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體三翼”式高校文學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014-07-13 13:46盧艷玲牡丹江師范學院157011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比較文學建構主義文學

盧艷玲 (牡丹江師范學院 157011)

一、高校文學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智慧教學是一次集體式的精神饗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尚有諸多教師懶于嘗試、抱殘守缺,依舊沿襲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并沒有真正地走進課堂、融入課堂,學生的狀態是在場式的“缺席”,這是一種教師霸權式教育,原本是教學主體的學生,變成了簡單接受知識的容器,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被壓抑著,此種教學模式的戕害性已有顯現。

二、“一體三翼”式高校文學課教學改革策略

建構主義強調,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鑒于此,特提出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變革教學理念,為教學改革創建良好的前提

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模式創新必須具備的軟環境。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日趨激烈與白熱化,高等教育也愈加變得功利化、實用化,一些高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單純地注重學生知識量的占有,采取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課堂中教師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人,學生的大腦變成了存儲知識的器皿,而并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力的培養,此種教學模式確實對于應試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此種教育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受眾的水準也就僅僅停留在對他人的接受、認同、模仿,而超越、創新就很難了。人們知識的形成是主動建構的,并非被動的接受。如此的教育模式給受者帶來了暫時的成功與勝利,但是也給受者造成了一生的平庸無為、泯然眾人。此種教育觀念之下的課堂也是失衡的,課堂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占有者,學生在課堂中的狀態是對“權威”的“頂禮膜拜”,學生的思維被束縛著、禁閉著,課堂中不再有質疑的聲音,有的盡是馴順的點頭認可,或者是目光呆滯一片,課堂教學將有生命的個體的疑問意識、冒險精神扼殺掉了,課堂將學生教“死”了,經典的名著也變成了干癟的沒有一絲生命活力的木乃伊??梢?,教者所秉持的教育理念顯得至關重要。

(二)變革教學方法,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1.情境教學法。高校文學課堂中學生的狀態處于在場式的“缺席”,課堂是教師的獨角戲,受眾并沒有真正地走進課堂,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主張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并非知識的復制器,那么如何真正地讓學生“走進”課堂,擺脫學生以往的“局外人”的身份,使之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學的參與者就顯得十分重要,面對學生的麻痹、“缺席”的狀態,高校教師不應以偏概全地將全部的原因歸結在學生身上,教學是一種設計,教學是一種藝術,好的教學設計可以復活學生麻痹的神經,可以讓學生興致勃勃地真正“走進課堂”,讓課堂“活”起來,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洞悉問題的能力。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屬于異域文化圈的文學,與學生的距離比較遠,其閱讀量十分有限,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讀過的作品也基本上停留于囫圇吞棗的狀態,文學課堂中話語權力的建立前提是對作品有一定的理解,所以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課堂中學生的不語狀態似乎是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教學中的一個共相,也是教學中教師最大的困惑,沒有了解的基礎,興趣的建立便是空想。激發學生對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興趣就顯得至關重要??梢赃x取合適的篇目讓學生進行表演,尤其是一些經典的戲劇作品,興趣自然被喚起,同時將自己置身于故事情節之中,對作品的感受更深入、更準確,此時此刻,學生的不語狀態取而代之的將是思想的火花的不斷碰撞。

2.支架式教學法。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真正的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創建,就必須放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如若教師直接將結論性的知識點拋給學生,受者不會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在其腦海中的印象也是非常模糊的,學生的思維之弦處于塵封的狀態,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沒有得以鍛煉和提高,然而教師在有意識地開啟學生的思維之維的時候,若將學生根本無法企及的問題拋給受眾,學生在問題面前也只能是望洋興嘆,在學生沒有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觀念之前,是無法深入解讀《罪與罰》的。所以教學設計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智力水平,尋找學生的知識最近發展區域,搭建知識的“腳手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維,對問題的認識向前邁進一步,此時學生會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知識的殿堂攀登的喜悅,培養了學生在滿是荊棘的道路中探索的自信與興致,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是得到了提高和鍛煉,學生在獲得“魚”的同時也具備了“漁”的素質與能力。

(三)變革教學評價,發揮其對教學改革的驗收與導向作用

教學評價往往在教學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在目前大多的高校教育中往往被忽視,存在著教學改革與教學評價脫節的現象。教學過程中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教學改革,而教學評價采取的卻依然是傳統教育中的評價模式,試卷考核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而忽視了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學生的對知識的自我建構能力,這種陳舊的教學評價機制必然導致評價的失真性,分數高的可能不一定全是在學習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知識建構的學生,那些游離于建構主義理論之外的堅守傳統學習模式的學生依靠著死記硬背也會取得不錯的分數,同時久而久之此種教學評價模式必然會影響、制約學生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會無意識地進行選擇性的接受,那些不會在試卷中出現的、同時也是教師煞費苦心設計的、真正提高學生能力水平的部分會被學生屏蔽掉,他只接受一些知識點,可見教學評價模式不單單是對教學改革效果的檢驗,而且教學評價模式會反作用于教學改革,陳舊的教學評價模式會成為教學改革的障礙與阻力,同時,通過教學評價可以發現教學改革中的問題與不足,為下一步的教學改革提供指導性意見,可見教學評價又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建構主義文學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我們需要文學
比較文學視閾下高校英語專業美國文學課混合式教學探討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從符號修辭四體演進看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發展
我與文學三十年
比較文學的開放性與學科邊界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