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K-POP”文化傳播新勢力——明星制造業、影視制作業、音樂創作業

2014-07-13 13:46王天藝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1500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韓流韓劇偶像

王天藝 (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150000)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文化”的發展正一步步改變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曾幾何時,我們會預想到現在的社會面貌,又有誰能夠預知一種文化的產生會給人類帶來多大的改變。

“韓流”文化這種土生土長的融合了韓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近現代文明的新興文化,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說到“韓流”文化,它并不是一個新興名詞,而是早已伴隨我們近20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韓兩國正式簽署外交關系以來,“韓流”這種文化現象猶如下山猛虎一般,一口口吞噬著中國人的傳統生活觀念。穿衣要有韓范兒,吃飯要吃泡菜,聽音樂要聽江南style,這一切的一切無時無刻不改變著我們原有的生活習慣?,F在,當你打開國內各大主流互聯網網站的首頁(百度、新浪、優酷、愛奇藝、土豆等),電視劇板塊中總會有韓劇的位置,而“K-POP”音樂也往往長期占據各大音樂排行榜前列,而在綜藝娛樂板塊,《爸爸我們去哪兒》《兩天一夜》《Running Man》等韓國王牌綜藝節目,也往往能夠達到最高的點擊量。而對于近期特別是以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一批購買韓國電視節目版權的綜藝節目在我國受到廣泛關注以來,“韓流”文化就以一波又一波的新攻勢刺激著中國的本土文化。

在韓國,文化產業被定義為以下種類:出版、漫畫、音樂、游戲、電影、動畫片、廣播電視、廣告、卡通形象、互聯網及移動通信信息這十大類1。而就現今“韓流”發展狀況來看,明星制造業、影視制作業(包括電視節目和電影)、音樂創作業可謂是“韓流”文化產業中的佼佼者,并且成為吸引“哈韓”一族的“尖兵利器”??梢哉f,“韓流”文化正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甚至不同社會層面的觀眾人群,并將明星、影視、音樂這三種最具傳播價值的文化產業銷往世界各地。而這種傳播銷售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哈韓”一族,最終達到“韓流”文化產業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對于這三項文化產業為什么會成為韓國支柱性文化產業的原因,我們有必要深入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特別是對近10年里這三項文化產業的發展新特點進行分析。

一、明星制造業——10、20代人群成為主力軍

所謂10、20年代的人群,實際是指十幾歲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群,而這些“韓流”偶像們正是這些年輕人學習和效仿的對象。特別是對偶像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他們都有超強的窺視欲,而恰恰是這些方面就會成為他們模仿的重點。對于這些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群來說,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而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也是最強的,因此偶像魅力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帶有無法抗拒性。在這個偶像崇拜風起云涌的年代,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一兩個韓國明星,那么你可能真的OUT了。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早已造就出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英雄”,他們幾乎以“病毒式”的侵入方式無時無刻不閃現在人們的眼前,而這些所謂的 “英雄”就是應用了明星效應,成為了萬人崇拜的“神”一樣的人物。

不可否認,這些深陷偶像崇拜的人群被批評為“腦殘粉”的并不占少數,可是這些人寧愿被貶低,卻也樂在其中不能自拔,這就是明星效應的可怕之處。而“K-POP”就是這樣一種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并可以吸引世界上不同人群的極富侵略性的開放式文化。

那么,為什么“韓流”明星會有如此強大的魅力吸引眾人的目光,并使人們為他們瘋狂,這也正是我們研究學者必須弄清楚的問題??梢哉f,“韓流”明星活躍幾乎在各個領域,電視劇、電影、音樂、主持界、慈善界、商業界都有他們的身影,而且他們個個都“身懷絕技”,廣受愛戴。

“韓流”明星的新老更替速度極快,據統計韓國音樂界每年出道的新人組合達到上百組之多,但真正能被人熟知的卻寥寥無幾。這也造就了“韓流”明星娛樂業競爭的激烈性?!斑m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一點一向都是“韓流”明星們的生存法則。為此,各大娛樂公司可謂煞費苦心、絞盡腦汁,都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讓本公司的藝人能夠創立品牌,并領用明星效應為公司謀利。每年前往SM Entertainment、YG、JYP三大娛樂公司面試的人群就達到數十幾萬,其中不乏國外人的身影。而每年各大娛樂公司也會前往世界各地“廣招賢士”,舉辦各種casting system,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來滿足“韓流”文化向外擴張的需求。這也是近年來“韓流”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利用世界各國觀眾人群對于本國明星的關注度和支持度,來提升“K-POP”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知名度。例如:2005年,以super junior身份出道的韓庚,成為在韓國本土出道的第一個外國人,由于當時的“韓流”文化中并沒有中國元素的出現,這位新面孔、新成員立刻引起了中國觀眾的關注,從而使得super junior組合一夜爆紅,并成為亞洲炙手可熱的“韓流”天團??梢哉f,“韓流”文化緊緊抓住了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利用中國明星在韓國出道為契機,進一步博得中國人對于本國明星的同情之感,從而打開中國市場。這一點正是近十年內“韓流”文化可以迅速向外擴張的關鍵之所在。而隨著中國經濟市場的大門進一步被打開,更多的中國明星得以在韓國出道。例如:2009年,以f(x)組合隊長身份出道的青島女孩宋茜,就以其青春靚麗的外表、扎實出眾的舞蹈實力、樂觀開朗的性格迅速躥紅亞洲,并通過韓國王牌綜藝《我們結婚了》中“維尼夫婦”的形象進一步深入人心。而到了2010年以后,更多帶有中國面孔的偶像團體得以出道,2010年JYP公司推出的Miss A組合就有兩個中國成員(孟佳和王菲菲),而最近風靡亞洲走向世界的男團組合要數SM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12人組合EXO了,而在組合中中國成員的數量就有達到了四名(吳亦凡、鹿晗、張藝興、黃子韜),他們無論在舞蹈、唱歌、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出道短短一年,就拿下韓國各項頒獎禮的最重要獎項,并在中國包攬全部最佳組合獎??梢哉fEXO的迅速走紅,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了中國10、20代年輕群體對于本土偶像的關注度。因此,我們不得不說,中國年輕的“哈韓族”們為韓國明星制造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周覓(湖北人)、張力尹(四川人)、Tasty組合(鄭大龍、鄭小龍吉林人朝鮮族)Henry(劉憲華加拿大籍華人)、Amber(劉逸云美籍華人)等人都是當今活躍在“韓流”界的中國藝人,他們被韓國娛樂公司包裝,在韓國出道,并面向韓國市場和中國市場。

從這些在韓國出道的中國藝人我們不難看出,近年來“韓流”文化發展的新特點那就是:利用外國偶像(特別是中國人)在韓國出道來吸引那些國家觀眾對本國偶像的關注,從而使“K-POP”文化達到向外擴張的目的。因此,如何保留我國優秀的偶像資源,不使其外流,并將這些優秀的偶像資源為我們所用,與此同時吸收更多外國優質的偶像來華發展,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二、影視制作業——“韓劇”成為韓國代名詞

當代影視制作業主要包括電影制作和電視節目制作兩大方面。而對于韓國的影視制作業來說,電視節目制作水平遠遠高于電影制作水平。而近年來韓國的電視劇出口量也節節攀升,更多的韓劇明星被中國觀眾所熟知。從前些年紅遍亞洲的裴勇俊、宋承憲、金泰熙、崔智友到最近紅遍亞洲的李敏鎬、金秀賢、李鐘碩、張根碩,不得不說韓劇的發展進一步催生了偶像產業的發展。而從1993年我國第一次引進了韓劇《嫉妒》開始,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韓劇被引進,并被搬上中國銀幕。從韓國文化觀光部官方獲悉,韓劇的出口額從2001年的800萬美元躥升至2011年的1.58億美元,增長率高達200%。并逐漸超過日劇出口額(2011年日劇出口額為6200萬美元)。成為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世界第三大電視劇出口國。而韓劇所出口的對象主要是擁有世界上人口數量的亞洲,這也為韓劇產業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眾所周知,韓劇最初傳入我國的形態是長篇劇家庭劇,代表作有《看了又看》《人魚小姐》《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等,而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空閑時間進一步減少,對于長篇家庭劇的需求開始逐漸變少,而對于16集到20集左右的迷你劇需求量卻在不斷增大,這也是“韓流”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又一個新發展、新變化。這些迷你劇故事短小,情節曲折,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常常在每集結尾處留下懸念,并在下集預告中有所體現,從而勾起觀眾繼續收看下集的興趣,并且這些迷你劇每星期只播出兩集,因此,對于每部電視劇的固定收視人群來說,“追劇”就是他們每周的必修課程。例如最近大熱的《來自星星的你》,居然被我國人大常委會王岐山在2014年的全國兩會中提及,他指出“韓劇的內核和靈魂就是中國的儒文化,要相信自己,相信5000年不斷的中華文化”。而在今年的兩會中,還有提及韓劇的委員,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韓劇熱潮,已經不僅是韓劇的問題了,這讓我們的文化自尊受到傷害,文化自尊的傷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因此,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韓劇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近年來韓劇的風靡程度我們確實有目共睹,來自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都愛看韓劇,更有甚者患上了“韓劇綜合癥”,在他們看來,每周最幸福的日子莫過于播出他們喜歡韓劇的那兩天。而據新騰訊娛樂報道,更有為看韓劇造成家庭糾紛的現象??梢哉f,韓劇在某些方面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家庭的和睦。

為何韓劇會對中國觀眾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又是什么原因使這種“韓劇效應”的迅速蔓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俊男美女,吸引眼球。正如本文前面所提,韓國是一個將人特別是偶像這種被某些人神話了的人作為產業進行交易的國家,這種偶像產業必然需要有其龐大的運營載體,而電視劇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種偶像產業最大的載體之一,出道后的電視劇明星得以迅速躥紅,并被人熟知,而這些俊男美女的演員們正是韓劇吸引觀眾的最重要法寶。第二,內容豐富,情節曲折。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韓劇的內容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家庭生活劇為主,這些劇往往情節冗長,但卻可以吸引更多年齡層次的觀眾。而到了2005年,一部韓國歷史劇《大長今》風靡亞洲,并引領了一股收看韓國歷史劇的風潮。直至今日,韓劇的內容題材進一步擴充,青春偶像劇《花樣男子》《繼承者們》《主君的太陽》、穿越劇《來自星星的你》《屋塔房王世子》《信義》、歷史劇《風之畫員》《善德女王》《樹大根深》、諜戰劇《IRIS》《雅典娜——戰爭女神》《城市獵人》、校園劇《dream high》《成均館緋聞》《請回答1997》等題材的作品,不僅新穎好看,而且情節曲折,成為吸引觀眾的又一大法寶。第三,創造團隊一流,制作手段精良。韓劇以其邊寫邊拍邊播的創造手段為主導,并根據每周電視臺收視率的反饋情況,作家(中國通常成為編?。┰龠M行劇情內容上的調整,從而達到不間斷的提高收視率的效果。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國電視劇不能達到的效果。而且韓劇的拍攝手段極其豐富,設備精良,有時采用電影的拍攝手法進行創作,使每一集電視劇不論在畫面感和層次感上都能達到最佳效果?;谝陨先c,不得不說韓劇的傳播已經形成了足夠強大的“韓劇效應”,而且韓劇的影響力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蔓延,并成為“韓流”文化的代名詞。

因此,如何抵御韓劇對我國電視產業的入侵至今還是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中國,一個文化交融的中國,如何將我國的傳統文化通過電視劇做為載體傳往世界各地,這也是我國媒體工作者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三、音樂創作業——流行音樂進軍國際世界

音樂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遣娛樂方式,早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可以說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不同類型的音樂可以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而流行音樂作為大眾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早已被大多數人群接受。流行音樂因其明快的節奏,多變的旋律,極強的感染性,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為受歡迎的音樂。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一股強大的“K-POP”流行音樂風潮正一步步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音樂節奏感極強,并伴有激情四溢的舞蹈,我們把這些音樂叫做“K-POP”式的“電子舞曲”,而演唱者往往穿著夸張的“大襠褲”、寬大的T-shirt,染著鮮艷的發色。這群歌手往往能夠吸引大批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爭先效仿,一時間大街上開始風行各種顏色的頭發,夸張打扮的人群也層出不窮。其實,韓國本土的流行音樂類型是trot這種民謠音樂,但這種民謠音樂只能滿足本國市場的需求。因此,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一種更為國際化的“K-POP”音樂來到我們身邊,它吸收了HIP-POP、爵士、搖滾、電子舞曲等多種音樂類型,并根據韓國本土trot音樂,創造了“K-POP”音樂。

近年來,一批又一批大家耳熟能詳的“K-POP”音樂被人熟知,一首江南style 更是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并且成為當時YOUTUBE網站點擊量最多的MV。而在2012年,YG娛樂公司(江南style演唱者SPY所屬公司)的股票交易額甚至超過了當時韓國娛樂業的龍頭老大SM公司,成為當年韓國市值最高的娛樂經濟公司??上攵?,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可以給經濟帶來多么大的回報。近年來,韓國的流行音樂可謂在世界范圍內刮起了一陣又一陣旋風,每個經紀公司都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推出適合不同國家類型的歌曲及歌手。例如:專注韓國本土音樂的李承哲,李孝利,符合歐美曲風的Big bang、2NE1和少女時代,適合日本曲風的東方神起、BOA,主打中國音樂品牌的EXO-M、super junior-m等等。韓國人總能抓住不同受眾對于不同音樂的喜愛程度精準的“下藥”,并成功的將這些人“洗腦”,因此音樂創作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韓國政府主營的文化產業之一。例如:2013年,SM公司的組合EXO推出的專輯《XOXO》就打破了自網絡音樂時代以來音樂專輯不能超百萬的神話。截止到2013年末,《XOXO》專輯累積銷量達到100.7557萬張,打破了塵封12年的韓國專輯銷量記錄,SM公司依靠EXO在2013年取得的成績,在2013歲末以1866億8千萬韓元(約10億7千萬元)的股價重奪第一位,YG公司代表楊賢石的股票總值則比今年9月縮水500億韓元,以1740億韓元(9億9885萬)的股票資產排名下第二位。在這個經濟為主導的時代,音樂所產生的巨大經濟價值真的不可限量。因此,“韓流”音樂也正向著“韓流”文化傳播的新模式不斷發展著,它迎合了世界上更多熱愛流行音樂人群的偏好,并從中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通過成功地偶像產業與音樂產業的相互融合,使“K-POP”文化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傳播。這也正是“K-POP”文化在現代流行音樂產業中得以快速傳播的創新點之所在。

總結

“K-POP”文化作為一種極富侵略性的文化,正以亞洲作為其傳播中心,并向世界各地不斷擴張。正如上文所提,近十年來以明星制造業、影視制作業、音樂創作業為主的韓國文化產業正蓬勃發展,并且未來還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而由于中韓兩國國體政體的不同,這也造成了兩國在對待文化政策上的態度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交融的世界,如何將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讓世界上更多人認知并了解,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如何找到傳播我國文化的載體,也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關鍵問題。借鑒韓國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文化產業,我們應該從中去粗取精,并制定出更適合我國文化發展的策略和相關政策。但如何讓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發揚廣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指導教師:孫旸)

注釋:

1.金蟬智,對外經貿大學碩士畢業論文《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2006.

[1]羅媛媛,陳久國,劉從德. “韓流”夕熱對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啟示[J]. 理論觀察. 2006(5).

[2]薛寶林,張丹. 關于“韓流”的觀察與反思[J]. 理論觀察. 2006(5).

[3]譚微,聶林媛. 韓流背后的明星制度[J]. 電影文學. 2009(8).

[4]鄧若男. 韓國怎么造星[N]. 經濟參考報. 2005(1).

[5]李勝利,范小青. 中韓電視劇比較[J]. 媒介研究. 2007(1).

[6]高福安,王曉研. 中韓電視劇比較及對策[J]. 傳播文化. 2008(1).

[7]何新.全球化語境下的“韓流”音樂[J]. 社會音樂生活. 2011(10).

[8]穆寶江. 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特點評析[J]. 國際經濟. 2012(1).

[9]圣才學習網. http://xwcb.100xuexi.com. 韓國預計2017年文化產業出口額將破百億美元.

[10]中國青年網. http://www.youth.cn. 王岐山:韓劇內核是儒文化.

猜你喜歡
韓流韓劇偶像
大眾偶像
偶像報
韓劇的那些美麗“套路”
“韓流”粉絲全球9000萬
“反韓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搭把手
感不感動
偶像們都戀愛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