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縉的書法藝術及其書學思想

2014-07-13 13:46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50300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解縉小楷永樂

朱 員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250300)

公元1368年,元朝亡,明初的書風完全處在元人書風的籠罩之下,楊維楨、俞和、危素等皆是由元入明,而吳門宋克得饒介親授,書藝大進?!睹魇贰の脑穫鳌贩Q:“杜門梁翰,日費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逼洹朵涀影禾m亭十三跋》清雅秀麗,頗見子昂筆意。與而后的宋廣、宋璲,并為“三宋”。宋廣、宋璲之草書,出入變化,不主故常,出于旭素,奄有名家之風韻。

洪武七年,朱元璋設中書舍人一職。黃佐《翰林記》云:“國初令能書之士,專隸中書科,授中書舍人?!逼渎氈饕獡慰槍懝ぷ?,奉旨寫書籍、冊寶、圖書、冊頁等。于是端莊嚴謹的小楷便隨之興盛,并直接為宮廷服務。永樂年間,臺閣體風靡朝野。成祖朱棣選28人專習羲獻,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善書者可以為仕,極大地刺激了文人對臺閣體的追求。

解縉(1369-1415),字大坤,一字縉坤,號春雨,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授中書庶吉士,解綸之弟。成祖即位,擢侍讀,直入文淵閣,參與機務,主編《永樂大典》,為有明一代第一位內閣首輔。其才高好直言忌,屢遭貶黜。

解縉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進士;父親解開,一心從事著述、辦學培養人才。母親高妙瑩,亦出身于書香門第,通音律、書史。生活在如此家庭,并自幼聰敏絕倫,有“神童”之稱。5歲誦書,7歲述文,12歲盡閱天下圖書。洪武二十年,一舉奪得江西省解元。次年赴京會試,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中進士,遂名噪天下。解縉才氣放逸,有才子之目,詩文書法并稱于世。明吳寬稱:“永樂時,人多能書,當以學士解公為首?!标P于自己的師承,解縉其言“吾中間稍聞筆法于詹希元,惜功夫未及,草草度時,誠切自愧赧爾”。

作為名噪一時的宮廷書家,小楷是其必備的書藝。相傳有《黃庭經》,惜不傳世。但從王世貞跋其《黃庭經》可窺其風貌:“解春雨才名燥一時,而書法亦稱之,能使趙吳興失價,百年后寥寥乃爾。然世所見者狂草,其所以寥寥者,亦作狂草故。今此紙小楷《黃庭》,全摹臨右軍筆,婉麗端雅,雖骨格稍遜,卻不輸詹希元、陳文東也?!笨梢娖鋾攲俣蛞幻},以妍美為態,少有古樸意趣。

解縉傳世書法作品多為大草,代表有《游七星巖詩》《草書文語立軸》等,如王世貞所言,多作狂草,又功小楷,顯示了當時書家極端的兩面性。而大幅立軸的草書創作,元代幾乎沒有,其草書風姿,多為連綿草,乃為宣泄情緒而書。然其草書藝術卻不敢令人恭維,滿紙纏繞畫圈。王世貞云:“縦蕩無法,又多惡筆?!币粋€楷法精絕的宮廷書家對草書竟如此狂蕩,解縉并非不通法度之輩。其行草書《自書詩卷》,因非懸之廳堂之大幅,寫的饒然有趣,頗具風姿。其《游七星巖詩》,滿紙煙云,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如滾滾波濤。

解縉留下了一部頗為中肯的論書——《春雨雜述》,述及書法的有《學書法》《草書評》《評書》《書學傳授》等篇,其中表現出以下觀點,下面一一論述之。

一、重視書學傳授

解縉重述了唐以前“書家授受之祖”始于蔡邕之說,唐以后的傳授則由其編撰,其所述趙孟頫傳康里巎巎,康里再傳饒介、危素、詹希元一線為有元一代的重要史料。重視書學傳授實則是強調師古的重要,仍承襲趙派書風。

二、強調功夫

解縉其言“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捏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與東坡言“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獻之;筆禿萬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有同工之妙。蓋強調學書要多用功夫,正如智永禪師數十年不下樓,終入山陰之室。同時告誡現如今學書者雖不至“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的境地,亦要勤于練習,與古為徒。

三、強調精熟

“熟”在其草書作品中多有體現,其作書便一味求熟,言之“功夫精熟,久乃自然”。觀其書法,此論頗有不當處,一味求熟,便失骨力,倒不如董香光“字須熟后求生說”(《畫禪室隨筆》)更為確切。

四、精益求精

解縉十分重視精微的觀察,談《蘭亭》謂之“字既盡美,尤善布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份太短”,學書當視其精微得之,甚至要求精微達到“對之仿之,如燈取影,填之補之,如見照形”。不禁令人想起百年前白蕉臨寫《九成宮醴泉銘》,置于陽光下竟于拓本重合,可見功夫之深。今日學書者當如是也,沒有捷徑,當步步為營,扎實基礎。

解縉的書學體現了明初書法觀的特質,一是繼承元代崇古,師法晉唐一脈的取向和重功力的書法觀,二是對趙吳興書法的推崇。

永樂元年,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纂修大型類書——《永樂大典》。這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其的圖書均為刪改,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全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包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做為有明一代的第一位內閣首輔,解縉留給人們的遺產是豐富的,其淵博的知識修養為人所敬,盡管書法上不及文征明、董其昌輩,然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格當為今日之典范。

[1]張廷玉等. 明史稿[M].中華書局,1977.

[2]黃惇. 中國書法史-元明卷[M].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3]陳振濂. 陳振濂談中國書法史[M].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4]盧輔圣. 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歷史文脈篇[C].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5]王鏞. 中國書法簡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徐利明. 中國書法風格史[M]. 河南美術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解縉小楷永樂
大同小異
——曾來德小楷展
節錄《尚書·君奭》小楷
節錄李白《古風》小楷冊頁
彩色筆動起來
神童解縉
神童解縉
鋒芒畢露的才子解縉
洪亮主編《歷代名家??盗小?6本出版
《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中國書籍史上最大疑案:《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