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韶村與仰韶文化

2014-07-13 13:46河南博物院450002
大眾文藝 2014年10期
關鍵詞:陶器紋飾遺址

柳 恒 (河南博物院 450002)

早在1920年,中國地質調查所的劉長山先生在豫西采集化石標本時,發現了仰韶村這一原始社會村落遺址。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對該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并根據其文化內涵命名為“仰韶文化”。由于這次發掘不是按原始的自然堆積,而是按深度分層進行分析研究的,當時沒有、同時也不可能把仰韶村遺址的文物內涵搞清楚。因此,使我國新石器的考古研究工作一開始就處于混亂狀態。

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等同志來河南搞考古調查,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對仰韶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共發掘2個探方,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獲得了一些研究價值極高的實物資料,確證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物的承襲關系。但由于這次發掘的時間短、面積小,其中有一個探方開在1921年安特生發掘的坑位上,仰韶文化的內涵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究竟仰韶村遺址本身發現的文化遺存能否代表這個大家族呢?為探尋仰韶人的居住和生活狀況,深入研究該村落遺址的文化內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派出了趙會軍、鄧昌宏、丁清賢、王蔚波等4名考古工作者,在澠池縣文化館許建剛、王永峰等人的配合下,于1980年至1981年對仰韶村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科學發掘,在遺址文化層堆積較厚的臺地上,發掘了探方4個、探溝4條,發掘面積共200多平方米,發現了4座原始社會的房基、41個窖穴,還出土了當時生活用的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珍貴文物613件。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發掘和對所獲文物資料的進一步整理和研究,基本上搞清了仰韶村遺址屬于原始社會仰韶和龍山兩個考古學文化,發現了四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層疊壓關系。

仰韶村遺址第一期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較少,黑陶更不多見。陶器表面的紋飾主要是線紋,其次是弦紋和劃紋。另外還有少量的附加堆紋、窩點紋、籃紋和繩紋。彩繪的數量不多,顏色以黑彩為主,紅色和白衣彩陶比較少見,常見的紋飾有圓點紋、三角紋、月亮紋、花瓣紋、網狀紋、線紋、弧邊三角紋和寬帶紋。器物的種類有小口扁體釜、折腹釜、盆形灶、大口罐、深腹罐、小口尖底瓶、平底瓶、斂口缽、敞口碗、折腹碗、折腹盆、器蓋和甕等。從文物面貌分析,應屬于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即豫西、晉南和關中東部地區仰韶文化的中期發展階段。

仰韶村遺址的第二期文化,這次發現的遺跡不多,遺物也不算豐富。陶器多殘片,一時還難觀察其全貌。但與第一期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則有明顯不同。首先在陶色方面,紅陶的數量減少,灰陶增多。陶器表面的紋飾雖仍以線紋為多,但籃紋和繩紋已比較常見。彩繪顏色黑彩少,紅彩多,花紋比較簡單。但線條流暢。陶器的盆、罐、杯、小口尖底瓶與第一期文化遺存的同類型相比有明顯變化,新出現了鼎、豆、小口高領罐等器形。在第一期的文化遺物中,鼎、豆、與洛陽王灣早二期出土的略同,而彩陶罐與大河村遺址三期的彩陶罐相似,小口尖底瓶、平折沿盆和缽則與山西西王村遺址出土的完全一樣,它們是豫西、晉南和關中東部地區仰韶文化的晚期遺存。

仰韶村遺址的第三期文化,其文化面貌與第一、二期相比,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首先,生活用具的陶器灰陶多、紅陶少、陶器表面的紋飾中一、二期常見的線紋被淘汰,籃紋成了裝飾器物表面的主要紋飾,出現了方格紋,同時附加堆紋和繩紋的數量也有所增多,彩繪陶器幾乎絕跡,僅有個別盆的腹部飾橫線紋和斜線紋。陶器中的鼎數量增多,并且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飲具。另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還有通身飾籃紋和附加堆紋的深腹罐、小口高領尖底罐、大口罐、敞口盆、敞口碗、圈足碗、單耳罐等。其文化面貌,除Ⅰ式鼎在豫西、晉南和關中東部地區龍山早期文化遺址中所不見,而與豫中地區禹縣谷水河、臨汝大張出土的相同外,其它在廟底溝二期文化的遺址中均有出土。文化性質應屬于河南龍山文化的廟底溝類型。

仰韶村遺址的第四期文化遺存,陶器以砂質灰陶居多,泥質灰陶和黑陶次之,紅陶極其少見。陶器的造型比較規整,火候高,陶胎薄,輪制技術已普遍用于生產。陶器表面的紋飾主要是繩紋,其次是籃紋和方格紋,另外還有凸棱紋、附加堆紋、弦紋和乳釘紋。陶器中鼎的數量減少,出現了鬲、深腹鏤孔盆等新的器形。另外,罐、盆、杯、碗與第三期相比也有一定的區別。這期的出土物,幾乎在三里橋二期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器形。因此,它的文化性質屬豫西、晉南和關中東部地區龍山文化晚期發展階段,即河南龍山文化的三里橋類型。

仰韶村文化遺址的第三次發掘,確認了仰韶文化遺址共分四種文化類型,隸屬兩個考古學文化。四種類型即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廟底溝二期類型和三里橋類型;兩個考古學文化,即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并且是承上啟下的關系。至此,對仰韶文化遺址的內涵作出了準確的結論。

猜你喜歡
陶器紋飾遺址
淮安市加強對泗州城遺址的建設引導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陶器文物保護的影響因素及修復方法分析
論漢畫像石中吉祥紋飾的意象之美
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保護加固修復
蠟染的紋飾探討
元上都遺址出土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清三代青花瓷銘文與紋飾的認知特征與圖文關系
陶器文物保護與修復
民間紋飾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