格予以突出。倘若不了解各個箏派的風格特點甚至是張冠李戴,那么這個內心聽覺標準的建立就從源頭上的發生了錯誤。所以說,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內心聽覺,就要充分重視音樂本體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內心聽覺建立的基礎。

2.多聽大師名家的演奏

面對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者能夠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演奏感受。特別是一些名家大師的演奏,更是讓普通演奏者欽佩不已。雖然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這種演奏水平,但是卻可以通過內心聽覺,逐漸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其意義就在于在比較過程中,讓自己內心聽覺的標準得到檢驗和完善。比如針對某一首作品的演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而大師名家們的演奏是那樣的,兩者之間的區別在哪里?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差異?這正是演奏者所要著重思考的。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對高質量演奏的欣賞,能夠讓自己置身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一個經常聽到完美演奏的人,自然要比一個每天被劣質聲音所包圍的人進步的塊。所以演奏者應該有意識的加大欣賞力度,邊欣賞邊思考,并最終形成一個正確、完美的內心聽覺標準。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欣賞重在一種感悟,重點培養內心聽覺能力,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模仿,如果不顧個人的演奏基礎而強加模仿,反而會起到一種反作用。所以我們強調的是一種聆聽和感悟,而不是盲目的模范和借鑒。

3.對內心聽覺予以客觀的記錄

受到音樂非具象性和非語義性特征的影響,內心聽覺似乎更像是一種感受,頗有幾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其實卻是一個誤區。越是難以形容和描述,越是應該詳盡的記錄下來,使之成為個人重要的參考資料。具體來說,每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演奏者都應該將這一段時期的演奏和欣賞感受記錄下來,字數多少和文章質量并不重要,重在表達一種認識和感受。而再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和訓練之后,可以將當前的記錄和以前的記錄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分析個人的變化和得失。每一次對比都是一次進步。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將對演奏者內心聽覺能力的提高起到極為積極的作用。所以要改變之前的認識誤區,盡可能的將一些感受、想法和體驗文字化,形成一種文字記錄,既能克服其易忘性的特點,又能夠給演奏者以巨大的幫助,可謂是一舉兩得。

4.不斷提升個人想象力

對于古箏演奏來說,不同風格的作品,不同地點的演奏,所形成的演奏風格是不盡相同的,也就是說,內心聽覺的概念并不是單一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綜合體。這就要求培養多元的內心審美感受。著名鋼琴大師霍洛維茨曾表示,其將鋼琴演奏視為了一種繪畫,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任意描繪。古箏演奏也是如此,整個演奏過程都是充滿想象和聯想的,想象力越豐富,內心聽覺也就越豐富,演奏質量也就越高。具體來說,首先要對作品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掘地三尺般的挖掘,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和感受,并以此作為演奏的基礎所在。比如這首作品創作于何時,創作者是誰,他的身份和經歷是什么,是在什么狀態下創作出的這首作品,通過這首作品想要表達什么等,都是需要演奏者去研究和感悟的。通過對作品的認知、分析和體驗,演奏者的腦海中就會形成一個生動的畫面,在內心聽覺的幫助下,演奏者自然就會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去描繪這個畫面。比如王昌元創作的《戰臺風》一曲,通過分析可知,其描繪的是臺風來臨時那種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景象。所以就對作品中左右手同時刮奏的技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自然也就會以此為標準進行演奏。

綜上所述,作為古箏演奏來說,演奏者本人正是第一個欣賞觀眾,只有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令自己滿意之后,才有可能為觀眾所認可和接受。古箏表演并不是機械的演奏,也不能陷入一個“唯技術論”的誤區,否則即便是技術再嫻熟,也是難有音樂表現力可言的。所以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內心聽覺能力,通過內心美好聲音標準的建立,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從而使整個演奏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也希望本文的粗淺研究,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引起更多人的充分重視,為古箏演奏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王錦.論現代箏樂的美學流變[J].電影評介,2012(01).

[2]胡芳,彭丹雄.淺談古箏作品《臨安遺恨》的藝術特點[J].文學教育(中),2012(02).

[3]朱旋.淺談古箏傳統作品的欣賞[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2).

[4]李芬.如何看待基本功訓練在古箏演奏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2(02).

[5]谷娟. 淺析古箏演奏力度的掌握[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3).

猜你喜歡
演奏者古箏內心
器樂演奏舞臺藝術實踐音樂表演心理調控探究
內心有光,便無懼黑暗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淺析心理活動對鋼琴演奏的重要影響
第一次彈古箏
內心不能碰的按鈕
我愛古箏
一塊生銹的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